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世間印象 > 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

來源:美型男    閲讀: 3.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傳播速度2009年4月30日世界衞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衞生組織宣佈,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當時疫情,並不再使用“豬流感”這一詞語。

甲型H1N1流感

世界衞生組織已開始使用“A(H1N1)型流感”代替“豬流感”來指代當前疫情,我國衞生部公告中則將這一疾病稱為“甲型H1N1流感”。對此,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楊維中5月1日時告訴媒體,“甲型”即“A型”,我國這一名稱與國際的名稱其實是一回事,只是按國內中文表述的慣例稱為“甲型”。

導致這次墨西哥和美國等發生疫情的病毒為A型流感病毒,H1N1甲型豬流感病毒毒株,該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是一種新型豬流感病毒,可以人傳染人。 經過了半年多的時間,H1N1已經可以傳染給豬等動物。 世衞組織宣佈從4月30日起,開始使用“A(H1N1)型流感”而非“豬流感”來指代當前疫情。世衞組織發言人湯普森[1]説,之所以更改當前疫情的叫法,是因為“豬流感”一詞容易誤導消費者,認為吃豬肉會傳染,農業界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已就此表達關切。

疫情

從4月27日起,國際衞生組織將H1N1流感病毒從3級升到4級警報,2日後又升級至5級警報。6月11日世界衞生組織已決定,警戒級別由5級提升至6級最高級別。

甲型H1N1流感最初發現於2009年3月,在墨西哥暴發的“人感染豬流感”疫情,並迅速在全球範圍內蔓延。世界衞生組織(WHO)初始將此型流感稱為“人感染豬流感”,後將其更名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佈將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提升為6級,全球進入流感大流行階段。此次流感為一種新型呼吸道傳染病,其病原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2009年3月18日開始,墨西哥陸續發現人類感染、死亡病例。

2009年5月2日加拿大聯邦衞生官員在渥太華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證實,加西部艾伯塔省一豬場的豬身上檢測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豬受這種新病毒感染。

據世界衞生組織2009年12月30日公佈的最新疫情通報,截至2009年12月27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2220人死亡,一週內新增死亡人數704人。其中美洲地區死亡人數最多。

據中國衞生部通報,截至2010年1月10日,中國內地已有124764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不包括臨牀診斷病例),其中744例死亡[5]。[6]除海南外,所有省區都報告了死亡病例。
疫情正繼續向農村蔓延、社區擴散。數據分析提示,慢性基礎病患者、肥胖人羣和妊娠婦女易成為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患者。目前全人羣的整體免疫保護水平仍較低,有效的免疫保護屏障尚未建立[7]。衞生部建議,慢性病患者、肥胖者、孕婦、嬰幼兒和老人,要儘量在本地過節,避免春運高峯期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旅行,減少到人羣密集的場所活動,以預防甲型H1N1流感。

截至2010年1月10日中國香港共有56例死亡病例報告。

截至2009年10月18日中國澳門有2例死亡病例報告。

截至日前中國台灣共有38例死亡病例報告。

中國(內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

中國衞生部於5月11日上午確診了中國內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

四川省衞生廳廳長顏丙約11日上午通報説:“5月10日下午,四川省衞生廳報告四川省人民醫院發現一例發熱病例,根據臨牀表現和實驗室檢驗結果,初步診斷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此後,患者已被轉送成都市傳染病醫院隔離治療,其就診過程中的十五名醫護人員作為密切接觸者也已採取醫學觀察措施。

據介紹,患者目前體温正常,病情已有恢復,精神狀態良好。包某某到成都後,與其父親、女友、出租車司機三人有過接觸,目前三人均被轉送到成都市傳染病醫院隔離治療,經專家會診、緊急防治,目前情況穩定。

患者包某某,男,三十歲,此前在美國某大學學習。患者於5月7日由美國聖路易斯經聖保羅到日本東京,5月8日從東京乘NW029航班於5月9日凌晨一時三十分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並於同日十時五十分乘川航3U8882航班從北京起飛,於十三時十七分抵達成都。

患者5月9日在北京至成都航程中自覺有發熱、咽痛、咳嗽等症狀,在成都下機後到四川省人民醫院就診。5月10日上午,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兩次複核檢測,初步診斷患者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5月10日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接到疑似患者標本,連夜開展實驗室檢測。11日早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對該疑似患者咽拭子標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