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永珍 > 女嬰患罕見魚鱗病 父母連夜送娃赴京治療

女嬰患罕見魚鱗病 父母連夜送娃赴京治療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近日,一個剛出生三天的女嬰患上世界罕見的先天性魚鱗病,其父母為救女兒連夜包車赴京治療。

女嬰患罕見魚鱗病 父母連夜送娃赴京治療

兒子身患豪豬狀魚鱗病,原以為這病不會遺傳,沒想到剛剛出生的小孫女又患上了另一種魚鱗病火棉膠樣嬰兒。李永凡帶著剛出生的小孫女連夜趕往北京治療,得到的結果依舊是“此病世界罕見,沒有好的治療方法。”這一家兩代人正承受著這種可怕疾病的折磨。“我們不想放棄孩子,想盡一切力量給她治療。”剛當上爺爺的李永凡沉重地說。

連夜包車送娃赴京治療

7月20日晚,一讀者致電本報稱,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有一個剛出生三天的嬰兒身患先天性魚鱗病,身上的面板一塊塊脫落,連肉都看得到。病情危急,急需幫助。記者立即聯絡上患兒的家長20歲的小李。這位新爸爸正在當陽一家醫院照顧妻子。他說孩子病重,爺爺奶奶準備包車帶孩子去北京治病。

在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患兒的爺爺李永凡正在打電話找親戚借錢、奶奶譚超英正在辦理出院手續。從新生兒科護士手中接過小孫女,護士叮囑他們一定要特別注意衛生,不能讓孩子的面板感染了。嬰兒睡著了,譚超英輕輕開啟她的衣服,身上的面板看起來令人觸目驚心。孩子全身像是被燙傷一樣通紅,還有大片的面板裂開,像被撕裂的薄膜。一雙小手上的面板也不像新生兒一樣柔嫩,是粗糙殼狀,小手上有細小的裂口。娃娃一定好疼,譚超英的眼裡都是淚水,兒子病了這麼多年,孫女生下來就病,這到底是為什麼?不管怎樣,都要治療!李永凡對妻子說。

晚上9點,李永凡夫妻倆花5500元包了一輛轎車,抱著剛出生三天的小孫女從宜昌啟程,連夜趕往北京。

多家醫院拒收罕見病例

21日,李永凡三人到達北京,輾轉找了好幾家醫院。可醫院以沒有病床、病情太重難以治療等理由拒絕接受。

記者聯絡上北京青年報記者李鵬,李鵬一邊帶李永凡找醫院一邊發微博求助。當晚,他們終於找到一家能接受他們住院的醫院,但醫生還是說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建議出院。李永凡不願放棄,抱著孩子繼續求醫。22日上午,他們找到北京市兒童醫院面板科副主任徐子剛,給孩子做了檢查後,徐說該病目前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根治的方法。但通過合理的治療,可以減輕及抑制病情的發展。要呵護好孩子的面板,不讓面板感染,一旦發生感染就會危及孩子的生命。徐子剛給孩子開了一些藥,建議孩子的爺爺奶奶帶她回家護理治療,因為住院起不了什麼作用。

得知這樣的結果,夫婦倆的心情萬分沉重。但徐醫生的話又給他們一點希望,只要呵護得好,只要繼續治療,孩子還是有活下來的機會。

這個家難以承受兩次病痛

患兒的父親小李,從記事起就被嚴重的面板病折磨,至今沒停藥。記者看到,除了臉和手腳外,他渾身面板都是灰褐色凹凸不平的疙瘩,就像一層厚厚的硬殼。他說每天起床都會發現床單上一層面板的殼。這些年來,父親在鐵礦打工、母親在家種地,掙的錢都給他當了藥費,已經花費50餘萬元。可四處求醫,得到的結果是:他身患豪豬狀魚鱗病,這病治不好。但他的家族裡並沒有人患這種病。

小李初二就輟學外出打工。每進一個廠,工作不到幾天他就被辭退,大家都害怕會被傳染,最後到一個老鄉的工地上打工,成為一名搭鋼架的工人。後來,他在網上與貴州苗族女孩小於相戀,將自己的病情告之,小於說:我不會嫌棄你。他們在網上戀愛兩年後,去年兩人舉行了簡單婚禮。

今年7月17日凌晨三點,小於在當陽一家醫院順產生下一個女兒,這本是一件喜事。但當醫生叫小李去看了孩子之後,他哭了。寶寶身上像有一張白色的殼,除了臉上,全身都在脫皮,脫皮的地方紅紅的,有好多裂口。小李瞞著妻子,說孩子有輕微貧血,已請父母把孩子送到宜昌市中心醫院治療了,結果孩子被診斷為火棉膠樣嬰兒。

盼好心人提供幫助

火棉膠樣嬰兒是魚鱗病的一種型別,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宜昌市中心醫院兒科主任王敏說,他從事兒科工作30年,也只碰到過兩例類似患兒,這是第三例。

小李說,他在結婚前諮詢過一位面板科醫生,問是否有遺傳性,醫生說沒問題,他才放心要孩子。在妻子懷孕後,他們也按時做了孕檢,為何寶寶還是難逃厄運?王敏主任介紹說,這種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常規的孕檢是很難查到的。孩子的父親本身有這樣的疾病,孩子發病率很高。這種遺傳疾病需要在懷孕期間做特殊檢查,比如基因排序檢查,才能得知孩子是否患病,宜昌目前無法做這樣的檢查。

昨晚,李永凡已帶著孩子回到了當陽,孩子的母親小於得知了寶寶的病,非常傷心。小李說,無論如何,他也要積極給孩子治療,小時候他患病了,父母沒有放棄他,他也一定不會放棄孩子。目前家裡面臨著的經濟困難,成了壓在他們全家心頭的另一個痛。如果有市民知道治療此病的資訊,希望能給予他們幫助。

社會永珍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