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春季嬰兒濕疹護理小貼士

春季嬰兒濕疹護理小貼士

來源:美型男    閲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季嬰兒濕疹護理小貼士

春季潮濕多雨,疾病多發。近來,醫院裏看小兒濕疹的病例不少,媽媽們總在問醫生“孩子原來還好好的,怎麼一夜之間滿身都是紅紅的疹子,還有水泡?”媽媽們不要着急,寶寶這是得了濕疹,預防嬰兒濕疹時孩子的餵養、衣物、室內空氣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來看看99育兒專家是怎麼説的。

寶寶長濕疹的原因

引起濕疹的病因包括內外因素兩個方面。

1.內因

有過敏體質家族史(如父親、母親、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有過濕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食物過敏和藥物過敏等)的寶寶就容易發生濕疹。

2.外因

寶寶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對各種刺激因素非常敏感。接觸化學物品(護膚品、洗浴用品、清潔劑等)、毛製品、化纖物品、植物(各種植物花粉)、動物皮革及羽毛、發生感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環境温度高或穿着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寶寶的濕疹反覆發生或加重。

濕疹的三大類型

濕疹多發於1歲以下的寶寶,一般分為乾燥型、脂溢型和滲出型三種。

1.乾燥型: 表現為在紅色丘疹,可有皮膚紅腫,丘疹上有糠皮樣脱屑和乾性節痂現象,很癢,擦之皮膚櫻紅脱屑。

2.脂溢型: 表現為皮膚潮紅,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覆蓋在皮疹上,以後結成較厚的黃色痂皮,不易除去,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3.滲出型: 表現為間有水瘡和紅斑,伴有皮膚組織腫脹現象,很癢,抓撓後有黃色漿液滲出或出血。#p#副標題#e#

春季嬰兒濕疹護理小貼士 第2張

生活護理小Tips

1.餵養方面

母乳餵養可以減輕濕疹的程度。蛋白類輔食應該晚一些添加,如雞蛋、魚、蝦類,一般寶寶從4個月開始逐漸添加,而有濕疹的寶寶,建議晚1~2個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寶寶的飲食儘可能是新鮮的,避免讓寶寶吃含氣、含色素、含防腐劑或穩定劑、含膨化劑等的加工食品。觀察寶寶吃哪些食物會過敏,以後要避免吃那些食物。寶寶食物以清淡飲食為好,應該少些鹽份,以免體內積液太多而易發濕疹。

2.衣物方面

貼身的衣服最好是棉質的,衣服要穿得略偏涼,衣着應該寬鬆、輕軟。牀上被褥最好是棉質的,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保持乾爽。衣被不要用絲、毛及化纖等製品。

3.洗浴護膚方面

以温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強的鹼性洗浴用品,選擇偏酸性的洗浴用品。

護膚用品選擇低敏或抗敏製劑護膚,並且最好進行皮膚敏感性測定,以瞭解皮膚對所用護膚用品的反應情況,及時預防過敏的發生。

4.環境方面

室温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環境中要最大限度的減少過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過敏反應。

家裏不養寵物,如鳥、貓、狗等。室內要通風,不要在室內吸煙,室內不要放地毯,打掃衞生最好是濕擦,避免揚塵,或用吸塵器處理家裏灰塵多的地方,如窗簾、框架等物品上。

5.保持寶寶大便通暢,睡眠充足

睡覺前為寶寶進行節奏性肢體運動20分鐘左右,既可以增加機體抗敏能力,又有利於胃腸功能和提高寶寶睡眠質量。#p#副標題#e#

春季嬰兒濕疹護理小貼士 第3張

常見問題大集合

1. 發現濕疹就立即去醫院嗎?

有些濕疹不用看醫生也會自愈。長濕疹並不代表孩子的健康有異常。如果孩子的皮膚上只是偶爾出現零星幾個小濕疹,就不用看醫生,也不用抹藥,只要每天給他抹潤膚霜,做好皮膚保濕就可以。

只有當孩子的皮膚大面積出現濕疹,而且感到很癢,影響晚上睡眠時,才需要儘快帶他去看醫生。比較重的,比如大片紅斑,有脱屑,有滲出,需要用激素軟膏時,家長也不必有太多顧慮,給孩子用的一般都是中效偏弱或弱效的激素,在醫生的指導下短期、局部、間斷使用是安全的。

2. 長濕疹後還能洗澡嗎?

濕疹可以沾水。長了濕疹的孩子,只需要避開引發濕疹的過敏原,但其他的生活習慣完全不受影響。

濕疹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癢,孩子會不自覺地抓撓。二是濕疹破了之後會出水,所以才叫它濕疹。破了的濕疹有可能被細菌感染,所以要預防孩子把濕疹抓破。

長了濕疹的孩子照樣可以洗澡,這樣才能幫皮膚保持清潔和濕潤,對濕疹自愈有好處。但是洗澡的水温不能過高,儘量少用化學洗浴用品,用清水洗洗就行。

3. 得了濕疹後要停吃雞蛋、魚湯嗎?

在沒確定小孩是不是對蛋白過敏體質前,家長不要隨便停輔食,以免引起飲養不良。

患濕疹的小孩,只要到醫院查血,醫生立即能判斷孩子是否是蛋白過敏體質,是否需要停吃雞蛋、魚湯等飲食。

小兒濕疹是一種病因複雜且極易反覆的疾病,生活中很多因素都會導致復發,包括外環境和內環境等諸多因素,應該注意以上嬰兒濕疹的護理原則,儘量避免各種不利因素,減少嬰兒濕疹復發頻率,從而達到逐漸擺脱嬰兒濕疹的目的。想要了解更多的寶寶春季護理知識,就進入99育兒兒童護理頻道!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