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總結艾滋病的預防途徑

總結艾滋病的預防途徑

來源:美型男    閲讀: 7.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界首例有記錄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病例是在1981年,發生在美國。HIV是逆轉錄病毒,HIV感染的特徵是CD4細胞的耗竭。

總結艾滋病的預防途徑

HIV感染後,潛伏期長短、病程進展速度個體間差異很大。AIDS由感染到死亡,一般為2~10年。感染HIV到發展為AIDS通常要經過三個時期:

急性感染期

又稱"窗口期"(Window period)。

感染者可發生咽痛、發熱、全身疼痛、腹瀉、消瘦、淋巴結腫大、皮膚丘疹等症狀。

被HIV感染者的體內產生足以可檢測到的抗體,需要2周至3個月時間,平均6~10周。

HIV的核酸檢測技術可以使"窗口期"縮短到1周之內。

無症狀潛伏期

可持續數月至15年以上,平均5~10年,在此期間患者稱為"HIV攜帶者"。

症狀期

此期可出現發熱、腹瀉、體重減輕、全身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由於嚴重免疫缺陷,最終導致多種病原體包括臨牀少見的細菌、病毒、真菌、原蟲、寄生蟲等感染,或繼發腫瘤而死亡。

如何預防HIV的感染和AIDS的發生

預防措施的核心是切斷HIV傳播途徑。

有資料證實的傳播途徑有三條:性傳播、血液/血製品傳播、圍生期傳播。

(一)HIV傳播的途徑及高危人羣

1. 性傳播

HIV傳播與高危性行為、共存疾患密切相關。多個性夥伴、無保護(不用安全套)插入性性交、肛交都是HIV傳播的高危因素。性傳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s)如軟下疳、梅毒、Ⅱ型單純皰疹等和HIV可以共存。

2.血液/血製品傳播

一次接受確認感染HIV的血製品之後,感染HIV可能性可達100%。

靜脈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和針頭,是HIV傳播的又一條重要途徑。

3.圍生期傳播

圍生期傳播(母嬰垂直傳播)的危險機率有增長的趨勢,應引起警惕。

●感染HIV的母親傳播給她的嬰兒可能的渠道:

①母親血液內的HIV通過胎盤傳遞到子宮內的胎兒(胎盤感染)。

②分娩過程中,產道內母親的血液或體液侵入嬰兒(產道感染)。

③產後哺乳。

感染HIV的婦女是否能妊娠?已懷孕者是否能繼續妊娠?

感染HIV的新生兒大多數夭折,高昂的治療費用難以承受,療效又不能肯定,所以感染HIV的婦女最好不妊娠。

4.高危人羣

同性戀者、性亂者和多個性夥伴者、多次無安全措施異性接觸者、與HIV抗體陽性者性接觸者、性職業者、靜脈吸毒者(非靜脈吸毒者也被列入)、有STDs病史者(包括乙型肝炎,特別是生殖器有潰瘍和病損者)、多次接受輸血或血製品者以及血友病患者、雙親為AIDS的兒童。

(二)職業暴露

醫務人員因針刺或鋭器誤傷導致HIV感染的危險性低於0.5%,乙型肝炎則高達6%~30%。

HIV在環境中的抵抗力較弱,加熱60℃、3小時或加熱80℃、30分鐘,可以滅活HIV。

2%戊二醛、10分鐘或0.2% 次氯酸鈉、30分鐘,以及70%酒精,均可滅活HIV。

健康醫務人員應避免直接接觸傳染性極強的患者血液、精液、宮頸分泌液。

傳染危險性較低的體液尚有羊水、胸水、腹水、滑膜液、腦脊液。

無明顯血液污染的糞便、唾液、鼻分泌物、痰、汗液、淚液、尿液,HIV傳播的危險性低。

在社交活動中偶然接觸,如握手、共同進餐、共用衞生間、社交性擁抱,一般不會傳播HIV。

尚無蚊蟲叮咬傳播HIV的證據。

●推薦的預防措施

①避免直接接觸HIV/AIDS患者有傳染性的體液、粘膜、破損或有病損的皮膚。

②凡準備進行手術或侵襲性治療的患者,都應檢測HIV。

③進行手術或侵襲性操作時,防止被鋭器損傷。

④醫務人員皮膚或粘膜有破損或病損絕對不要接觸患者的血液、精液、宮頸分泌液,也不要參加手術及侵襲性操作。

⑤職業暴露後,應儘快接受隨訪諮詢和醫學檢查,立即採取有關機構規定的必要的緊急處理。

(三)衞生保健和預防策略

加強行政管理:各級衞生行政機構,指導和推行控制HIV傳播的各項措施,制定醫務人員守則

加強國際檢疫,嚴防HIV/AIDS患者入境。

普及健康教育:對各階層各行業人員,組織各種形式講座,普及防治知識,編寫出版宣傳資料。

運用大眾傳媒:向全社會廣泛宣傳有關HIV/AIDS的發病、傳播途徑、預防的知識。

社會心理諮詢:體現社會的關注,指導防治,及時救治,消除疑慮。

有效行為干預:嚴厲輯毒,強制戒毒,消滅社會醜惡現象。

自我保護意識: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和有效的預防措施,及時進行諮詢。

恪守職業道德:強化無菌、抗菌概念,嚴格遵守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