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旅行者 > 紅色帝國的心臟:莫斯科紅場之旅

紅色帝國的心臟:莫斯科紅場之旅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紅色帝國的心臟:莫斯科紅場之旅

紅色帝國的心臟:莫斯科紅場之旅

莫斯科曾是共產國際的革命中心,被西方社會稱作“紅色帝國之都”;“紅場”是漂亮的廣場,卻被西方的翻譯家翻譯成了“紅場”;克里姆林宮的外牆是紅色,與之一牆之隔的俄羅斯歷史博物館外牆是紅色,瓦西里大教堂的外牆也是以紅色磚塊爲主……這獨一無二的紅,彷彿能讓人觸摸到俄羅斯人特有的豪壯,這俄羅斯式的紅,一直紅到人的心底。

古老的紅色之都——莫斯科

波光粼粼的莫斯科河像一條藍色絲帶,靜靜地從城市中間流過;克里姆林宮的尖頂和衆教堂巨大的金頂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古老建築和現代建築在白樺樹影中顯現……這就是紅色之都,莫斯科。

作爲現俄羅斯聯邦首都,也是俄羅斯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及交通中心,莫斯科迄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和歐洲最大的城市,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亞烏扎河兩岸。

夕陽西下時的莫斯科,是俄羅斯巡迴畫派筆下的一幅油畫,大片的林木、斯大林式建築,以及諸多東正教大教堂的洋蔥頂,勾勒出城市絕美的線條。莫斯科是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城市之一,樹叢和人工湖比比皆是,掩映着上千座金碧輝煌的歷史古蹟和錯落有致的現代建築。莫斯科在希臘語中爲“城堡”之意,斯拉夫語爲“石匠的城寨”。

紅場500年 鑄就俄羅斯的心臟

紅場是莫斯科的中心,是來莫斯科的遊客必去之處。紅場也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廣場,步入紅場等於步入了俄羅斯精神家園的大門,紅場的一切同樣代表了俄羅斯民族悠久的歷史。雖歷經多次改建,但仍然保持原樣,古老而神聖。紅場的地面用黑色的條石鋪就,凸凹不平,卻一塵不染,俯下身去觸摸這些冰冷潤澤而堅硬無比的石頭,依稀可以看到19世紀初拿破崙大軍焚燒莫斯科的熊熊大火,看到庫圖佐夫將軍擊敗法軍凱旋後在這裏接受羣衆歡呼的身影……

紅場因莫斯科保衛戰而揚名,但“紅場”這個名字的由來卻不是因爲“共產黨”“蘇聯紅軍”或是“革命”,其實,早在1662年“紅場”就叫這個名字了。在古俄語裏“紅色”一詞有“美麗”的意思,紅場即美麗的廣場。

莫斯科紅場的國際知名度遠遠大於天安門廣場,可是卻沒有想象中那麼大,面積連天安門廣場的1/5都不到。長695米,寬130米,總面積約9.035萬平方米,長方形,南北長、東西窄。來到這裏,你會發現紅場還真是挺“紅”的——周邊“紅色”的建築比比皆是,可謂滿目皆“紅”。

紅場大閱兵 幾十年不變的傳奇

到上世紀20年代的蘇聯時期,紅場場自此被擴張到現在的規模。1923年5月1日,蘇聯首次在紅場舉行閱兵,受閱部隊由步兵師、騎兵師、特種裝甲分隊和飛行隊組成,列寧和托洛茨基檢閱了剛剛成立的蘇維埃紅軍部隊。

紅場的光環就這樣安靜地覆蓋着蘇聯,直到1941年,這裏的安寧再次被打破:蘇聯遭到德國納粹的閃電突襲,整個國家岌岌可危。

1941年11月7日,德國鐵騎兵臨城下,此時莫斯科的蘇聯政府已經撤走,但斯大林仍堅持舉行了紀念十月革命24週年的閱兵典禮,所有受閱部隊在典禮後立即開赴戰場——紅場,這個俄羅斯的心臟燃燒起來了,通過這一次閱兵,蘇聯的軍心民心得到了極大的鼓舞。

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標誌着希特勒閃電戰的徹底破產,是德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大失敗。1945年6月,紅場上舉行了慶祝衛國戰爭勝利的大閱兵,聲勢浩大。當士兵將繳獲的納粹軍旗放在列寧墓前時,整個莫斯科都在哭泣。紅場,此時又承載了整個俄羅斯民族的熱血與淚水……

紅色帝國的心臟:莫斯科紅場之旅 第2張

紅色帝國的心臟:莫斯科紅場之旅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於1994年正式恢復了紅場閱兵,並延續至今。或許,每一次閱兵的武器裝備在變,戰士的面孔在變,但是俄羅斯人的堅毅面容,以及紅場中跳動的斯拉夫之心,從不曾改變。

拜訪俄羅斯歷史的見證者:克里姆林宮

紅場西面就是俄羅斯的心臟:克里姆林宮。一個俄羅斯諺語這樣形容雄偉莊嚴的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地上,唯見克里姆林宮高聳;克里姆林宮上,唯見遙遙蒼穹。”克里姆林宮爲紅場最主要建築,是俄羅斯民族最負盛名的歷史豐碑,也是全世界建築中最美麗的作品之一。它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大羅夫斯基花園,東南與紅場相連,呈三角形,周長2000多米。克里姆林宮初建於12世紀中期,15世紀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時初具規模,之後逐漸擴大。16世紀中葉起成爲沙皇的宮堡,17世紀逐漸失去城堡的性質而成爲莫斯科的市中心建築羣。

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世俗和宗教的文化遺產,它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公元14世紀~17世紀俄羅斯東正教的活動中心。這裏過去是統治俄羅斯帝國的多代君王的皇宮,十月革命後是蘇聯最高權力機關和政府的所在地,今天又是俄羅斯的總統府(議會和政府現已遷出克里姆林宮)。可以說,從13世紀起,克里姆林宮就與俄羅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關。

在這裏,伊凡雷帝開始了他的恐怖統治,拿破崙注視着莫斯科燃燒,列寧實施了無產階級專政,斯大林清理了他的階級隊伍,赫魯曉夫抗擊了冷戰,戈爾巴喬夫實施了改革,還有,葉利欽創造了新俄羅斯。它見證了俄羅斯從一個莫斯科大公國發展至今日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國家的全部歷史。

克里姆林宮的中央是索皮爾雅娜廣場,周圍環以歷史、藝術和紀念性建築,中心是大伊凡鐘樓,高81米,曾經是莫斯科最高建築。鐘樓旁有一沙皇鍾,號稱世界最大,重200噸。附近一件16世紀的奇蹟是沙皇大炮,長5.35米,口徑40釐米,重40噸,本用於守衛莫斯科河渡口與斯巴斯基大門的,但一直沒發射過。克里姆林宮,既是最富麗堂皇的帝王住所,又是堅固的堡壘,還珍藏着大量的文物。它與紅場一起構成了今日莫斯科最迷人的風景線,讓各地遊客流連忘返。

克里姆林宮這一世界聞名的建築羣,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它像是一部巨大的詞典,詳盡的記錄了俄羅斯的歷史。世界上很少有其他地方會給人以如此的歷史厚重感。一趟克里姆林宮之行,一定能爲你解答許多新舊俄羅斯之謎。

完美的教堂建築:瓦西里大教堂

瓦西里大教堂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紅場南端,緊傍克里姆林宮。瓦西里大教堂曾叫聖母大教堂,後因一位叫瓦西里的東正教修士曾在這座教堂苦修終生,於是改名爲瓦西里·勃拉仁內大教堂。“勃拉仁內”在俄語中是仙逝昇天的意思,所以有人就乾脆稱此教堂爲“瓦西里昇天大教堂”。

其實這座以“瓦西里”命名的教堂紀念的對象並不是瓦西里修士,而是一次戰爭。據史料記載,1552年,在伊凡大帝的帶領下,俄羅斯人打敗了韃靼人,吞併了喀山汗國。傳說在戰爭中,俄羅斯軍隊由於得到了8位聖人的幫助,戰爭進行得十分順利,爲紀念這8位聖人,伊凡大帝下令修建了瓦西里大教堂。

紅場上的瓦西里大教堂是俄羅斯東正教的最華麗的建築之一,很好地顯示了16世紀俄羅斯民間建築藝術風格。整座教堂由9座塔樓巧妙地組合爲一體;在高高的底座上聳立着8個色彩豔麗的塔樓,簇擁着中心塔。中心塔從地基到頂尖高47.5米,鼓形圓頂金光燦燦;棱形柱體塔身上層刻有深龕,下層是一圈高高的長圓形的窗子。

不像西歐的教堂有正面、側面和背面之分,瓦西里教堂的任何一面都是正面,西方教會的教堂的平面是縱長橫短的十字,而作爲東正教教堂,它的平面是 呈正“十”字形的,這與它的正八邊形結構很吻合,同時也顯出它與西方教會教堂的差異。當然,東正教教堂並不都是八邊形結構,瓦西里大教堂之所以如此設計,據說是爲了紀念喀山戰役期間的8位聖人,那8個塔樓上的8個圓頂分別代表一位聖人,而中間那座最高的圓頂則象徵着上帝的至高地位。最惹眼的是教堂圓頂的色彩,徐志摩曾說過,這教堂的花頂是“從未見過的一堆光怪的顏色和一堆離奇的式樣”,看着就“像是做了最古怪的夢”。

從建築規模上看,瓦西里大教堂在世界教堂建是排不上號的,它算不上雄偉,其內室顯得有些簡陋和狹小,但它的獨特與美麗卻足以讓人們忽視這些缺點。我想,建築師在教堂的外形上如此地揮灑才情,也許是想向人們暗示,這座教堂不是供上帝居住的房子,而是讓愛美的世俗中人來觀賞的藝術品。

紅色帝國的心臟:莫斯科紅場之旅 第3張

歷史博物館

紅場的北端,是紅磚銀頂的莫斯科國家歷史博物館。博物館修建於1873年,1883年向公衆開放。古典主義風格。館裏的展品和檔案材料豐富多樣,向人們展示了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的側面,全方位介紹俄羅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

博物館裏有最完整、最豐富的古幣收藏室;有大量的出土文物,還有俄羅斯、東方和部分西方的武器,俄羅斯和外國的服飾織物,農用工具,木製傢什和其他的雕花和彩繪木器,陶瓷和玻璃製品。另外,館中還分門別類地收藏着大量描繪歷史人物、事件、特點、建築等等的繪畫,而且有歷史地圖,民情風俗檔案,各種手寫本、古印本等等。

列寧墓

列寧墓坐落在紅場西側,在克里姆林宮牆正中的前面。1924年1月27日建成,最初是木製結構,1930年改用花崗石和大理石建造。衛國戰爭後,裝有列寧遺體的水晶棺重新更新了。列寧墓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體表是階梯狀的3個立方體,由紅色花崗石和黑色長石建成。陵墓體積爲5800立方米,內部容積爲2400立方米。墓前刻有“列寧”字樣的碑石淨重60噸。墓頂是平臺,平臺兩翼是可容納萬人的觀禮臺,每當重要儀式時,領導人就站在觀禮臺上觀禮指揮。沿黑色大理石臺階而下,可進入陵墓中心的悼念大廳。列寧的遺體安詳地躺在鋪有紅色黨旗和國旗的水晶棺內,身穿黃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枚紅旗勳章,臉和手都由特製的燈照着,清晰而安詳。悼念大廳定期對外開放。

距列寧墓不遠,有列寧博物館,裏面珍藏有列寧的遺物和列寧的傳記等。在 列寧墓和克里姆林宮牆之間,是前蘇聯其他領導人的墓地。 列寧墓的後面與克里姆林宮紅牆之間,有12塊墓碑,分別是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捷爾任斯基等前蘇聯政治家。斯大林的遺體最初也在列寧墓裏,1962年10月31日被移出列寧墓,安葬於列寧墓的後面。

無名烈士墓

無名烈士墓是爲紀念反法西斯戰爭犧牲的無名英雄而建造的,修建於1967年勝利節前。它位於克里姆林宮紅牆外的亞歷山大花園裏。正面朝北、東西走向的深紅色大理石陵墓上陳設着鋼盔和軍旗的青銅雕塑,造型簡潔明快,莊嚴肅穆。墓的兩側置放了兩座玻璃崗亭,亭前站着兩名神情莊重的持槍哨兵,晝夜爲烈士守靈。這便是俄羅斯婦孺皆知的“全國第一崗”。據說這“第一崗”原來設在列寧墓前,1993年底被撤掉了,現在安排在此。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小時一次的換崗儀式。烈士墓西側排列着12座長方體花崗岩標誌物,逐一鐫刻着衛國戰爭中12座英雄城市。外國領導人到訪俄羅斯,都要到這裏來獻花。

這次的莫斯科紅場之遊,我不僅領略了這裏景觀上的紅色魅力,更是進一步瞭解了莫斯科的紅色文化,紅色歷史,它不僅是俄羅斯歷史的見證,也是莫斯科人的驕傲,它就是這麼“紅”。

優生活
星座駕
名車庫
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