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職場橡皮人:對新事物沒興趣 對批評表揚無所謂

職場橡皮人:對新事物沒興趣 對批評表揚無所謂

來源:美型男    閱讀: 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工作7年之後,小米發現自己變了——

職場橡皮人:對新事物沒興趣 對批評表揚無所謂

對新事物沒興趣,對批評表揚無所謂,對同事進步不關心

網友說這是“職場橡皮人”,很多人工作時間長了都這樣

“我幹得挺好,就是經常覺得沒意思。網友給我留言說,我變成了職場橡皮人。”

昨天,小米在Q羣裏詢問,工作五六年後,大家有沒有覺得沒意思,對啥都無所謂的感覺。

職場橡皮人是怎麼回事兒?會有啥表現呢?該如何應對?

昨天,記者分兩路,採訪了身邊不同的“職場橡皮人”。

什麼是“職場橡皮人”?

“橡皮人”源自於王朔的小說,反映了當代都市中迷失自我的年輕人狀態。

職場橡皮人指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見、對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的職場人。

爲啥會成爲“職場橡皮人”

“職場橡皮人”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選擇用消極的態度來宣泄對工作的不滿。

職場人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中度過的,如果不能以開放、投入的態度對待工作,幸福感會大大降低,麻木、無所謂等情緒,就會瀰漫開來。

但現在,很多制度或現實原因,會導致部分人無法投入工作。

一項不樂觀的調查

中國青年報對473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1.0%的人身邊存在“職場橡皮人”,其中14.2%的人表示有“很多”,41.8%的人表示“比較多”。

參與調查的人中,“80後”佔49.5%,“70後”佔34.0%;80.3%的人是職場人士,有91%的職場人士表示身邊有“橡皮人”。

一個“橡皮人”的窘境

在單位受認可,卻幹啥都沒意思

昨天,家住隴海路一小區的小米,又把Q簽名更新了:這連綿不斷的秋雨,煩啊煩。

“不是因爲天氣才煩,最近經常鬱悶,看啥都不順眼。”

小米今年29歲了,工作7年,能力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人緣也不錯。

可他卻覺得越來越沒意思,對新生事物沒興趣,對批評表揚無所謂,對同事進步不關心,對自己的現狀也不上心。

他說,自己間歇性地會冒出同一個想法——沒意思,不幹了。

可是想想,幹啥長了都這樣,還是忍忍吧。

“翻看一下自己的日誌,以前意氣風發的,現在經常就幾句話,還特別頹廢。”

有網友留言,說他變成了“職場橡皮人”。

“第一次聽說,就在羣裏問了下,發現還不是我一個人這樣。”

和身邊的同學朋友傾訴,他發現不少人或多或少有這種狀態。

看看我們身邊的“橡皮人”

昨天,記者採訪了一些自認爲屬於“職場橡皮人”的市民,他們普遍認爲自己工作倦怠,沒有夢想,沒有效率。下面這幾個,是有代表性的。

A 工作無新意,處處提防人

“上班其實很短暫,電腦一開一關,一天過去了。”

這是在鄭州某廣告公司上班兩年的婁曉(化名)最近改的QQ簽名。

“2年前剛參加工作時的我真是意氣風發,充滿激情,現在回想起來很懷念,又覺得太傻了。”

形容起自己現在的工作狀態:“成天昏昏沉沉”。

婁曉的家住西邊,而單位在東邊,一般早上7點出發上班,“在路上就開始犯困,八點半到了單位幹着千篇一律的工作,更提不起精神。”

“每天工作重複也就算了,還得看領導臉色,同事之間也要處處提防。”

同事一起出去吃飯,即使沒有領導在場,婁曉也會小心翼翼,“有人打小報告,傳到領導那兒小鞋就穿定了,不想着精進專業,還老要琢磨人,慢慢就‘橡皮’了。”

B 無所事事,被動接受工作

“我爸經常說我是一個無慾無求的人,我也沒有辦法,現在的生活狀態就是這樣。”

小馮大學還沒畢業,父母就告訴她,畢業後不能留在外地,工作的事已經給她安排好了。

畢業後,小馮就在家歇了半年,父母通過各種關係安排了一家事業單位辦公室的工作。

但是,小馮並不喜歡這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每天除了打掃打掃衛生,就是跟原來的同學網上聊天,根本不能也不想融入現在的工作。

“要不是看爸媽費這麼大勁給我找這份工作,我根本不會留在這兒,我覺得我不屬於這兒。”

小馮的性格屬於不安現狀型,喜歡出去闖。

最近小馮跟爸媽提議想開一家服裝店,“我爸媽說那樣太累,又沒有經驗,不讓我考慮,既然不能逃,就只能被動接受了。”

“但是,想讓我以十足的精力投入到這份工作中,希望不是很大。”說起工作,小馮一臉的無奈。#p#副標題#e#

C 沒有激情,不想接受新事物

“最近看了杜拉拉昇職記,由衷地感慨,杜拉拉確實是各個單位都想要的人才,工作狂而且該狠的時候一點不含糊,我就不信她工作10年下來還會那麼拼,我工作快10年了,已經沒有了原有的衝勁。”

雲磊(化名)是一名高級會計師,還沒有畢業就到了會計師事務所實習。

“那時候加班就是家常便飯,我基本上沒在晚上10點前回過家,就是回家也帶着工作幹。”

10年下來,他的工資越來越多,但精力卻越來越跟不上。

“現在經常覺得頭疼得厲害,身體也越來越差。曾經有人想請我跳槽,在待遇上也很豐厚,但我覺得如果真跳槽了,還要再次接受新的人和事,那樣太累了。”

現在的雲磊就喜歡養點花,這樣能讓自己安靜下來。

“現在我真是幹不動了,雖然我還不算老。”

“橡皮”之後怎麼辦?

“橡皮”久了

會產生抑鬱心理

“我覺得這種現象就是職業倦怠期,這是職場上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

昨天,記者就此話題和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副院長、鄭州市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孔德榮聊了聊。

他說,剛剛進入職場的新人,初期對工作既有熱情又有衝勁,精神處於一種高度集中狀態,“試想一個人就如彈簧,如果繃得太緊就會自動彈開。”

孔德榮說,人在突然碰到壓力的情況下,會首先有壓力之下的應激反應,就是調動自身的能量來應對壓力。

如果這時候壓力還不能減輕的話,就會進入倦怠期了。

如果倦怠期持續過長,進入到枯竭期,就會對一些事物和人沒有興趣,嚴重的就會產生抑鬱心理。

去學習培訓,給自己放個假

“近期我接診一個病人,他就是進入了職業枯竭期,造成了壓力超標。”

這是一名專業人士,精英骨幹,長時間的緊張工作狀態,以及與家庭和朋友缺少溝通,壓力無處釋放,整個身體就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

“每個人都會有‘橡皮’的階段,關鍵是自己怎麼調整,自我反省意識和個人心態調整特別重要。”

孔德榮說,培養個人興趣很重要,去學習培訓、給自己放個假都是改變狀態的積極方式。

另外,溝通很重要,在工作方面和上司、老闆及同事要經常進行交流。

在家庭上要多和家人談心,找些朋友出去玩一玩,寓工作於娛樂,工作和生活張弛有度。

“能熱愛家庭一定能熱愛工作,應該努力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測一下

你離“橡皮化”

有多遠?

1.你是否總在例會上很不自覺地找一個遠離上司的位置?

2.在一個月內的會議上你沒提出你的想法與提案。

3.在兩個月內你的提案或建議沒有被採納過。

4.在三個月內的業績上你沒有達標。

5.一年之內,你沒有受過任何表彰或批評,但你卻不在乎。

6.公司改變管理制度,在你看來並沒有切身的影響。

7.出了問題並不想自己去解決,而是等着同事來解決。

8.混混日子就可以,因爲你總是覺得自己並不是處於與自己能力相符的職位。

9.在大家聚會或活動時,你大多數時候坐在角落冷眼旁觀。

1~3項 黃牌警告:你開始在工作上出現倦怠或掉以輕心,開始出現橡皮化的端倪。繼續這樣下去,上司、同事對你的期望值會逐漸降低。

4~6項 黃牌警告:你已經踏入了半橡皮化的圈套。過去曾經努力積累的形象屢屢自我破壞,無論上司還是下屬,都開始對你的能力表示懷疑,而你卻依然得過且過。

7~9項 紅色警報:你絕對已經是資深的“橡皮人一族”,大家連提起你的興趣都沒有了,一旦出現裁員的消息,大家都知道有你做墊底,隨時把你推向這個“深淵”。

我們認爲,最糟糕的員工莫過於這種,他們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力度小了他根本不在乎,力度大了,他還會反彈一些不滿過來。對付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拉開門,請他走開,在你的視線中消失。永遠消失。

( 來源:鄭州晚報記者 範光華 見習記者 柴琳琳)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