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旅行者 >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來源:美型男    閱讀: 8.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龍遊石窟的位置在浙江省龍遊縣,是1992年3月份的時候由當地幾個農民發現的,這是一個在地底沉睡了上千年、舉世罕見的浩大地下建築羣,因爲其施工難度、施工水準在當代都無法達到,它究竟鑿於何時、何人開鑿、用什麼方法開鑿,有什麼用途?衆多疑問吸引着、困惑着世人。所以,自龍門石窟在1992年被發現之後,世界各地的各種專家都前往去實地考察,就連CCTV探索發現欄目也曾召集各路學者,對石窟進行了歷史文化全方位的破析,但從1992年發現到至今已經過去20多年了,最終都是沒有一個可以說服的科學定論,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着龍遊石窟的發現過程和其中謎團吧。

1992年發現龍遊石窟的經過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網友提供的龍遊石窟的照片

鳳凰山其實只是個丘陵,海拔69米,一直荒無人煙。20世紀50年代,山下村民爲避洪水遷至山上。村民很快發現,山間有衆多水潭,均深不見底,故這些水潭均被稱爲“無底塘”。水潭成了村民長年用水的水源;潭中有魚,常可爲村民佐餐。一次,一村民在水潭中捕得一條37斤重的魚,此事引發了村民吳阿奶等人的興趣,何不將潭中水抽乾捕魚!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2張

1992年6月9日,吳阿奶等四位村民選中了水面面積僅20平方米的“洗衣潭”抽水。抽水機開始日夜作業,水在下降,一道石壁漸漸顯露。然而越往下水面越往裏傾斜,第四天,水面上露出一行臺階!水泵加至四臺,第九天,兩截巨大的魚脊狀石柱顯露!17天后,水落洞出,一座氣勢恢宏的地下石室展現在他們眼前。此時誰也沒有注意到,17天勞作竟連魚腥味都未聞到——魚一條也不見了。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3張

幾個農民一鼓作氣,共抽乾了7個石窟(其中2個灌水回填),個個石窟緊挨着,排列工整,每個石窟均有石階通向洞底,石窟內的石柱根據洞的大小1到4根不等,其佈局符合力學原理;洞與洞之間的間隔,有些僅50釐米;令人驚異的是,這7個石窟的佈局竟呈北斗七星的形狀。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4張

在1號洞的石壁上,農民發現了一幅神祕的圖畫: 石壁上刻有馬、鳥、魚;而在另外的石洞裏多處發現數米長的閃電狀刻紋。在這7個石窟周邊1公里範圍內,類似的石窟共有24個,而沿衢江北岸還分佈着更多的石窟。顯然,這是一個龐大的石窟羣。然而,在7個洞內除發現一尊無頭石像外,並未發現一件文物,只找到四隻烏龜。

龍遊石窟未解之謎

1、龍遊石窟羣的開鑿用人多少?用時多長?鑿於何時?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5張

龍遊石窟歷史久遠,可以與萬里長城爭伯仲根據多數專家的初步推論,龍遊石窟可能建於漢代,與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歷史傑作長城差不多始建於同一時期。衆所周知,長城,歷史悠久,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的象徵。與龍遊石窟相比,其是地上建築,用磚土夯堆而成。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綿延萬里,氣勢恢宏,其規模之大可稱舉世無雙。修建長城的時間堪稱是上下兩千年,動用的勞動力數量十分可觀。據歷史文獻記載,秦代修建長城,除動用三十至五十萬軍隊外,還徵用民夫四五十萬人,多時達到一百五十多萬人。這樣雄偉的工程,成爲在月球上唯一可以看見的兩大人工建築之一。

龍遊石窟是規模僅次於兵馬俑的人工地下建築羣。龍遊石窟是人工地下建築羣,石窟數量達到30個以上。如此規模的地下建築,僅次於我國古代最大的地下建築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位於中國西安臨潼,是地下夯土建築結構,建築數量多達50座以上。其中已開發的第1號坑面積12460平方米,2號坑面積6000平方米,3號坑面積約520平方米。這個被譽爲世界第八奇蹟的秦陵兵馬俑,至今尚未統計出它的用工時間與用人數量。據史料估計,它耗時近40年之久,80餘萬人參與工程建設。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6張

龍遊石窟與金字塔同是古代石制建築。龍遊石窟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地下建築羣,是由一鑿一斧人工開石而成的古代石制建築。尋覓這樣久遠的古代石制建築,只有古埃及金字塔。坐落於埃及的石制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蹟之一,是4000多年前古埃及法老爲自己建造的陵墓。在三座巨大的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由大約200萬塊巨石堆砌而成,高度相當於現在的四十層樓。關於它的建造時間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所以網絡上關於龍遊石窟騙局這種說法層出不窮,普遍認同的說法是,建成一座金字塔的工程,可能要花費三十多年的時間。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7張

經過計算,龍遊石窟中已開發的部分體量是18萬立方米。與世界各地這許多古代巨型建築相比較,其工程之巨,讓我們很難計算其建造時間的長短,投入的人工多少。如果只說龍遊石窟規模如何之宏大,而並無確指,實在難以使人信服。這裏先列舉一些數字,以使我們在腦海中初步建立龍遊石窟的空間概念。龍遊石窟羣均是建造在小小洞口下面的地下洞穴。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8張

已開發的5個石窟中,2個大的,面積一共約4000餘平方米;3個小的,面積一共近2000平方米;石窟高約30米。計算出5個石窟需開挖廢石約18萬立方米。鳳凰山已經發現石窟24座,面積是5個石窟的4.8倍,推測總共須開挖廢石約86萬立方米。據專家推測,矩型入口按4×5米計,可容3-4個挖鑿面,挖深幾米後可再增加。出口只有一處,開鑿出的廢石必經由此出口搬運而出。初搬時距離近,10米以下距離加長坡度加陡,勞動強度增大,勞動力也同比增加。幾千精壯勞力輪換施工,一錘錘、一鑿鑿挖下86萬立方米石塊,又一筐筐、一擔擔日日夜夜從窟底搬擡,絕非幾年時間。尤其是開在石窟頂部的狹小洞口使人員進出和物品搬運極爲困難,加大了施工難度,也爲工程量的推算又增添了許多困難。

賈鋼(上海同濟大學岩土工程系教授,專門從事地下結構力學和施工組織學的研究)教授認爲:龍遊石窟規模巨大,因此工程難度很大。要開挖這樣的石窟,需要考慮很多因素。首先,石窟的入口很小,大概只有20幾平方米,而且沒有其他入口。開挖的時候,先從地上開一個20多平方米的入口,然後從入口向下面挖,挖出一定深度之後再向裏挖。這樣一會兒向下挖,一會兒向裏挖,由外向裏逐漸推進。這種施工方法,很像明清時代我國西北黃土高原的一種窯的建造,那種窯叫做地坑窯。現在看來,龍遊石窟是完全由人工開鑿而成的。這樣大型的工程,就算拿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來開挖的話,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工程,何況在沒有現代機械與爆破技術的古代呢?這樣浩大的地下工程,就算是在現代也是很少見的.

2、工程浩大而土石不見蹤跡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9張

開採如此巨型石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已經被開發的七個洞窟平均面積約1000平方米,高度20米,一個洞就要排出土方將近2萬平方米,以50個洞計算,則共排土方100萬平方米,如果是築成一米高、一米寬的圍牆可達1000公里之長。從石窟所處地理位置的地質分析來看,開採出來的石料屬於質地較軟的紅砂岩,很難用作建材。這麼多石料被運往何方了呢?

在鳳凰山周圍沒有發現這些土石被處置的痕跡,即使是在方圓百里附近的杭州或蘭溪,也找不到安置這些石料的實證。處理如此之多的石料,在沒有機械工具的緣故時代,只能依靠肩抗手提,需要大批的人力投入,若以一人一天可排土方0.3立方米,則需要200萬個工作日才能完成。有人作過統計,若每天投入1000人不分颳風下雨,夜以繼日地工作,也需要耗費六年的時間,鳳凰山當時應佈滿工人生活住宅。但現在人們看到的除岩石之外,只有薄土一層,沒有其他任何遺蹟可尋,也從未發現有古代牆基柱礎的痕跡。近百萬立方米的石料不見蹤影,難道是集體飛到杭州成爲飛來峯?

3、爲何石窟側面留有陡坡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10張

在石窟西側有一個預留的坡道。坡道呈凹曲狀,平斜相間,自石窟洞口向下,約按36度向下伸展,直至洞底。然而細看臺階的階差竟達到半米,斜面甚陡。這個坡道是窟底通向洞口的唯一通道,它的用途爲何?很自然地,人們會想到這是出入石窟的路徑,供行走或搬運石塊之用。古代諸如長城、金字塔這樣用巨大石塊堆積而成的建築,人們在把石料搬運到高處的時候,總是採用同一種方法。即先用土堆成一個斜坡,將石料沿斜坡推倒高處後,再將斜坡挖掉。那麼龍遊石窟中預留這樣的斜坡,難道也是用於搬運石塊的嗎?

孫鈞(上海同濟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從事隧道與地下工程研究和教學,1962年參與創建了《地下結構工程力學》學科)教授在這裏就坡道的用意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洞口放在高處,放在小山坡的頂上,可以防止水淹,這是完全科學的。這樣從洞口下來就要有個搭步,通過搭步可以順利地出入石窟。石窟的這個搭步看起來非常陡、非常高。現在我們在頂上注入水泥,用磚砌起來,這樣才能自如的行走,而以前沒有這個。當時人怎麼上下,石料怎麼運出,這些經過現在全沒有搞清楚,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現代的工人們嘗試着在坡道上搬運與龍遊石窟地下材料相同的石塊。儘管他們選擇了陡坡中最緩的部分,可仍然十分吃力。窟底留有一塊古人遺留下來的不完整的石料,可就是這塊不完整的石料重量也已經超過240公斤。古人是如何將這些重達千斤的巨大石料搬運出去的呢?

更大的疑問出現在坡道的最上端:陡坡最上層的臺階距洞口高達4米,在這裏根本無法行走或搬運石料了。這麼大的階差究竟是出於什麼考慮呢?在尚未搞明古人爲何建造高階差坡道的原因時,在5號洞又發現了古人在坡道上鋪墊石塊形成的臺階。爲什麼坡道不一次造成?難道古人的計算出現了失誤?究竟那種階差尺寸適合古人?坡道究竟是做什麼用的?

4、巖壁石刻含義不明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11張

在一號石窟的巖壁上有魚、鳥、馬三種動物的石雕圖案,成不規則排列,是七個石窟中僅有的工藝痕跡。雖然都是未完工的雛形,但其刻畫的線條及造型極爲古拙,似乎出自遠古時代的工匠之手。

有專家分析,巖畫上的鳥爲長頸類動物,從它的嘴巴及眼睛來分析,像是生活在侏羅紀時代的始祖鳥,正在引頸高歌或覓食;馬雕刻得很清晰,似乎是野馬,正在奔跑,馬頭高昂,馬尾揚起,四蹄騰空;魚只有一個頭部,寬闊得嘴巴比一般魚類大得多,眼睛長在頭頂上,如同古代傳說中得鱉魚,正在張嘴覓食,水中浪花依稀可見。三種動物皆屬遠古時代之動物,說明石窟開鑿的年代距今十分遙遠。想象豐富一點,可以把這三種動物,看作海陸空的象徵。但具體是何時何人爲何所刻,不得而知。

二號洞窟的巖畫位於南部石壁,面積較大,幾乎佔了整個石壁的二分之一。乍看好像是石壁上的天然裂縫,仔細觀察則可以發現是人工有意爲之,刻痕達5釐米之深,是用鋒利的工具斧鑿而成。圖案由橫豎不一的閃電型線條組成,還有點近似於契形文字。這些抽象的巖畫在國內外屬於首次發現,表現手法也頗爲奇特。這些粗獷的石刻線條究竟象徵着什麼?是原始圖騰還是要待解的密碼?

5、石窟是隨意開鑿的?還是事前有所規劃?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12張

繼吳阿奶等人開發了1號洞窟之後,當地遊陸續開發了與之相鄰的六個洞窟。經過進一步勘察,在石巖背村方圓1公里的地下,類似的洞窟竟有24個之多。更令人驚奇的事,沿衢江北岸狹長的江岸地帶,上至小南海鎮中埠、定埠、團石汪,下至蘭塘鄉鳳基坤、胡鎮鎮曹壟等地,都分佈有類似的石窟。這些石窟與石巖背村的石窟連成一片,形成規模龐大的石窟羣。神祕的北斗七星目前已開發出的七個石窟,均位於龍遊石窟羣的中心位置。研究人員在測繪這七個石窟的平面圖時,驚奇地發現,它們竟是按北斗七星的形狀排列的。不知是古人已經掌握了天文知識,還是石窟與我們尚不能知的宇宙深處有什麼奇妙的關聯。在開鑿前就有所規劃,還是實屬巧合?

從已經開發的5個洞窟中發現,每個洞的行制幾乎相同。而且從石窟的佈局來看,這些石窟彼此間隔的距離很近,可謂是左右相鄰,上下相依。從後來開鑿的洞口可以看到,1號洞和2號洞僅一牆之隔。通過實地考察,清除了6號洞下的淤泥,發現6號洞和2號洞上下間隔距離僅爲50公分。由此可以推測,龍遊石窟的開鑿不是隨意的,而是經過認真的總體規劃,既由統一的指揮,統一的組織,並且在一個連續的時期內完成的工程。否則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打破現存格局,破壞石窟彼此相對獨立的情況。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13張

楊鴻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從事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工作,此後創立了《建築考古學》學科)介紹說:這些洞窟在地下互相看不到,但方向一致,距離很近,彼此是平行的。兩個石洞鑿好之後,中間就形成一堵牆,等於牆柱。這些牆都很薄,很平行,整個牆壁如果有一點歪就會打穿,所以施工的測量儀器很先進,很準確,開鑿技術很高明。開鑿這麼大的石窟,要由淺入深,由洞口近到洞口遠,所以事先是要有一定的想法的。比如洞開鑿成什麼樣子的,空間多大,這個洞和開鑿的另一個洞的關係,兩個洞之間距離多遠,兩個洞之間形成的平行的隔牆多寬、多厚。這些都是經過設計的,不是隨便開鑿的。

孫鈞教授解釋說:這些洞靠得如此之近,但從來沒有打通過。這樣從中間把一片岩石隔出來,從岩石力學,從地下結構來看,實際上是一個承重的結構,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承重牆。石窟基本上是圓的拱頂,所以要靠地下的巖柱、巖壁來支撐,否則就會塌下來。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14張

說到石窟的事前規劃,賈鋼教授還談到:偌大的石窟羣,如果沒有良好統一的規劃,沒有良好的施工組織,那是不可想象的。試想,一開始洞口只有20多平方米,它能容納的人員相當少,只有深到裏面時人員才能增加。人員增加後,人要在裏面挖掘,千百噸的石料要運出來。搞這麼大的工程,這麼多的人,這麼大量的石料,要是組織不好,沒有良好的計劃,沒有統一的指揮,是很困難的。所以經過鑑定,要有序地進行這麼大規模的行動,一定會有統一的指揮,統一的組織,而且要實行一個計劃。否則,這麼多人,這麼多工具,這麼多材料進出,一定會出亂子。我們現在建一個工程,施工的時候要有組織建設,這些都是由設計師,或者施工人員先行預定的方案。那麼這樣看起來,古代施工也是有一定的方案的。

據歷史考證,在我國春秋時期,施工時就已經有了有比較系統的組織計劃。春秋左傳裏面記載,當時築城的時候,人員分工明細。那時有指揮官,相當於我們現在現場的施工經理;有具體的施工組織的基層官員,叫做“封人”;有管工程量的,有管錢財的,有管工具的,有管工作量大小的,還有管後勤的。那時都有這樣一套完整的人員組織,所以從歷史上看,龍遊石窟的建造也應該這樣組織化。所以從這個角度,可以體現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

6、矩形水池半鑿半砌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15張

人們對石窟羣的認識,也是隨着對石窟開發的過程逐漸深入的。經過觀察對比發現,已開發的5個石窟,在底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均有一個面積約20平方米的矩形水池,深度平均5米左右。而且兩側是開鑿而成的,留有原始的開鑿痕跡,而另兩側則是砌石而成,爲什麼要建造這種水池呢?還故意建造成半鑿半砌的,用意何在?現在還不得而知。

7、龍遊石窟的開鑿使用了什麼工具?如何實現?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16張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如果我們想開鑿一條隧道,必須經過地質考察,繪製圖紙等步驟,還要使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和定位儀器,以及利用現代化的施工工具及爆破手段,其過程也是十分複雜和艱鉅的。那麼,在距今遙遠的古代,人們沒有現代化的測量工具,他們使用什麼樣的工具,來完成即使是現在也十分複雜的垂直定位和地下定位呢?

什麼工具造就了開鑿精密的石窟?應用現代的測量工具和手段對石窟洞內牆尺寸進行測量,發現龍遊石窟形制規整,整體建築誤差極小。從石窟的形制上看,基本上實現了原有的規劃設計。此外對石窟的地下佈局進行重新測量發現,石窟地下定位十分精確。幾個洞窟相隔的牆壁都很薄,這些牆牆壁成等厚,平行延展幾十米,最近處不足1米,如果有一點失誤都會打穿。這當中最爲突出的是,1號洞與2號洞的隔牆,厚度僅50公分。鳳凰山24個石窟,可謂是左右相鄰而不通,上下相依而不連。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17張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高級工程師)教授認爲,當初開鑿石窟的時候,肯定不可能像我們現在這樣有精美的儀器和精密的測繪。但從開鑿的經驗上說,古人還是有所考慮的。比如說十多米到二十多米的高度,周圍幾十米的寬度,如果一不小心,洞頂就會塌下來。這是一個極大的問題。所以古人根據需要,在一些關鍵的位置,留下石柱。但是當時通過何種手段計算,確定預留石柱的位置,卻是不得而知。

孫鈞教授說:“那時候後肯定沒有精確測量儀器,那它怎麼定位呢?它要不打穿,而且還要保持一定的間隔,何況巖壁比較薄而且相當平。如果在地面上施工,那是看得見的。但是在地下,卻什麼也看不見。那個時候沒有經緯儀,沒有水平儀,更沒有現在的GPS,當時使用什麼測量工具,是如何操作的,這些都是謎。而且如果用人工一鑿一鑿的鑿下去,那需要多長時間呢?就單說運輸的困難,光線的困難,肯定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說不定就是一二十年。”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18張

對於石窟不是隨意開鑿,而是有事前的規劃和使用了測量技術這種說法,賈鋼教授也表示贊同。從目前開發的幾個石窟看,洞與洞之間靠得很近,而且隔牆差不多使等厚的,如果沒有一種很好的測量技術,沒有一定的方向、定位,要做到這樣的精細,是非常困難的,洞與洞之間就會有被鑿穿的可能。但是在沒有各種精密儀器的情況下,開鑿工作把握得如此精確,確實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8、洞口狹小而採光、通風無礙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19張

龍遊石窟的洞口大多隻有二十多平方米,洞頂狀似天穹,到達洞底有數千甚至上萬平方米,整體呈“倒鬥型”。由此造成石窟內光線暗淡。站在洞底,只能見幾縷陽光斑駁而下,昏昏然如置身地窖。在烈日當空的中午,四號窟切斷電源後,洞內頓時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雖然尚不能斷定石窟確切是在什麼年代開鑿的,石窟的開鑿年代也未見諸史書,但開鑿之時,必定還沒有電力資源可供使用。在今日人類開鑿隧道、地鐵等地下工程,沒有燈光的照明,人類幾乎不可能在地下找準前進的方向。石窟的施工難度和危險性都是極大的,即使在有電力照明的今天,利用純人工開鑿,都是難以想象的。工程質量的要求如此之高,那麼工作的照明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呢?難道先人們就是在黑暗中創造了“世界第九大奇蹟”嗎?難道是今人對黑暗的感覺逐漸退化了?

石窟在地下密不透風,洞與洞又互不相通,空氣基本處於靜止狀態。在洞中容納大量勞動力,勞動者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明火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將在洞底沉積,不僅勞動者將因缺氧而喪失勞動能力,明火也會因爲缺氧而熄滅。所以基本不太可能用明火照明。而且在石窟的四壁及洞頂均未留下任何火燒的痕跡,窟中也沒有留下灰燼的痕跡。如何採光、通風,成了龍遊石窟一大謎團。

視頻:龍遊石窟之無法破解的千年之謎

關於龍遊石窟用途猜想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20張

1、採石說

論者認爲開鑿龍遊石窟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採石。但異議來了:“若要採石,爲何不露天開採,而要進行地下開採?”再說從頂部開小口,然後豎式向下開採,增加了無端的麻煩和難度。爲什麼不把口開大一些?爲什麼要採用工藝技術要比平洞開挖法和底挖法複雜得多而難度極大的頂挖法呢?

鳳凰山24個石窟,左右相鄰而不相通,上下相依而不相連,在地下達到如此相對獨立又十分近似,絕非偶然。於是,採石說又派生出採石非惟一目的說。論者認爲,開鑿龍遊石窟主要目的是爲了採石,但獲得的空間另有他用,而這在龍遊石窟騙局中曾詳細提到過。

2、穴居說

論者認爲,龍遊石窟是古人爲穴居所需而開鑿。論者以史料爲依據。因爲韓愈的《徐偃王廟碑記》及有關徐偃王的記載中,凡提到徐人便都涉及“鑿石爲室,以祠偃王”的事。誠然,龍遊爲徐偃王后裔居住之地,金、衢等市縣徐爲大姓,但他們的先人爲什麼要花如此大的代價鑿石室羣居呢?南方遠不如北方乾燥,地下生活方便嗎?何況他們的財力夠嗎?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21張

3、宮殿說

論者認爲它應該是絕對權威者出於某種特殊需要而不惜工本所爲,可以說非王者莫屬,因而推斷它很可能是姑蔑國的宮殿。然而作爲宮殿,是王室成員久居之地,爲什麼宮中沒有半點王家遺物?既是王宮,理應對如此寬敞的殿堂作適當的分隔,也應有內在的建築,而石窟中空空如也,全無遮擋和內部建築的痕跡,只有一個水池能說明什麼?還有石窟上下臺階距離很大,運輸、進出都有一定的難度,難道王者不考慮水火、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災害嗎?

4、陵寢說

論者認爲龍遊石窟或許是古代吳越帝王或其他諸侯生前建造的陵墓。因爲根據石窟頂部呈穹形來推測,很符合漢代以前一些地下王陵的特徵。但不可解釋的是,既是王陵,理應有陵寢、棺槨及陪葬物,諸如金器、銀器、銅器、陶器、瓷器、玉器及珠寶、紡織品或者它們的碎片,但石窟內卻空空如也。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22張

5、倉庫說

這是浙江大學的褚良才博士提出來的。論者認爲,從地理角度看,龍遊石窟地處衢江、靈山江、塔石溪三水交匯處,在過去以水運爲主要交通手段的時代,這兒是交通要津,因而商賈雲集、運輸繁忙,在江邊開鑿衆多地下石窟用於貯存物資,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倉庫說不能解釋的是,古代龍遊經濟再發達,也不需要這麼多地下倉庫來貯存貨物。洞廳這麼高大,貯存的利用率極低,與常理實情相悖。

6、巨石文化說

從廣義上說是對的,如埃及的金字塔、蒂瓦納科神廟的太陽門、英國倫敦的巨石陣、非洲的石雕王宮等,龍遊石窟自然也屬巨石文化。不過龍遊石窟的巨石文化不是在地面上用巨石堆砌而成的,而是藏於地下、從巨石中開鑿出來的,與金字塔、太陽門、巨石陣、石雕王宮不同。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23張

7、外星人造說

龍遊石窟是外星人所爲,並寫了一本書,名爲《中國發現外星人疑跡──龍遊謎窟》,多方論證龍遊石窟爲名副其實的巨石文化。但這僅僅是大膽的想象而已,是不現實的。龍遊石窟理應是地球上人類創造的奇蹟。

8、道家福地說

這也不符合歷史事實,道教產生於東漢,而龍遊石窟鑿成於東漢前,與歷史不符。再說道家福地應選在名山大川、高遠幽深之處,如道教聖地湖北的武當山。何況自漢迄今,龍遊一直爲縣治所在地,人煙稠密。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24張

9、伏龍治水說

論者認爲,古時衢江常氾濫成災,致使兩岸民不聊生,開鑿這些石窟是爲了“給龍王爺安個窩,讓他不再興風作浪”,爲害生靈。但要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石窟與治水無關。

10、藏兵說

也就是戰備基地說比上述各說更有說服力,並有一定的史料和文獻佐證。藏兵說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中國建築學會史學分會會長楊鴻勳先生提出來的,這是受到費孝通先生“是權力組織下有計劃勞動的結晶”啓發,是對他本人《鷙鳥之擊也,必匿其形》一文中越國藏軍說的具體發揮。然而藏兵說不能解釋的是,復國名曰“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實際上準備了22年,到魯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才滅掉吳國。22年中又要祕密備戰藏兵、又要開石窟,顯然是不現實的。也就是說,開鑿石窟並非一朝一夕所能爲,要把這麼長的大好時光用於挖洞,又用這麼長的時間進行練兵,豈不荒廢、消耗本來已經弱小的國力嗎?所以楊先生自己也說,這僅僅是根據建築形制和開鑿痕跡等遺構情況及手頭的部分文獻材料所作的初步推測,在沒有找到更爲可靠的證據之前,是不能作爲定論的。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第25張

龍遊石窟留給人們古樸輝煌的同時更多的深不可測的神祕,它可以與埃及金字塔遙相呼應,可以與UFO之謎相提並論,值得廣大有識之士去考證探索,去解開這個就在我們身邊的世界之謎。但是,小編認爲,龍遊石窟是世界上浩大的工程,也是我們的旅遊資源,我們有時候沒必要一味地去挖掘後面的東西,有些東西挖掘出來並不是好事。也許一切順其自然會更好!也許有人會去挖掘,但是估計這個千古之謎和世界之謎是無人揭曉答案的!

優生活
星座駕
名車庫
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