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永珍 > 人民日報:讓大資料的“映象”服務美好生活

人民日報:讓大資料的“映象”服務美好生活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原標題:讓大資料的“映象”服務美好生活(新媒觀察)

人民日報:讓大資料的“映象”服務美好生活

在網際網路發展的新時代,服務美好生活是生活消費大資料最有價值的歸宿。未來人民大眾的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生活形態,都可能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展開,用網際網路大資料多維透視和立體建構其圖譜,對提升生活品質和城市治理水平都是有益嘗試

傳統的傳播學理論認為,媒介是人的延伸。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新的媒介形態不斷湧現,這一理論還適用嗎?

設想一下,一個擁有上千萬、上億使用者的網際網路平臺,它還是我們個體的延伸嗎?答案是肯定的。但也應當看到,這個屬性隨著資料這一要素的快速積累正在被淡化。海量使用者積累的大資料能夠精準地描述使用者的行為特徵和偏好,甚至洞察使用者心理。大資料成了人在虛擬空間的“映象”。

隨著網際網路平臺大資料的集聚和運用,大資料紅利開始普惠大眾生活。從吃飯、住宿、購物,到休閒娛樂,生活服務類應用的涵蓋面越來越廣,與民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大資料的“映象”作用,在服務美好生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上有巨大價值潛力。3月16日,人民網輿情資料中心釋出的“中國城市網際網路生活消費·成都指數”,就是對這一目標的積極嘗試。

成都指數綜合了近10家主流生活服務類網際網路平臺大資料和微博微信意見平臺數據,通過挖掘和分析人口學資料、地理空間位移資料、時間變化資料、行為偏好資料,進行精準的人群畫像,全面精準刻畫成都市民的吃、住、行、遊、購等民生消費場景,描繪成都人思想觀念和外地人對成都的印象。例如,成都是個晚上11點還在吃的城市。相比於北京和上海,成都人午餐高峰期要晚約10分鐘,晚餐高峰期要晚近半小時。成都一年內“打飛的”出行超過5次的旅客,資料顯示其選擇頭等艙和商務艙的比例,比平均水平高3%。除了週末,週二是成都人網購的另一個高峰。

對生活消費大資料的科學測量和評估,能夠為地方政府治理開啟另一種思路,提供借鑑。成都指數對30餘個量化指標進行了指數化處理,能夠從中清晰感受到成都市發展的“脈動”,也看到了影響指數得分的不利因素——這往往是城市治理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的地方。成都市近年來治理交通擁堵效果明顯,但市內網約車通勤效率仍然制約了指數評分。

在網際網路發展的新時代,服務美好生活是生活消費大資料最有價值的歸宿。正如人民網輿情資料中心副主任祝華新在成都指數論壇中所說,未來人民大眾的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生活形態,都可能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展開,用網際網路大資料多維透視和立體建構其圖譜,對提升生活品質和城市治理水平都是有益嘗試。

社會永珍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