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心臟介入治療的發展之路

心臟介入治療的發展之路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是誰發明了施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方法和裝置,如心導管、擴張球囊、支架、藥物塗層支架等?好奇心驅使我去尋訪……

心臟介入治療的發展之路

關於冠心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它是一種由冠狀動脈器質性(動脈粥樣硬化)兼有功能性(血管痙攣)狹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絞痛)或心肌壞死(心肌梗死)的心臟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冠狀動脈患病的患者中95%~99%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

“冠心病”古已有之

20世紀70年代,湖南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古墓震驚世界,那具儲存完好的漢代女屍穿越2 000個春秋來到世人面前,令人歎為觀止。正是屍檢,發現這位“候爵夫人”患有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我國古代醫學沒有“冠心病”“冠狀動脈硬化 ”這樣的提法,但2 500年前在《黃帝內經》裡已有“心痛”“真心痛”手足發青、起病後迅速死亡等,與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相似症狀的描述。現代醫學研究 首先描述“心絞痛”的臨床表現是在1768年,首先報告冠狀動脈裡有血栓阻塞血管引起心肌梗死,那已是1912年。

過去治療冠心病主要用藥物,如擴張血管、抗凝、抗血小板的藥物,以擴張冠狀動脈,減輕心臟前、後負荷,防止血栓形成。同時,讓患者靜臥休息、吸氧,以減輕心臟耗氧等。

20世紀50~60年代,外科有了心臟“搭橋”手術,即將主動脈的血液通過連線主動脈和狹窄的冠狀動脈遠端的“橋”管道(一般取一段大隱靜脈),供血給心肌。“搭橋”需要在開啟胸腔、血液體外迴圈、心臟停跳的情況下完成(現在可以在心臟不停跳情況下做),患者痛苦大,有一定的風險。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介入治療”應運而生。#p#副標題#e#

“異想天開”的發明

施行“介入治療”要藉助心導管。也許人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心導管術”的起源,是一位泌尿外科醫生的“異想天開”。

1929年,德國Eberswald醫院泌尿外科醫生福斯曼(Werner Forssmann)(1904-1979)冒著生命危險,在護士的幫助下,藉助X線機指引,用他經常使用的輸尿管導尿管從肘部靜脈插入,最終將這根導尿管送達右心房,注入造影劑,X線機螢幕上顯示出了他右心房的影像

在此之前,人們通過叩診可大約瞭解心臟的位置大小,用聽診器可傾聽心臟跳動的聲音,透過X線機的螢幕可以看到心臟的影像,用心電圖機可以記錄心臟的電活動,可是卻無法知道跳動的心臟裡面是什麼樣?冠狀動脈有無粥樣硬化引起狹窄?有無血栓阻塞?它們發生在哪裡?狹窄阻塞的程度有多嚴重?

黑格爾說過:“要是沒有熱情,世界上任何偉大事業都不會成功。”今天,我們要向福斯曼醫生致敬,為他的熱情、勇氣和智慧。只是在80年前,福斯曼醫生因“異想天開的荒唐行為”遭到醫院無情解僱。

1956年,福斯曼與美國兩位心臟科醫生庫南德和理查茲因“發明心導管術和迴圈系統病理變化”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 學或醫學獎。#p#副標題#e#

“站在巨人的肩上”

1929年以後,遭醫院解僱的福斯曼醫生無法再繼續他的科學探索了,但是用“心導管術”來探索心臟疾病,用“介入”來治療心臟疾病的後來者前赴後繼。

多年後,美國心臟科醫生將福斯曼的方法重作研究 ,逐步發展成比較完整的右心導管檢查術(1941年)。然後,有左心導管檢查術(1950年)。與“心導管術”結合發展了選擇性心血管造影,其中最重要的是上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出現的選擇性冠脈造影(1973年)。心臟導管不復是當初的輸尿管導尿管了,而是用塑料、尼龍編織物、特殊金屬等材料製成的功能不同、形態各異的心導管,其中還有“記憶導管”。

選擇性心血管造影能夠很好地診斷出先天性、瓣膜性心臟病的生理 和病理變化,為外科手術治療提供準確的依據。選擇性冠脈造影則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

1973年4月23日,上海中山醫院陳灝珠教授成功完成了我國首例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心臟“介入”最初只是一種診斷手段,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科學家開始探索將它用於治療。首先,應用於臨床的是安裝心臟“起搏器”。經過靜脈將導管電極放置到右心室進行單心室起搏,再發展到右心房進行房、室順序的起搏,將導管電極置入冠狀靜脈竇也可起搏左心室進行雙心室起搏。

革命性的一刻發生在1977年——世界上首例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僅用球囊擴張)獲得成功。就職於瑞士蘇黎世的德國醫生Andreas Gruentzig(1939-1985)一直夢想著做出一種導管能夠用於冠心病的治療,為了圓夢,他甚至把自家的廚房當成了試驗車間,試製各種模型。1975年,他終於成功發明了一種帶有氣囊的雙腔導管。用這根特殊設計的心導管,從股動脈(現在又有橈動脈路徑)插入,最終將導管放到心臟冠狀動脈狹窄的部位,然後將導管末端的塑料氣球(球囊)注入鹽水和造影劑。當“氣球”脹起,便把造成血管狹窄的粥樣硬化斑塊擠壓入血管壁,血流恢復暢通,達到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搶救“心肌梗死”的目的。#p#副標題#e#

“架”起生命希望

球囊擴張,可以把狹窄堵塞的血管機械性打通,但對動脈粥樣硬化本身沒有治療作用,經過半年左右或更長時間,動脈狹窄阻塞又會發生,因為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如果能用一個“支架”把擴張後容易塌陷、再狹窄的血管“撐”起來,就可保持血管的持續暢通。這個“支架”應該有一定的彈性韌性、X線下可視性以及能可靠地釋放到血管腔內。1964年,美國醫生Dotter和Judkins提出了在血管成形術後,用支架支撐血管壁的設想。1969年,Dotter首先報道了周圍動脈植入支架的經驗,用於治療周圍血管疾病(動脈狹窄、動脈瘤等)。1986年,由Sigwart植入了第一個(wallstent支架)用於人類冠狀動脈的支架。

支架不斷髮展,種類繁多,有自膨脹支架、球囊擴張支架和熱記憶支架等。有用不鏽綱絲編成,或用鉭金屬絲編成,有的用鎳鈦合金製成,有的用不鏽鋼空心管刻成。

裸露的金屬支架,會刺激血管壁、血管內膜,使血管內膜、平滑肌增生,一段時間以後會形成支架內阻塞。科學家又設想在裸支架外面做藥物塗層以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所用的藥物包括雷帕黴素、紫杉醇、磷脂醯膽鹼、肝素、一氧化氮,以及細胞、金屬、多聚體、靜脈包被的支架等。2001年,帶有抗凝藥物肝素的支架問世,2002年世界上第一個藥物塗層支架(雷帕黴素)誕生。2003年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准“藥物塗層支架”在巴西應用。現在臨床應用雷帕黴素藥物塗層支架較多。

“支架”還在繼續向前發展,“可降解吸收的支架”已經試用於臨床。

心臟介入治療具有痛苦和風險相對較小、患者容易接受等優勢。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 ,甚至大多數穩定型心絞痛都可用以治療。最關鍵的是醫生應該嚴格掌握應用指徵。

回望來路,著名心臟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灝珠先生感慨道:“心臟介入治療經歷了螺旋式漸進發展之路,很多科學家為之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和心血,為千百萬心臟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