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慫恿他人自殺是否構罪 專家:分情況而定

慫恿他人自殺是否構罪 專家:分情況而定

來源:美型男    閲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着各種競爭各種壓力的上升,很多人的心理都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都產生了自殺的念頭。那麼,你知道自殺是何心理嗎?

慫恿他人自殺是否構罪 專家:分情況而定

近日,一則大學生與網友相約自殺身亡的新聞揭開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灰色羣體——網約自殺羣。他們以自殺為主題建立QQ羣,討論死亡,相約共赴死亡,甚至有網友為輕生者出謀劃策,提供自殺攻略。

有心理專家指出,現實中有抑鬱或自殺傾向的人,通過這種QQ羣聚集會將負能量擴大,促使一些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把潛在的隱憂變成現實悲劇。面對悲劇,不少網友在唏噓的同時不禁發問:“慫恿他人自殺是否構成犯罪?”“為輕生者出謀劃策,傳授自殺方法是否構罪?”“網絡平台承擔法律責任嗎?”對此疑問,記者採訪了相關法律專家。

慫恿他人自殺是否構罪

“目前,我國法律對於自殺所涉及的罪名只有故意殺人罪,慫恿教唆他人自殺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罪名對其界定,所以不能追究其刑事責任。”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阮齊林認為,在QQ羣、微信羣裏交流自殺方法的,有大量未成年人、心智不健全及精神類疾病的網友,慫恿教唆他人自殺、提供自殺方法等勢必對其自殺念頭的產生、自殺行為的發生起到促進作用,所以應該從法律上進行一定的干預,但不一定非要從刑法上追究責任,也可以從治安及社會管理方面追究。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小彪則認為,對於慫恿自殺行為需要分情況而定:慫恿已有自殺決意的人自殺,只是強化自殺者的決意,死亡結果系自殺者的自由意志,不宜認定為犯罪。但是如果自殺者屬於不能理解死亡意義的兒童或者精神病人,則構成故意殺人罪的間接正犯;如果慫恿尚無自殺決意的人自殺,屬於教唆自殺,慫恿者構成故意殺人罪的間接正犯。對於成立犯罪的教唆自殺,實踐中多被認定為情節較輕的故意殺人罪,也就是説其法定刑為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

傳授自殺方法是否構罪

阮齊林認為,刑法就“傳授犯罪方法”明確規定“傳授犯罪方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對於“傳授自殺方法”,刑法並沒有明確規定,而且自殺羣裏交流的燒炭、跳樓、割腕等方式並不能界定為殺害他人的犯罪方法。

對於上述觀點,陳小彪持有不同看法:“出謀劃策傳授自殺方法者存在幫助他人自殺的行為,為他人的自殺提供條件,對自殺者的死亡結果起着幫助作用,對死亡結果具有原因力,因此,構成故意殺人罪。”陳小彪指出,在實踐中,傳授自殺方法通常屬於情節較輕的故意殺人罪,因為自殺者是具有自殺決意的,自殺行為是自殺者的自由意志選擇的結果。

網絡平台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網絡安全法第47條規定:網絡運營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户發佈的信息的管理,發現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佈或者傳輸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採取消除等處置措施,防止信息擴散,保存有關記錄,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對於網絡平台的法律責任,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副院長朱穎認為,騰訊公司為不特定的公眾提供社交網絡平台服務,在其申請QQ賬號、與其簽訂服務協議前,騰訊公司已經盡到了告知義務,並將不得違反國家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寫入協議中,獲得用户同意後才提供相關網絡社交平台服務。但其是否承擔民事責任,需要根據與用户訂立的服務合同的具體內容來確定。

“建議提供網絡社交服務的平台公司發現‘自殺’等關鍵詞高頻率出現在某聊天羣時,及時告知相關法律規定,並提供一定幫助線索。”朱穎舉例説明,現在在百度上搜索“我想自殺”後,會彈出一個心理救助窗口,建議QQ等社交網絡平台也設置這樣的功能。

朱穎認為,網絡監管的基礎和前提是保障網絡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信息的自由交流與開放寬容的網絡環境是網絡治理的前提,除非涉及國家安全、個人生命與重大財產利益,網絡監管的限度也是值得考量的一個方面。

常見的自殺心理

1、厭世感

懷才不通,忍辱負重,屈服於外界壓力,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又無力抗爭,自感“低人一等”,失去學習成生活樂趣,把自己看成“多餘的人”,為度日如年而自殺。

2、極樂感

擇偶受干擾,不能愛自己所愛,或婚後婚煙不美滿,或第三者涉足家庭,為與第三者共同實現“生不能成夫妻,死同穴”的“極樂世界”而自殺。

3、罪孽感

平時作惡多端,橫行鄉里,罪行累累,深知法網恢恢,罪責難逃。為了逃脱懲罰畏罪而自殺。

4、衝動感

在家庭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兄弟之間、叔伯之間,或在工作單位同志之間和社會的鄰里之間,由於爭吵怒氣難消,尤其自感“吃虧”,“氣不過”,由於一時感情衝動喪失理智而自殺。

5、失落感

自尊心人人皆有,尤其對於一向“廣播有聲,報紙有名”的名人,倘若屢遭挫折,名落孫山,容易自認為“無顏見江東父老”,極端的自尊心也可能驅使他自殺。

6、從眾感

一些平日稱兄道弟,講“江湖義氣”的青少年團夥,一旦為者產生邪念,其他成員極易言聽計從,盲目從眾而自殺。

如何預防自殺

1注意觀察

自己多留意多觀察自己,如果發現自己的情緒有問題了,及時進行自我調整,可以從日常生活點滴做起,比如讓自己的生活規律起來,按時吃飯、按時飲食,睡覺也要保證睡眠充足,儘量不要熬夜。

2學會釋壓

做好壓力管理,比如工作怎麼樣管理,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生活不只是工作,給自己娛樂的時間。

3學會傾聽

善於聆聽孩子關於學業壓力繁重、家庭溝通不暢、同學情感問題處理不當,尤其是陪伴他面對發性傷害事件,父母是孩子最後一道情感干預屏障,如果這個時候父母瀆職失位,那代價就是追悔莫及。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