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體檢 > 6萬婦女體檢過半有問題

6萬婦女體檢過半有問題

來源:美型男    閲讀: 2.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記者在本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看到,這裏的婦科體檢網絡系統涵蓋了全市各婦幼保健機構和社區醫院,所有參檢婦女的健康狀況均第一時間反映在系統中,並做到實時統計分類。網絡統計顯示,已經接受體檢的6萬名婦女中,一半以上有各種婦科疾病,宮頸炎、乳腺增生、陰道炎和子宮肌瘤依次排在前四位。

6萬婦女體檢過半有問題

此次婦科免費體檢工程的主要負責人、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婦女保健指導科主任董玲介紹説,這四類疾病是婦女的常見病多發病,體檢中發現很多女性對這些婦科良性病變並不重視,對待生殖健康也有很多認識誤區。她建議,為避免婦科疾病由急性遷延為難以治癒的慢性疾病或演變為惡性腫瘤,已婚育齡女性切忌忽視自身生殖健康,要懂得關愛自己、定期健康體檢,接受專業保健服務和規範治療是促進女性身體健康的有效措施。

宮頸炎中青年女性居多 多次人流與該病關係密切

在已經體檢的6萬人中,宮頸炎症是絕經前女性的最主要健康問題。董玲説,宮頸炎的發病率已經達到40%左右,位列此次體檢婦科疾病首位。這與中青年女性多次人流、對該病普遍不重視密切相關。在此次體檢中,很多40多歲的婦女在生育之前就瞭解自己患有宮頸炎症,但從未接受過任何治療,此後的10多年也沒有做過婦科體檢。

董玲説,宮頸炎有急性和慢性兩種,以慢性宮頸炎多見,常表現為宮頸糜爛。宮頸糜爛主要症狀有尿頻、尿急、小腹疼痛、分泌物增多發黃、痛經等。輕度患者可以不治療,定期觀察即可,中度患者可以藥物緩解,而嚴重的宮頸糜爛必須及時治療,資料顯示,宮頸癌患者中80%患有重度宮頸糜爛。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育齡婦女對流產一定要慎重,未婚者應避免婚前性行為,已婚者應堅決採取安全可靠的避孕措施,安排好生育計劃。確因某種原因必須做人工流產,也應該到有《母嬰保健專項技術執業許可證》的醫療保健機構中進行,千萬不要私自找遊醫和私人診所墮胎。

45歲以下乳腺增生高發 自查定期檢查預防癌變

此次體檢還包括了乳腺檢查,乳腺增生在此次體檢中發生率較高,超過30%的患病率,主要集中在25歲至45歲人羣。董玲説,就大多數的研究結果表明,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較正常人羣要大,特別是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更是大大增加了這種危險性。因此一旦發現患有乳腺增生,就應經常自查,定期到醫院排查。

董玲説,乳腺增生主要以乳腺腫塊、乳腺疼痛為基本表現。乳房疼痛的表現常不穩定,在月經前可加重。它的發生與很多因素相關。除遺傳因素外,還包括精神長期抑鬱和過度緊張,生育較晚或沒有完整的哺乳過程,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脂高熱飲食、經常熬夜加班以及穿不合適的胸罩等可直接或間接導致乳腺增生。對於乳腺增生患者來説,儘管這是一種良性疾病,但必須長期關注,要在調整情緒養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同時,做到自查和定期到醫院檢查,不可掉以輕心。

陰道炎困擾絕經期女性  疑為癌症性病亂投醫

已參加本次體檢的婦女中65%以上是絕經女性。在自然絕經女性中,老年性陰道炎、宮頸癌和卵巢癌是主要健康問題,其中老年性陰道炎患病率居第一位。董玲説,老年性陰道炎是困擾老年女性的主要生殖道疾病,但多數老年婦女對該病不瞭解。在此次體檢中,相當一部分老年性陰道炎婦女此前都經歷了漫長曲折的就醫歷程,有的甚至懷疑是性病和腫瘤。

董玲説,老年性陰道炎多發生於絕經期婦女,主要是因卵巢功能衰退,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或缺乏,陰道內PH值呈鹼性,殺滅病原菌能力降低所致。另外,個人衞生習慣不良,營養缺乏,尤其是B族維生素缺乏,可能與發病有關。該病的主要症狀是白帶增多,呈黃水樣或膿性,有臭味,感染嚴重時,可出現點滴陰道流血,並有下墜痛及陰道灼熱感。老年婦女發現有這些不適症狀時,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的婦科就醫,按醫師的指導使用藥物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出現老年性陰道炎症狀時不要用熱水燙洗,宜使用温開水清洗,切不要亂用口服藥和洗藥。#p#分頁標題#e#

子宮肌瘤發生率近30% 每3到6個月應複查

本次體檢中,醫生髮現有的婦女子宮內充滿肌瘤,腹部已經隆起,患者本人也知道自己患有子宮肌瘤,但已經四五年沒有做過婦科體檢。據介紹,在已經檢查的6萬人中,近30%患有子宮肌瘤。

董玲説,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生於35歲至50歲。儘管90%以上子宮肌瘤是良性,但如果生長過快,腫瘤過多,也會引起很多併發症,最常見的有子宮肌瘤壓迫膀胱引起尿頻或尿瀦留;壓迫輸尿管造成輸尿管和腎盂積水;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週期縮短引發貧血。因此,一般來説肌瘤小且無症狀,尤其是接近絕經年齡的,可每3至6個月到醫院複查,日常隨時觀察尿量、經血和分泌物情況。如果出現以上所述的併發症就要及時到醫院,醫生會根據患者年齡、生育要求、症狀、肌瘤大小等情況全面考慮治療方法。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