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抗風濕的藥物為何見效比較慢?

抗風濕的藥物為何見效比較慢?

來源:美型男    閲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抗風濕的藥物為何見效比較慢?
 

常用的改變病情藥物主要包括柳氮磺吡啶、羥氯喹、甲氨喋呤、來氟米特及硫唑嘌呤等。
  
  來氟米特 它是近年來臨牀常用的一種新型免疫抑制劑,可改善類風濕關節炎等風濕病的症狀,延緩關節病變進展。一般主張10~20mg/qd。來氟米特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不適及肝酶升高。部分患者會出現血壓高、體重減輕等。膽道梗阻性疾病、肝病、免疫缺陷、妊娠患者慎用。
  
  甲氨喋呤 幾十年的臨牀實踐表明,該藥療效好且費用低廉,目前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推薦劑量為每週7.5~20mg。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肝功異常及骨髓抑制等,合用葉酸可減少其不良反應的發生。
  
  羥氯喹 療效肯定,耐受性好,是聯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等風濕病的最佳選擇藥物之一。常用劑量0.2Bid。偶見胃腸道反應、皮疹及頭暈等。由於可能引起眼睛損傷,而令使用該藥的患者顧慮重重,實際上在常規治療劑量下很少引起眼睛損害。
  
  柳氮磺吡啶 療效肯定,耐受性較好,可減緩關節破壞發生,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常用藥物之一。目前推薦從0.25tid開始,逐漸加至0.75tid。少數患者可出現胃腸不適、轉氨酶增高等不良反應,偶有血象異常。磺胺藥過敏者禁用。#p#副標題#e#
  
  四環素類抗生素(米諾環素) 可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及磷酯酶A2的功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並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研究顯示,它可顯著改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臨牀指標。
  
  硫唑嘌呤 為嘌呤類似藥,有抗炎和免疫抑制雙重作用。一般用量為1~4mg/kg*d,總量不超過200mg/d。一般認為硫唑嘌呤在病情緩解後可替代環磷酰胺作為緩解期的治療,其副作用較環磷酰胺輕,主要為骨髓抑制和肝臟損害等。
  
  環磷酰胺 治療血管炎的經典藥物,分為每日使用和衝擊治療。每日口服1.5~2mg/kg,也可用200mg,隔日一次。其不良反應主要有繼發感染、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腫瘤等。
  
  以上羅列的幾種藥物在臨牀中比較常用,此外還有雷公藤、青黴胺、環孢素A等。
  
  改變病情藥物的使用原則是早期、聯合、個體化。早期是指在發病後3個月之內使用。臨牀研究表明,早期接受改變病情藥物治療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其預後明顯優於延遲3~6個月用藥者。值得注意的是,改變病情藥物的起效時間多在4~6周,甚至6周以上,過早放棄治療可能導致治療延誤,影響療效。
  
  聯合用藥指聯合應用改變病情藥物以儘快控制病情,待病情完全緩解後,可減量或改為一種改變病情藥物並規範使用。聯合治療適用於病情較重及骨質破壞出現早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輕症類風濕關節炎可選用一種。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對於長期緩解病情和減少不良反應至關重要。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