首頁 > 樂活 > 婦科 > 關於慢性盆腔炎有什麼常識

關於慢性盆腔炎有什麼常識

來源:美型男    閲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女士是某大銀行部門經理,平時工作比較忙,經常需要超時加班。好在張女士有一位非常疼惜她的丈夫。丈夫是政府公務員,任文職,工作時間規律。寶貝女兒已經上小學4年級,乖巧伶俐,學習成績優秀。因此,儘管工作壓力比較大,張女士覺得自己已經是幸運的了,一家人生活其樂融融。但美中不足的是,最近半年多來,張女士常常感到自己下腹部隱隱作痛,每次發作持續時間長短不一,部位也時有變化,有時偏於左側,有時偏於右側。尤為困擾的是疼痛每每在夫妻親密過後有明顯的加重,以致於影響了夫妻的親密關係。礙於工作繁忙,張女士一直未找醫生就診。直到兩個月前才在丈夫的強烈要求和親自陪同下找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洪順家副教授就診,經過詳細檢查,診斷張女士患“慢性盆腔痛”,原因是張女士患有子宮腺肌症,但尚處於早期階段,僅有疼痛而沒有月經增多等表現。經放置帶有避孕藥的節育環以後,張女士的疼痛症狀很快緩解了,同時也解決了計劃生育的需求,又恢復了充沛的精力重新投入工作中。

關於慢性盆腔炎有什麼常識

就診率低

慢性盆腔痛是育齡婦女經常面對的一種不適症狀。多數研究者將慢性盆腔痛定義為:持續大於6個月的非週期性疼痛;疼痛位於盆腔、臍或臍以下的前腹壁、腰骶部或臀部;疼痛強度可導致功能障礙或需尋求醫療幫助。也有一些研究者將疼痛持續時間定義為至少3個月即診斷慢性盆腔痛。

洪順家副教授指出,由於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多樣,目前尚無明確數據顯示慢性盆腔痛在世界範圍內的患病率。不同文獻報道的患病率差別較大,從3。8%-14%不等,屬於常見的病種。由於單純通過對就診人羣的調查來研究慢性盆腔痛往往會低估其真實患病率,大約40%的婦女不會因為盆腔痛而尋求任何醫療幫助,推測慢性盆腔痛在人羣中的真實患病率很可能被低估了。

病因多樣

慢性盆腔痛的病因來源可以為婦科疾病、泌尿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或骨骼肌肉系統疾病。除了這些以外,也不能忽視神經系統疾病或心理疾病所導致的慢性疼痛。同時,一個患者也可能合併多種疼痛來源。

洪順家副教授介紹,在慢性盆腔痛的諸多病因中,婦科因素無疑是其中最受關注的。很多婦科疾病,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粘連、子宮肌瘤、盆腔充血綜合徵以及子宮腺肌症等都可能導致慢性盆腔痛。腹腔鏡檢查是鑑別婦科因素導致的慢性盆腔痛的金標準。對於腹腔鏡檢查無明顯陽性發現的慢性盆腔痛患者,還需要考慮盆腔充血綜合徵的可能。盆腔充血綜合徵的常見症狀包括疼痛部位不固定、充血性痛經、深部性交痛、性交後疼痛以及長期站立後疼痛加重。對於本病的診斷需依賴靜脈造影。不過近年來一些無創檢查如核磁共振和多普勒超聲在本病診斷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對於慢性盆腔痛合併消化系統症狀,如便祕、腹瀉、排便習慣改變等的患者,需注意除外消化系統疾病可能;必要時需進行腸鏡檢查以除外一些器質性疾病,如憩室炎、惡性腫瘤等。腸易激綜合徵是最常見的導致慢性盆腔痛的消化系統疾病。有研究顯示35%的慢性盆腔痛患者同時具有腸易激綜合徵的臨牀表現。腸易激綜合徵表現為在既往12個月中至少有12周出現腹部不適或疼痛,並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之二:排便後腹部不適緩解、大便頻率改變、大便外觀改變。根據典型病史一般即可做出明確診斷。

對於慢性盆腔痛伴有泌尿系統症狀的患者,還需考慮泌尿系統疾病,如間質性膀胱炎、膀胱功能失調、慢性尿道炎等疾病可能,膀胱鏡檢查和尿動力學檢查對這些疾病的鑑別診斷有重要意義。在這些疾病中,間質性膀胱炎發病率最高,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以及盆腔痛,通常疼痛可隨排尿得到緩解,確診需依賴膀胱鏡檢查。

心理因素對慢性盆腔痛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許多患者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婦科檢查和盆腔檢查後並未發現明顯的器質性疾病,但是主訴卻非常強烈。這種情況下需要考慮心理因素的可能。對於這樣的患者,心理評估具有重要意義。許多慢性盆腔痛的患者往往合併抑鬱或睡眠障礙。疼痛可導致抑鬱和焦慮,抑鬱也可表現為軀體的疼痛,或者兩者亦可互相觸發。

對症治療

慢性盆腔痛的病因複雜,像張女士那樣可以迅速明確病因的僅佔一部分,還有很多病人病因一時無法明確,病程已經遷延數年之久,苦不堪言。洪順家副教授提醒,像這樣的病人最重要的是尋找引起疼痛的病因,可能需要做一些內鏡的檢查,比如膀胱鏡或者纖維結腸鏡的檢查。在找到病因以後,則棘手的慢性盆腔痛就變成簡單問題了。給予對症治療以後,疼痛多可以迅速緩解,並保持長時間不復發。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