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尤物 > 尤物爆料 > 張國榮與滾石最珍貴的記憶 彼此都需要彼此也是過客

張國榮與滾石最珍貴的記憶 彼此都需要彼此也是過客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哥哥張國榮是香港的天王巨星,80年代在香港音樂界和“校長”譚詠麟各自佔據着半壁江山。明天又是4月1號,十四年前的那天張國榮縱身一躍,摔碎了多少人的心。轉眼已過14年,哥哥動人的歌聲依舊環繞在我們身邊。

“滾石唱片”,臺灣流行音樂歷史最悠久的廠牌,也是臺灣現代民歌運動時代至今,唯一存在並不斷髮展的唱片品牌。由於見證了臺灣流行樂壇近四十年的歷史,並在臺灣百佳專輯中佔據了半壁江山,影響了臺灣流行音樂的進程,以及樹立了臺灣流行音樂人文的標誌,因此也始終被賦予了人文的光環。

一個來自香港,一個來自臺灣,一個屬性偶像,一個屬性人文,初看起來頗有些道不同不相爲謀的意思,但兩者最終卻因爲1995年起三張專輯的合作,不僅在華語樂壇留下了一段佳話,也爲彼此增添了許多非凡的意義。

“滾石唱片”是張國榮第二個巔峯起點

從更大的視野來看,張國榮加盟“滾石唱片”,只不過是他以唱片公司作爲區分的四個時代中的其中一段(最早在麗的電視臺的階段,可以忽略不提)。甚至對於香港本地的老歌迷來講,真正讓他們記憶猶新的,還是張國榮在“華星唱片”和“新藝寶”的兩段歲月。前者奠定了他的天王歌手地位,後者則在當時香港樂壇的大環境下,做出了國際化的音樂線條。

張國榮與滾石最珍貴的記憶 彼此都需要彼此也是過客

張國榮

但是,我們還得從歌迷這個角度多做考慮。事實上,由於歷史的原因,張國榮在“華星唱片”和“新藝寶”的輝煌歲月,並沒有真正同步到中國內地。除了靠近香港的廣東之外,國內最早的一批張國榮歌迷,接觸張國榮的音樂時,也已經接近於他1989年告別樂壇的時間點,甚至還有一些是在1989年之後,才重新聽起了他的老歌。

而張國榮真正開始爲更多歌迷所認知,則恰恰就是他1995年加盟“滾石唱片”併發行《寵愛》專輯開始,由此開始了他歌壇事實的第二個巔峯期,並在這個時期累積了大量的歌迷。由於記憶效應的原因,這批歌迷愛這個時期的張國榮,甚至遠甚於1989年前的他。

三張專輯,各有不同

張國榮在1995年到1998年間,於“滾石唱片”推出了三張個人專輯,分別爲1995年的《寵愛》、1996年的《紅》,以及1998年的《Printemps》,除此之外,還在《Printemps》推出前不久,出過一張EP專輯《這些年來》。

先從影響力的角度做排除法。在這些作品中,國語專輯《Printemps》無疑是張國榮音樂生涯中,商業上最不成功的唱片,甚至還不如1989年進軍臺灣市場時的國語專輯《兜風心情》來得那麼有影響力。

但《Printemps》在心水和商業上,卻呈現出兩個極端。有很多張國榮的歌迷,不愛《紅》,不愛《大熱》,也不愛早期的《風繼續吹》或《87 Summer Romance》,卻偏偏將這張專輯捧爲最愛的專輯。而從音樂上來講,這張音樂上輕鬆自如,並有着日系流行音樂風格的專輯,在儘可能去掉商業化元素之後,其實反倒是更接近於張國榮個人心水的專輯。就好比在萬人舞臺中央的巨星,於華麗舞臺的背後,同樣需要更多真正的心事傾述一樣,《Printemps》就是這麼一張屬於私人張國榮的專輯。

張國榮與滾石最珍貴的記憶 彼此都需要彼此也是過客 第2張

張國榮寫真

所以,縱觀張國榮的整個音樂生涯,《Printemps》也可以說是最接近他個人音樂審美,以及他想要的那種恬淡生活狀態的專輯。這也恰恰是得益於“滾石唱片”給張國榮的寬鬆環境。

再來說說《寵愛》和《紅》。《寵愛》是張國榮加盟“滾石唱片”後的第一張專輯,雖然這張專輯可以說是一張電影歌曲合輯,收集了《風月》、《白髮魔女傳》、《金枝玉葉》、《霸王別姬》、《夜半歌聲》和《阿飛正傳》六部電影的主題曲或插曲,但這張專輯對張國榮來講,卻有着很重要的意義 。

第一點當然是張國榮終於又重回樂壇,而“滾石唱片”以這個概念出碟,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甚至是“忽悠”張國榮重返歌壇的最佳藉口。畢竟,在1989年,張國榮已經在紅館正式宣佈退出歌壇,而以這樣一個演唱電影歌曲的契機重返樂壇,在東方文化裏,顯然是一個讓張國榮可以下臺的最佳過渡。

另一方面,在電影圈開始慢慢樹立地位的張國榮,也將藝術化的表演風格,融入到流行音樂的演繹和創作裏。像《夜半歌聲》裏的《深情相擁》,就已經是一首接近於舞臺劇的流行歌曲。這樣的創作和演唱嘗試,也使得張國榮的音樂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張國榮與滾石最珍貴的記憶 彼此都需要彼此也是過客 第3張

寵愛張國榮

與《寵愛》相比,粵語版的《紅》,則是張國榮的顏色聲明。從音樂來講,這張有着英倫風格的專輯,也是“新藝寶”時期張國榮的一種舞颱風格延續,即那種妖豔、綺麗的個人氣質。但另一方面,這張專輯因爲林夕的妙筆生花,則更好地塑造了張國榮亦舞臺亦個人、並且更偏個人的音樂形象,從而真正以更個體化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

《紅》無疑是巨星與內心,商業與氣質的範本之作,更是由填詞人塑造歌手個人型格的典型專輯,而這種風格也在張國榮加盟“環球唱片”後得到延續,併成爲了有限生命裏最後一道絢爛。

張國榮和“滾石唱片”彼此需要

從“滾石唱片”的角度來講,簽約張國榮,也是他們向亞洲市場擴張的一個重要信號。就在1993年,“滾石唱片”在香港成立分公司,並開始陸續與Beyond、林憶蓮、張國榮等香港樂壇的一線巨星級音樂人簽約。這其中,張國榮無疑是香港樂壇標誌性的巨星,在當時對於“滾石唱片”以香港樂壇爲基地,向兩岸三地的市場輻射,起到了關鍵的影響力。

張國榮與滾石最珍貴的記憶 彼此都需要彼此也是過客 第4張

張國榮專輯

當然,這只是商業層面的角度。而從音樂的意義上來講,雖然當時的香港樂壇,同樣也是華語樂壇的重鎮,但香港流行音樂產業過於偏重商業的後果,即在音樂上的創造力上,越來越缺少創新,甚至對像張國榮這樣有更大野心追求的歌手,起到了一種限制的作用。

而“滾石唱片”基於人文流行音樂的根基,則在音樂方面可以有更大的寬鬆度,這也是當時的“滾石唱片”竟然可以答應張國榮,專輯可以不排宣傳通告的原因,這在香港樂壇的環境裏,簡直是逆天和不可想象的。

而也正是這種寬鬆的環境,讓張國榮可以“肆意”的推出《紅》這樣宣言式的專輯,也可以在《寵愛》裏進行更多想要的音樂嘗試。從這方面來講,“滾石唱片”在當時確實局部改變了香港流行音樂的生態,比如後來莫文蔚(微博)(微信號:karenmok01)《一朵金花》、《全身》這種實驗性的專輯,以及給黃秋生推出另類唱片,都打破了香港主流唱片業的平衡。

張國榮與滾石最珍貴的記憶 彼此都需要彼此也是過客 第5張

哥哥

雖然,最終張國榮的經理人和“滾石唱片”,因爲爭奪演唱會主辦權的問題,導致不歡而散,沒能在三張專輯後續約。但“滾石唱片”出現在張國榮的生命裏,以及張國榮出現在“滾石唱片”的歷史裏,卻讓彼此都擁有了一段最珍貴和獨特的記憶。

明天又是四月一啊,十四年了,你依舊是那麼的完美,秋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秋風即使帶涼,亦漂亮,深秋中的你填密我夢想,就像落葉飛 輕敲我窗。斯人已遠去,像湖心之月,閃着清冷的光輝,卻如何都打撈不起。彈指流年,浮生若夢,恍如隔世,訴不盡笙簫,思念爲誰斷?

明星八卦
尤物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尤物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