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黃大豆

黃大豆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黃大豆

性味:甘,平。

黃大豆

歸經:脾、胃、大腸經。

入藥部位:為豆科植物大豆Gycin emax(L.)Merr.的種皮黃色的種子。

形態特徵:種子黃色,黃綠色。種皮薄,除去種皮,可見2片子葉。黃綠色,肥厚。質堅硬。氣微,具豆腥味

黃大豆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90g;或研末。

外用:搗敷;或炒焦研末調敷。

黃大豆的功效主治

功效:寬中導滯,健脾利水,解毒消腫。

主治:用於食積瀉痢,腹脹食呆,瘡癰腫毒,脾虛水腫,外傷出血。

黃大豆的配伍

1、治單純性消化不良:黃豆500g,血藤5kg。將血藤煮取汁,濃縮前把磨好的豆漿倒進血藤汁中煮沸20min,過濾去渣,濃液焙乾研粉備用。小兒每次0.5-1.0g,每日4次。(《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

2、治痘後生瘡:黃豆燒研末,香油調塗。(《綱目》)

3、治諸癰瘡:黃豆,浸胖搗塗。(《隨息居飲食譜》)

黃大豆的相關論述

論黃大豆生熟性味不同,黃宮繡:“黃大豆,按書既言味甘,服多壅氣,生痰動嗽。又曰寬中下氣,利大腸,消水脹腫毒,其理似屬兩歧。詎知書言甘壅而滯,是即炒熟而氣不洩之意也;書言寬中下氣利腸,是即生冷未炒之意也。凡物生則疏洩,熟則壅滯,大豆其味雖甘,其性雖溫,然生則水氣未洩,服之多有疏洩之害,故豆須分生熟,而治則有補瀉之別耳。用補則須假以炒熟,然必少食則宜,若使多服不節,則必見有生痰壅氣動嗽之弊也。”(《本草求真》)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