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尤物 > 尤物評論 > 《鴨兒嫂》: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鴨兒嫂》: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來源:美型男    閱讀: 5.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9月28日下午,2020年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開幕式,寧宗寶坐在觀衆席,舞臺上正在表演黃梅戲《鴨兒嫂》。這是這部戲的首次公演。

“你就坐在觀衆席,去聽、去看觀衆看到這個戲的真實反應,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觀衆覺得好不好看。”這是此劇的導演陳佑國對寧宗寶的囑託。

寧宗寶是《鴨兒嫂》的文學編輯,全程參與該劇的創作。跌宕起伏的劇情牢牢吸引住了觀衆的眼球,小六子耍小聰明惹得他們哈哈大笑……聽着觀衆交頭接耳間談論着這部劇很精彩,寧宗寶把心放在了肚子裏。

但一個禮拜之前發生的一件事,讓主創團隊捏了一把汗。

一波三折 百鍊成鋼磨好劇

“當時我們創作團隊所有人都慌了。”原來,距開幕式僅一個禮拜時間,其中扮演《鴨兒嫂》男主角小六子的演員潘偉出車禍膝蓋受傷,縫了十幾針。“膝蓋裂開了一個大口子,走路一瘸一拐,我們所有人看了都十分揪心。”寧宗寶說。

26號《鴨兒嫂》即將合成、27號帶妝彩排、28號便要作爲開幕式的表演劇目上臺表演……連續三天,場場硬仗,該怎麼打?

“因爲是主演,臺詞多,表演也多,我和潘偉在這部戲上磨合了很久。如果潘偉上不了,對這部戲的影響很大。演員之間需要配合,走步的時候停的距離差了一點,我們倆的表演都可能不到位。”10月3日,女主角、劇中張滿秀的表演者餘淑華說。

“潘偉受傷以後,院裏拿出了兩套方案。”寧宗寶說,方案一是讓院裏一名小夥子立即開始學,三四天時間看能否學成,頂替潘偉上;方案二是讓《鴨兒嫂》的執行導演楊高猛頂替。“執行導演對劇本十分熟悉,實在找不到人,只能讓他上了。”

備選方案讓大家心裏直打鼓。

9月26日,《鴨兒嫂》合成的日子到了。“讓我們大家都十分感動的是,潘偉主動提出來,他一直在恢復,經過兩天的休整,腿傷有好轉,希望自己能夠上。”寧宗寶說,雖然潘偉恢復得不錯,但還是有點一瘸一拐,“整部戲走下來,他膝蓋上纏的紗布都滲出了血。”

“經過這一次,大家都放心了。考慮到要保28號開幕式的那場演出,我們主創團隊想27號帶妝彩排就不安排潘偉上了,也好讓他歇一下。”寧宗寶說,潘偉堅持親自上,他說:“這次彩排也十分重要,我在臺上那個情緒能夠出來,就能帶動觀衆,不讓觀衆齣戲。”

“可以,他真的可以!”寧宗寶誇讚到。連續三天,忍着痛忍着傷,潘偉圓滿完成了自己的表演。“當時在臺上開始幾場有一點吃力,後來演的時候關注點就不在上面了,也不感覺到疼了。我們小時候學表演老師就是這麼教我們的,受點傷沒事。”潘偉這樣告訴記者。

追求民主 鍛鍊本土青年創作團隊

事實上,這不是《鴨兒嫂》創作團隊第一次面臨困境。

近年來,再芬黃梅精心培養和大膽啓用自家年輕人,以期逐步打造一支有能量、有情懷的創作隊伍。《鴨兒嫂》就是這塊“試驗田”,主創團隊全部啓用自家年輕人。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院長韓再芬請來編劇謝樵森、導演陳佑國、音樂顧問徐代泉。三位“老將”帶領着再芬黃梅一批年輕的主創人員,在《鴨兒嫂》這塊“試驗田”裏辛勤耕耘。

“其實不僅是我們劇團,全國各地的劇團都相信外面的大導演,大製作,我們這次啓用自家年輕人,一方面確確實實給了他們鍛鍊,另一方面,差距還是有的。所以說這個劇對於我們搞二度創作來說困難就比較大。”10月2日,記者電話採訪《鴨兒嫂》導演陳佑國時,他這樣說。

“年輕人都十分有思想,這是他們的優點和長處,我想《鴨兒嫂》主創團隊裏的年輕人,包括舞美、作曲、燈光、服裝等等,他們的思想不比外面的創作團隊差。但他們缺乏鍛鍊,思想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需要一個主心骨給他們以引導。這個主心骨就是導演陳佑國。”寧宗寶說。

但陳佑國給他們的感動卻很難用一兩句話說完。

今年5月,距離9月份黃梅戲展演周開幕式僅4個月時間,74歲高齡的陳佑國生病在上海住院,“突然就生病了,我們當時也挺慌的,這個劇4月30日剛剛第一次彩排,當時專家給出了很多修改意見,核心唱段要重新寫,整體的二場也要重新寫。前期我們所有人都是按照導演的思路往前走的,時間又比較緊了,沒有導演坐鎮真不知道怎麼辦。”

在手術後的第5天,陳佑國實在放心不下這部戲,說:“建立個微信羣吧,把主創、領導都拉進來,我們一點點地往前推。”忍受着身體的疼痛,陳佑國仍未停止對這部戲的思考。“可以說這部戲是我們大家共同孕育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都爲它付出了很多勞動,我要是這個時候撤梯子對不起大家。”陳佑國頗有感觸地跟記者說。

微信羣建立以後,羣裏的主創人員經常討論。“陳老師說,他不搞一言堂,建立微信羣的目的,也是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寧宗寶說,“以前是編劇修改、導演討論、演員照着演就行了。這部戲我們也充分尊重演員的想法,因爲演戲演戲,是要靠演員自己去演的,並且最終還是要靠演員來呈現。演員自己對這個角色的理解,站在我們的角度可能體會不到。在此期間,包括主演餘淑華,潘偉等等,他們都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經過二十餘天不斷地討論,《鴨兒嫂》劇本真正地立起來了。

主演餘淑華說:“陳導每時每刻都在思考,他還跟我們說,即使是外出表演不能排練,也要在心裏默戲,只有不斷地思考,纔不至於對劇生疏。”因此,餘淑華也時常在上下班時間、走路時、休息時在心裏琢磨,“比如我覺得,誒,這個地方可以這樣。雖然表演上某個細小的東西通過演員的調整觀衆不一定能看得出來,但一場戲你覺得這裏不夠加一點,或者那裏不好減一點,合在一起,觀衆是能看得出來的。”餘淑華說,雖然每每因爲意見不同與陳佑國發生爭論,但陳佑國卻從不計較。

潘偉也說,在相互探討中,有自己的想法,便立即找到陳佑國,“陳導會說,那你來一遍我看一下,一看,誒,還行,那就按照你這樣來!”這樣民主的方式,給主創團隊和演員以足夠的信心,堅持走到了最後。

雖然創作一直在民主的氛圍中進行,但陳佑國對於這部戲的要求卻十分高。“許多創作人員還有演員都悄悄跟我說,導演太磨人了。”寧宗寶笑着說。“我們一個作曲,有個唱段改了好多次,改的手稿摞了有那麼高,陳導還不滿意,還要讓他再改。”

聚焦脫貧 傳遞真善美

《鴨兒嫂》主人公張滿秀是個直率爽朗、雷厲風行、敢說敢當的農村婦女。她是在田野裏成長的,性子“野”,卻又不失率真、耿直。

劇中的她既有善良、有責任感的一面,又有面對輿論壓力時內心的孤獨和無助。在過人情關時,從猶豫不決到意志堅定的轉變過程逐步樹立起鴨兒嫂至善至美的品格標杆。

《鴨兒嫂》是一部具有地域特色的農村風情劇,聚焦脫貧,主創團隊更希望通過講述“人幫我我幫人”的故事,唱出人民把“黨的恩情世世代代記心懷”的心聲,傳遞真善美,用“小切口、小人物”反映“大情懷、大主題”。

陳佑國說:“張滿秀這個人物形象,並不是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個原型,而是衆多原型身上的優秀品質都集中在鴨兒嫂身上。”

10月1日至2日,記者循着編劇謝樵森當年走過的路,前往望江縣賽口鎮、潛山市天柱山鎮實地探訪了其中兩個原型人物,去感受她們的生活。

謝樵森曾經在他的創作筆記中這樣寫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農民範先漢一家。他和家人的事蹟已登在縣內扶貧簡報上,是發揮內生動力改變貧困面貌的典型。”

範先漢妻子陳文英就是“鴨兒嫂”的原型之一。見到陳文英時,她滿臉憨憨的笑容,給人一種乾淨開朗的感覺。寧宗寶說,三年前謝樵森去採風時,她也是如此,“當天下着雨,謝老師和我老遠就聽見了‘哈哈哈’的笑聲,這笑聲似乎有傳染力,讓人瞬間也開心起來。”

2017年,陳文英所在的潛山市天柱山鎮河西村整村退出貧困村序列,陳文英家也是在這一年脫貧。但談到致貧原因,還是令人唏噓不已。

2014年以前,陳文英的老公範先漢幫人跑供銷,收入不低且穩定,陳文英在外打工,家庭開支也無須她擔憂,兩人勤勤懇懇在老家蓋起了樓房。原本以爲日子會越來越好,直到有一天,範先漢再次去獻血時,沒想到查出患有尿毒症。

家裏的頂樑柱生病了,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陳文英身上——丈夫不能工作,治病還需要費用,家裏有年邁的公婆,還有兩個孩子。2016年,安徽省通過成立醫共體等一系列配套措施針對貧困戶實施健康扶貧。在低保、教育扶貧等政策支持下,陳文英一家逐步走出了經濟困境。

雖然政府有幫扶政策,但陳文英和丈夫都覺得,不能只伸手要,自己更需努力。就這樣,陳文英養起了鴨子,還在村裏流轉了土地,種蔬菜、水稻、玉米、地瓜等等貼補家用。“高峯時期流轉了五六十畝土地。”因爲勞累過度,陳文英身體也大不如前,但她還堅持養鴨子,種蔬菜。

“我養的是土鴨,到年邊上才賣,今年養了幾十只,其實都不夠在村裏賣的。種的蔬菜周圍鄰居也經常來買,沒有多少能拿出去賣。”交談中,陳文英告訴記者,雖然現在丈夫每週都要去醫院透析三次,加上小女兒上大學正是用錢的時候,但她覺得生活有奔頭:“村裏對我們十分關心,我老公還經常說,看村裏總是這樣幫我們,覺得不好意思,我們自己也要努力,一年總會比一年好的。”

河西村目前還有7戶18人未脫貧,計劃年底前全部脫貧。該村通過發展瓜蔞基地、白茶基地、藥材基地等帶動村民增收。以瓜蔞基地爲例,該基地爲村集體所有,面積近50畝,“基地裏需要人工的時候首選村裏的貧困戶,每人每天70元的標準。”河西村村委會工作人員介紹說。

望江縣賽口鎮的盧秀娥是《鴨兒嫂》的另一個原型。

謝樵森在筆記中寫道:“劇作中要寫扶貧產業,究竟寫什麼?思想一直飄移不定,要在舞臺上藝術展現,而且要有動感。這一方浩瀚的水天、鴨子、鴨棚、養鴨人,這不都是我所需要的麼?”

10月1日,“雙節”當天,盧秀娥夫婦清晨5:00便起牀了。撿鴨蛋、下飼料、清理糞便……盧秀娥和丈夫曹三紅十來年都重複着同樣的內容,“快的話也要一個半鐘頭,慢的話要兩個鐘頭。”爲了照料好鴨子,盧秀娥夫婦常年住在鴨棚邊,他們的臥室與鴨棚只隔了一間堂屋。“親戚都不願意到我們這裏吃飯,味道太大了,但我們都習慣了。”盧秀娥笑着說。

今年65歲的盧秀娥,子女都已成家立業。但她和老伴兒還是堅持養鴨。“我們望江就是養鴨好。我們養了十多年鴨,經驗也比較豐富了。好日子都是靠自己打拼出來的。”目前盧秀娥的鴨棚裏養了2800多隻蛋鴨,“今年受疫情影響差一些,年景好的時候,收入能有十多萬到二十萬元。”

望江縣賽口鎮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村5個,貧困戶2181戶7774人,貧困發生率21%;截至目前,剩餘貧困人口70戶190人,貧困發生率降到0.48%。該鎮累計爲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落實獎補資金781.74萬元,產業覆蓋率達79%。

《鴨兒嫂》積極地開掘脫貧攻堅進程中的人生意義,書寫人性的溫暖、善良、真誠,把鄰里之間的互幫互助與新時代農村振興緊密聯繫起來,藝術性地反映出脫貧攻堅浪潮的壯闊情景。

《鴨兒嫂》: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鴨兒嫂》講述了普通農村女性張滿秀在國家產業扶貧政策帶動下,勤勞致富,進而帶領全村擺脫貧困的故事。該劇的核心衝突事件是“幫小六子養鴨脫貧”,講述“誠信”“人情”“勞動致富”等各種因素的故事。這部戲從2017年採風創作到今年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開幕式首次公演,歷時3年,其間涌現出衆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該劇的主創團隊全部啓用本土創作人員——再芬黃梅藝術劇院的導演、作曲、舞美、燈光、服裝在《鴨兒嫂》這塊“試驗田”上辛勤耕耘,克服困難、精心打磨,將一個鮮活的鴨兒嫂呈現在觀衆面前。

《鴨兒嫂》劇照 寧宗寶 攝

明星八卦
尤物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尤物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