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尤物 > 尤物爆料 > 拍偶像劇的門道

拍偶像劇的門道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拍偶像劇的門道

提起“偶像劇”這三個字,你會想到什麼?

浪漫愛情、殘酷青春、俊男美女……

不會想到劉俊傑,除非你是業內人士。這個被稱爲“臺灣偶像劇之父”的導演,維繫着我們熟悉的偶像劇的過去與現在。

堪稱臺灣偶像劇行業開篇作之一的《薰衣草》,捧紅了明道、陳喬恩的《王子變青蛙》,連創一線衛視收視冠軍的《杉杉來了》和《何以笙簫默》,豆瓣評分秒殺其餘同期作品的《老男孩》,均是陸續出自劉俊傑之手。

劉俊傑,以及他的偶像劇,都還好嗎?

拍好看的劇

偶像劇這一電視劇類型,理論上是從日本流傳進臺灣的。

早期的日本,找已成名的偶像來拍的劇被稱之爲“偶像劇”,通過偶像本身所具有的人氣來吸引觀衆,打造劇的熱度。

到了90年代末和本世紀之初,臺灣新興的電視臺爲謀發展,開始計劃拍一些“不一樣的劇”,拍給年輕人看。於是,便借鑑了當時正流行的日本偶像劇,男女主角青春靚麗,畫面唯美,劇情浪漫。

但那時的臺灣還沒有那麼多知名的年輕偶像,主角大多由素人擔當,臺灣“偶像劇”的概念便與日本“偶像劇”的概念在生產邏輯上根本不同。日本劇,是人讓劇紅,而臺灣劇,是劇讓人紅——這就是劉俊傑認爲自己不是“偶像劇導演”的重要原因。

拍偶像劇的門道 第2張

被稱爲“臺灣偶像劇之父”的導演劉俊傑

“我也不曉得爲什麼大家會把我的劇歸爲偶像劇。”劉俊傑並不排斥,但依然感到困惑。“或許大家只是需要給這樣的劇一個定位,於是便把目標受衆爲年輕人的劇,稱之爲偶像劇。”

不管怎樣,“臺灣偶像劇之父”這頂帽子,已經戴在劉俊傑頭上。

這給了他知名度和影響力,也讓他持續苦惱。“我不是隻會拍偶像劇,我也可以拍武俠劇、可以拍年代劇,這些我也都拍過。可是就很奇怪,《薰衣草》之後,請我去拍的都是偶像劇。”

雖然在題材方面有些受困,但在拍攝手法和表現手法等創作方面,劉俊傑一直在尋求突破。

《薰衣草》的夢幻愛情,《何以笙簫默》的溫情守候,《老男孩》的家庭倫理,他想拒絕套路,拒絕重複。

拍偶像劇的門道 第3張

《薰衣草》劇照

40年前的他和現在的他,都沒想過要成爲行業鼻祖,拍戲時也沒有特定劇種的條框,他從始至終都不過是想拍一部“好看的劇”。

不好看,用一大堆概念把作品說得天花亂墜又有什麼意思?

帶着一如既往的追求,他進入大陸市場。

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陸偶像劇當屬1998年播出的《將愛情進行到底》,從時間上看,略早於臺灣偶像劇。

可當時的大陸偶像劇是被邊緣化的劇種,直至2001年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的引進,大陸偶像劇才逐步發展起來。

拍偶像劇的門道 第4張

《流星花園》劇照

早些年臺灣偶像劇的熱度和口碑要高於大陸偶像劇,被視作經典的偶像劇大多產自臺灣。近些年,發展趨勢逐步逆轉,大陸偶像劇的數量遠超臺灣,內容也愈發多元化。加之不少導演、演員長期在大陸發展,更加推動了大陸偶像劇的興盛。

廣闊的市場、快速的生產、涌動的資金,誘人的影視劇創作條件,在過去的兩年間,卻成了影視行業極速膨脹至爆炸的導火索。

縱觀大陸影視劇的創作,會發現較明顯的階段性。

青春劇火了,滿屏全是藍白校服;宮鬥劇火了,康熙、雍正、乾隆的後宮祕史就都被“扒”了;IP劇火了,各大知名小說全被改編;最後,劇本都拍完了,便來了一波翻拍熱。

拍偶像劇的門道 第5張

《宮鎖珠簾》劇照

到今年,影視行業終於沉靜下來。大家發現,各大衛視和網絡視頻平臺的劇目多到令人眼花,可真正高口碑熱播的就那麼幾部。與其盲目追趕日新月異的熱播元素,不如潛心創作。畢竟觀衆的口味再怎麼變,都還是愛看“好看的劇”。

這也是爲什麼,劉俊傑的劇總是能上熱播榜。

心態比姿態重要

問劉俊傑什麼是“好看的劇”,他說,拍人、拍情感、拍真實。

“萬變不離其宗,我覺得再怎麼拍都是在拍人。而對人和劇來說,最重要的都是情感。我挑的劇本不一定是最好最完整的,但一定是在人和情感方面有很多可能性的。最核心的追求就是真實。”

劉俊傑認爲,“照本宣科”是最不負責任的拍法。

他不這樣拍,演員也不能這樣演,導演和演員都要基於當下的情景,和個人的理解與經歷,對角色和內容進行深度的再創作。

生氣就要拍桌子麼?不一定!難過就要大哭麼?不一定!所以在劉俊傑的鏡頭下演戲,臺詞都不一定要說全,只要演員的狀態和反應是對的,是真實的,是符合規定情境的。

拍偶像劇的門道 第6張

他常常會去和演員聊天,去問演員本人如果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會做什麼、怎麼做,而不會去要求演員一定要說什麼、做什麼。

電視劇《老男孩》中有這樣一場戲,劉燁飾演的吳爭在母親去世後,終於找到了當年拋下他們母子的父親。父親重病,吳爭想要捐肝給父親,卻因此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答覆,他們並不是吳爭的親生父母。

劉燁雙眼無神、沒有任何表情地坐在那裏,劉俊傑的鏡頭就對着呆坐的劉燁拍了三分鐘。

“我拍之前就在想,這場戲很難,我要看看影帝會怎麼演。”原本以爲劉燁會給出很多感情層次,沒想到卻是完全沒有任何反應,但又真實的恰到好處

拍完,他問劉燁爲什麼會那樣演,劉燁爆了句髒話,然後說:“聽到這麼驚人的消息,就完全懵X了啊。”劉燁向劉俊傑攤攤手,劉俊傑抿着嘴向劉燁豎了大拇指。

拍偶像劇的門道 第7張

《老男孩》劇照

劉俊傑喜歡劉燁這種收起技巧運用真情的人,所以有時他寧願找“不那麼會演戲”的演員。

“有的演員演哭戲時,甚至可以根據鏡頭的位置選擇哭左邊還是哭右邊,板子一打,眼淚刷的一下就下來,好厲害!但是會假,一看就是演的。”

太會演的人姿態多,但心態比姿態更重要。

所以,他反而會用一些不會那些演戲技巧的人,通過和他們聊天,挖掘他們內心深處真實的情感,讓他們真真實實地哭一場。不然,那些在現場都打動不了他的戲,又怎麼可能通過熒幕打動觀衆呢?

演員要找到真實的狀態,導演則要不打擾演員的表演。因此,劉俊傑不採用分鏡頭拍攝的方式,他覺得那樣不利於演員真實感情的流露。多餘的動作可以後期剪掉,但是連貫順暢的情感是拼接不出來的。

所以他會圍繞着拍攝地點,設置5-6個攝像機同時拍攝,並且會盡量選擇把鏡頭和燈光安排在演員感受不到的地方。每一場戲都是從頭拍到尾,但不會因爲要選取不同角度的問題而反覆地拍同一個動作。

拍偶像劇的門道 第8張

劉俊傑在片場

“我還會用小攝像機捕捉演員在表演時的一些小動作,抓拍到的纔是最真實的,你讓他們停下來重新做,往往就不是那個感覺了。”劉俊傑說,最好的狀態就是自由自在的,演員自由自在地演,他自由自在地拍。

有時,演員還在互相試戲的時候他就已經“偷拍”完了。而“偷拍”的成果,往往更加真實,更能打動人。

礦泉水的味道

當日本的偶像捧紅了很多偶像劇時,劉俊傑的偶像劇卻捧紅了很多偶像。

從早期的臺灣偶像張韶涵、陳喬恩、明道因爲他的劇而成名,到後來的大陸偶像趙麗穎、吳倩、孫怡因他的劇而大火。

可這些人紅了以後,劉俊傑反而不再合作了,他又去找新人了。

“他們都那麼紅了,還需要我做什麼呢?”

劉俊傑從不指望有流量明星帶火他的劇,卻希望他的劇可以爲新人搭起一個夢想的舞臺,能不能成功不知道,至少是有機會的。

新人,是行業的希望。儘管新人的演技往往不那麼成熟,但這在劉俊傑看來並不重要,他選角的標準是:適合。

拍偶像劇的門道 第9張

《何以笙簫默》劇照

在劉俊傑的職業生涯中,遭受過不少質疑,而最強烈的一次是執導《何以笙簫默》時,他堅持用兩個新人演學生時期的男女主,結果被粉絲炮轟。

“鍾漢良都四十歲了,演技再好他也不像一個高中生,勉強讓他演的結果就是,觀衆會覺得很裝,很違和。”儘管被公司要求重拍一版唐嫣和鍾漢良演的學生時期,但最後從觀衆的反饋來看,劉俊傑是對的。

試鏡的時候,劉俊傑很感性,他相信演員和直覺,甚至是星座。曾經他只用了幾分鐘時間便確定了由孫怡出演《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中的女主,只因孫怡來見他時,說自己很餓,問他可不可以吃桌上的水果。率真的性格和女主幾乎是一模一樣。

必要時,劉俊傑也會把試鏡現場設置成技能展示。當年《MVP情人》的試鏡在籃球館,試鏡者來了先打場籃球再說,如果球都拿不好,要怎麼演籃球運動員呢?而《蝸牛與黃鸝鳥》的試鏡房間裏擺滿了樂器,試鏡者要用實力證明,自己能夠演一個音樂系的學生。

拍偶像劇的門道 第10張

《何以笙簫默》劇照

比起找到能演好角色的人,劉俊傑更希望找到就是這個角色的人。

“當這個角色就是這個人時,他怎麼樣都對。同樣,當整個劇的所有細節都是源於生活時,這個劇就真實了,觀衆就會覺得它好看。”比如,他會在後期製作時保留錄音中救護車、掃地聲、鳥叫等“真實的雜音”,因爲這些都是生活的聲音。

大光圈、逆光、柔焦、套絲襪,最早拍《薰衣草》的時候,劉俊傑用了很多別人不用的手法。這些新奇的拍攝方式,讓《薰衣草》在當時成了一部不一樣的劇,好看的劇。可是如果現在還用這些手法,就太老土了。

其實,在很早一起,偶像劇也被叫做“趨勢劇”,也就是說劇裏的所有元素都要符合最新的流行趨勢,這樣才讓觀衆更有代入感。現在雖沒有這樣的叫法,但道理還是一樣的。“所以一定要有生活,不然怎麼體現趨勢?”

所有靈感都來源於生活。一有時間,劉俊傑就會去旅行、遛狗、運動、吃美食、逛大街小巷、旁觀路上的年輕人。不知不覺中記下的某個細節,就會出現在他的創作之中。

拍偶像劇的門道 第11張

《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劇照

《蝸牛與黃鸝鳥》剛開機時,男主張新成問劉俊傑,他飾演的黎真逸是什麼顏色的?劉俊傑回他:無色無味,就像某品牌礦泉水一樣。按照劉俊傑的建議,張新成去買了兩個不同品牌的礦泉水。

喝完,他給劉俊傑發微信道:“我知道了。”

“我想說的是,有的礦泉水是有味道的,但那個牌子的水就一點味道都沒有。真的懂得品味生活的人,一瓶水也會引發他的思考。帶着這樣的領悟,去理解角色會更加容易,塑造的角色也會更加真實。”

溫暖與希望

很早以前,有一次劉俊傑在臺灣的劇組裏請所有工作人員吃pizza。有些人是從鄉下進城打工的,沒見過pizza,他就聽見有人問“這是什麼?”從那以後,他總會和組裏的人分享些什麼。

劉俊傑的劇組裏,每一個人都是整個項目的參與者,而不只是某個環節的螺絲釘。他會和每一個人分享不同的工作會有什麼樣的作用,因爲只有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纔會有參與感,纔會覺得是份有趣的工作。

除了在生活裏分享,劉俊傑還會在劇裏分享。創作者總會在創作時注入自己的觀念和態度,而對於觀衆來說,一部電視劇,就可能影響他們的心情,甚至改變他們的習慣。

拍偶像劇的門道 第12張

劉俊傑與《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的演員們在片場

從事這一行,就擁有了一件很大的武器,因爲有很多人在看。這是一份職業道德,也是一份社會責任。

所以劉俊傑說,他既然能夠這樣做,就要去傳遞溫暖。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很多的不如意,那還要讓他在回到家打開電視以後,去看那些悲傷的、憤怒的、婆婆媽媽的劇麼?我不要。我要讓大家感受到,生活是有希望的。”

有人希望通過對現實的刻畫引起觀衆的反思,但劉俊傑只想簡簡單單的表達溫暖與希望。在他的劇裏,觀衆永遠不會看到孕婦要把小孩打掉、媽媽牽着孩子闖紅燈的情節。相反,他會用一些情節去倡導限塑、倡導垃圾分類。

他相信久久爲功。

作者 | 魏含聿

編輯 | 何焰

排版 | 妙蛙

明星八卦
尤物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尤物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