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青島食品抽檢:油條鋁含量超標

青島食品抽檢:油條鋁含量超標

來源:美型男    閲讀: 5.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9月23日,記者從青島市食安辦獲悉,熟制面食品抽檢105批次,合格率91.43%,9批次不合格產品全是油條,原因為鋁含量超標。油條鋁殘留超標主要是由於使用泡打粉和明礬引起的,製作油條需要使用泡打粉或明礬,來起到膨鬆的作用,傳統的泡打粉大都含有明礬,其主要成分是鋁,這是造成超標的主要原因。衞生部曾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修訂稿公開徵求社會意見,新標準擬進一步限制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

青島食品抽檢:油條鋁含量超標

9批次產品鋁含量超標不合格樣品全部為油條

“按照計劃,本次共抽檢熟制面食品105批次,合格96批次,不合格9批次,合格率為91.43%。從品種來看,其中饅頭45批次,花捲20批次,油條25批次,其他熟制面食品15批次。抽檢區域包括食品店、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及餐飲飯店。”青島市食安辦應急管理處處長匡雷説,此次抽檢將熟制面食品檢測項目確定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味劑)、過氧化苯甲酰和鋁殘留量三項。此次抽檢的不合格樣品全部為油條,不合格原因是鋁殘留超標,其他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其中,饅頭抽檢45批次,花捲抽檢20批次,檢測項目全都合格。“油條抽檢25批次,合格16批次,不合格9批次,合格率64%。抽檢區域集中在市南區和市北區。”匡雷介紹,其中,市南區抽檢9批次,抽樣場所涉及食品店、集貿市場、早餐攤位和餐館,4批次鋁殘留不合格;市北區抽檢16批次,抽樣場所涉及早餐攤位、餐飲小吃店、集貿市場,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的9批次中,7批次在早餐攤點取樣,菜館和集貿市場各1批次。

膨鬆劑使用過量導致鋁超標

記者查看統計表看到,不合格集中出現在鋁殘留量超標,不合格的9批次產品全部為油條。青島市食安辦首席專家靳曉梅介紹,油條鋁殘留超標主要是由於使用泡打粉和明礬引起的,製作油條需要使用泡打粉或明礬,來起到膨鬆的作用,傳統的泡打粉大都含有明礬,其主要成分是鋁,這是造成超標的主要原因。

“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替代產品,如無鋁泡打粉等,都是製作油條的良好添加劑,但一些商販尤其是街邊小販考慮成本等原因,甚至擔心油條賣相會不好,仍然使用含鋁泡打粉。加之街邊小商小販無衞生許可證、無固定售賣地點,缺乏監管,所以,油條鋁殘留量超標現象才會如此嚴重。”靳曉梅説,鋁是一種低毒金屬元素,雖不會導致急性中毒,但如果長期食用鋁含量過高的食品,會干擾人的思維、意識與記憶功能,表現為記憶減退,智力下降,嚴重者可能痴呆。

而據靳曉梅介紹,此次抽檢中,並沒有檢測出增白劑和甜味劑的。

研究發現鋁元素能損害人的腦細胞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評估,規定鋁的每日攝入量為0-0.6mg/kg,這裏的kg是指人的體重,即一個60kg的人允許攝入量為36mg。

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1》中規定,鋁的殘留量要小於等於100mg/kg。以此計算,一個體重60kg的人每天吃油條不多於360g就不必擔心。

鋁在人體內是慢慢蓄積起來的,其引起的毒性緩慢、且不易察覺,然而,一旦發生代謝紊亂的毒性反應,則後果非常嚴重。因此,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鋁的吸收,減少鋁製品的使用。

鋁及其化合物對人類的危害與其貢獻相比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只要人們切實注意,揚長避短,它對人類社會將發揮出更為重要的作用。

食品添加劑使用新標準膨化食品將禁鋁

衞生部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修訂稿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新標準將進一步限制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給我國居民膳食的鋁攝入帶來平衡。據統計,我國居民膳食鋁暴露風險結果顯示,7歲至14歲兒童通過膨化食品攝入的鋁相對較高,並且隨着年齡降低,鋁攝入量有增高的趨勢,膨化食品是該類人羣鋁攝入量主要來源之一。

衞生部日前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修訂稿公開徵求社會意見。新標準擬進一步限制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以降低我國居民膳食鋁攝入過量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

為降低我國居民膳食鋁攝入量,新修訂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擬修訂9種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規定,撤銷3種含鋁食品添加劑品種及其使用規定,其中包括刪除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作為膨鬆劑用於發酵面製品的使用規定,以及撤銷所有含鋁食品添加劑(包括合成着色劑鋁色澱)在膨化食品中的使用規定。

為保護兒童身體健康,新標準擬撤銷膨化食品中12種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規定,其中涉及的合成着色劑品種有:赤蘚紅及其鋁色澱、靛藍及其鋁色澱、亮藍及其鋁色澱、檸檬黃及其鋁色澱、日落黃及其鋁色澱、胭脂紅及其鋁色澱、誘惑紅及其鋁色澱。此外,新標準還將撤銷含鋁食品添加劑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澱粉的品種,並刪除其使用規定。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