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恐艾症的由來及治療

恐艾症的由來及治療

來源:美型男    閲讀: 3.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恐艾症”由來與治療

恐艾症的由來及治療

“恐艾症”是指非艾滋病患者誤以為自己患了艾滋病而產生的恐懼綜合徵,屬於一種疑病症。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發現艾滋病後不久,“恐艾症”就曾在西方國家流行,之後逐漸平息。

研究者們認為,自疑感染者羣體正是恐艾症在中國流行的新形式,其“新”在於網絡對這一羣體的影響。

曾經在廣東醫學院任職的高級心理諮詢師告訴記者:出現這類疑病症症狀,“患者”一般具有幾方面的條件:一是器質性基礎,即“患者”大腦與一般人存在一定的功能差異,有着多疑的性格;其次是“患者”對艾滋病的發病症狀有較多的瞭解;然後是患者在身體和心理狀態都不太好(比如壓力太大)的條件下,剛好碰上了危險性行為。

“心理暗示對生理的作用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強烈得多。”,對於一些人來説,單純的自我心理暗示足以導致其出現類似艾滋病發病時的生理症狀,“尤其是一個人的皮膚,很容易受情緒左右,心理暗示完全可以導致其在短時間內出現潰瘍症狀。”

而同類“患者”一旦聯繫構成羣體,則容易相互加強這種心理暗示,形成羣體性癔症。

所謂羣體性癔症,是指某種與精神相關的因素在許多人之間相互影響而引起的一種心理或精神障礙,其特點便是人羣之間的心理問題會因相互影響而增強。2005年6月發生於安徽泗縣的甲肝疫苗案,事後調查證明其存在一定程度的羣體性癔症現象(並不排除甲肝存在問題的可能),接種疫苗的學生相互受影響,從而表現出比“問題疫苗”所致更嚴重得多的症狀。

研究表明,自疑感染者一直通過網絡聊天室及論壇進行各種所謂“病毒變異”“未知病毒”的信息交流, 有的“自疑HIV感染者”去做各種檢測,然後把檢測經歷及結果發到網絡,很快就會有其他自疑感染者進行追隨,去做相應的檢測。

自疑感染者還在網絡上發佈“家屬被感染”的信息,引起更大的恐慌,對心理脆弱的自疑感染者帶來更大的衝擊,導致他們開始懷疑家人也被感染,於是又紛紛在網絡上發佈自己家人均已發生“感染”的信息。這種類似洗腦式的信息傳播,最終使自疑感染者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心病心醫。胡連新介紹説,對於這類病人,心理醫生採取的是根據不同病人的發病過程進行個性化干預治療。“治療得當的話,一兩天就可以痊癒。”

但一旦心理醫生與病人不匹配(這是心理干預中可能出現的一種現象,即使是很有名的心理醫生,也可能不被某一病人接受,造成這種“不匹配”),則治療就很難產生效果。

疑病症不會直接導致“患者”死亡。但危險在於,這類“病人”如果一直得不到有效干預,則可能會產生一些極端行為,比如殘害自己身體或者報復社會。

2011年,在自疑感染者羣體的強烈要求下,將血液樣品送往國外做相關檢測的申請得到批覆。3月,中華醫學會公共衞生分會的網站發佈消息稱,剛剛接到美方實驗室傳來的消息,截至目前他們已完成三分之一樣本的檢測工作,尚未發現存在病毒感染。

另一方面,衞生部新聞發言人則表示,“陰性艾滋病”在網上已經炒了好幾年,根本沒有什麼新的未知病毒。“不能因為某個媒體報道了,這件事就似乎真有了。”他希望媒體報道不要以訛傳訛。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