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過年就放假,這也是很多人喜歡過年的原因,說起過年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過年裏的一個傳統習俗,貼春聯。關於春聯的資料,各位知道多少呢?年關將至,各位是不是也好奇春聯的傳說,由來還有寫春聯貼春聯的注意事項呢?現在正是傳統文化熱的時候,小編就給各位說一說春聯吧!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春聯的資料

春聯

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對聯的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對聯的兩邊都要互相對應。春聯以前爲桃符,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着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餘亞飛《迎新歲》稱:“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 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傳統春聯是用毛筆書寫,但現在通常是在外用機器製作。春聯的種類較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等。

春聯傳說與發展

相傳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山海經》裏,有一個鬼域的世界,中間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

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

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良好心願。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2張

春聯的資料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爲流傳。

春聯歷史發展

起源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國時,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不過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一,也有說是辛寅遜或孟昶的兒子孟喆所撰。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爲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聯的成對出現在農村或者小縣城時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別顏色紙張寫的春聯風俗:原先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家裏老人去世了,晚輩家一般從當年起三年不帖紅春聯,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服喪期滿才恢復用紅紙,故白綠黃三色的對聯俗稱“孝聯”“孝春聯”或“丁憂聯”。也有的地方頭年貼黃對聯,次年貼藍對聯,第三年貼綠對聯。也有的地方乾脆三年都不貼對聯以寄託哀思,故春節貼對聯是有必要的。

春節普天同慶,故除了各家門口要貼春聯外,豬舍,雞鴨舍等處也要貼對聯,寓意六畜興旺,格式一般雞鴨滿圈,牛羊成羣,六畜興旺等。還有神仙的對聯:“竈王爺”的春聯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爲竈神上天后向玉帝彙報時多說好話,下凡回來時多降吉祥,俗稱送竈神。“土地爺”的春聯是:土中生白玉,地內長黃金。意爲只要辛勤勞動,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穫。“天地爺”的春聯是:天高覆萬物,地厚載羣生。短短10個字,把天地間的一切全都包羅了進去。院子裏的大樹需貼上“樹大根深”、院子裏的牆面需貼上“春光明媚”、家裏靠炕的牆上需貼上“幸福健康”、廚房裏需貼上“勤儉節約”等。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3張

民間春聯

發展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但滿人入關久遠,深受漢文化影響,此風俗在民國後漸漸消失。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的世界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這副春聯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卷號爲斯坦因0610)上,該遺書記錄十二副在歲日、立春日所寫的春聯。該聯爲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聯人爲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較後蜀主孟昶的題聯早240年。“三陽始布;四序初開”打破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的世界紀錄,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的春聯。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子書寫。

朱元璋大力提倡貼對聯。他在金陵(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穿便裝出巡,挨家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爲一時的社會風尚。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楹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爲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批、春條、鬥斤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批”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同時,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漢族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粱錄》記:“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漢族民間廣爲流傳。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4張

貼春聯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即今春聯)的盛況。同時,隨着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佈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

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爲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裏,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佈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傳說相傳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山海經》裏,有一個鬼域的世界,中間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漢族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良好心願。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5張

貼春聯

形式春節,是中華民族“百節之首”。

貼春聯在中國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漢族民間尤其是農村中保存最廣的習俗當是貼春聯和貼門神。貼春聯,是漢族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當春節將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豔。表達一家一戶對新年的美好願望,諸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之類;或與中華民族干支紀年文化相關連,春聯中嵌有“鼠”、“牛”、“虎”、“兔”、 “龍” 、”蛇“、”馬“、”羊“等生肖物名,如“錦鯉飛身酬遠志;祥羊跪乳感親恩”等;一些春聯還注意反映不同行業、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觀”。因此,認真研究春節時人們張貼的春聯,無疑是觀察漢族民間風情的一個有意義的途徑。貼春聯的習俗究竟起於何時,至今無準確的材料可資查證。不過,大約可能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可以在史籍中證實的。此外,根據《王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着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寓意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中原春節就戶懸“桃梗”,又稱“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春聯》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竈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從傳統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詩句“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也看出春聯與桃符的關係。什麼是桃符呢?據《淮南子》說,這種“桃符是用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懸掛在門兩旁。或者還畫上這兩個神象——左神荼、右鬱壘。古人是以桃符上書畫此二神來壓邪的。這也就是漢族民間俗稱的“門神”。

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後主孟昶親手寫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但是,到時了宋代,“春聯”還是稱之爲“桃符”的。聯語卻不限於題寫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後人名曰“楹聯”。宋代以後,宜春帖多用聯語,且把粉紅箋寫出。有些人集詩經古語,有的集唐宋詩句。相傳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閣立春聯:“北陸凝陰盡,千門淑氣新。”這是春聯中掛人齒頰的。“桃符”真正稱之爲“春聯”,那是明代的事。據明代文人陳雲瞻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今南京),除夕前勿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出觀。”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遊,觀賞笑樂,他還親筆給學士陶安等人題贈春聯。帝王的提倡,使春聯日盛,終於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風尚。對聯 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的種類約分爲春聯、喜聯、壽聯、輓聯、孝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和雜聯(包括諧趣聯)等。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6張

貼春聯習俗

春聯使用方法

貼按照各地習俗的不同,貼春聯的時間也稍有差異。俗話說:“二十八,貼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謠裏有“二十九,貼倒酉(意即貼春聯)”一說,春聯什麼的都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貼,但大多數還是照個人的時間安排來選擇貼的時間。“地增鴻連滿門財,天賜吉祥全家福。”根據普通話上下聯均以第二聲陽平收尾,根據平水韻還能區分平仄。在沒有橫批而且上聯氣勢弱於下聯才使用上仄下平。對聯的上聯貼哪邊?要看橫批的書寫,如果橫批是從右向左書寫,上聯就應該貼在右邊,反之上聯則貼在左邊。另外,對聯除了對仗等要求外,一般應上仄下平,就是上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上聲和去聲,下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在平聲。(陰平、陽平)

摘與貼春聯有比較集中的時間不同,摘春聯的時間各地差異較大。依照各地民俗的不同,分有整年說、過節說和自然脫落說三種主要類型。整年說。春聯有喜慶吉祥之意,所以“舊”春聯需等到來年貼春聯的時候才摘除並貼上新的春聯,寓意辭舊迎新,福運一年。在這一整年裏,如果春聯有破損,需及時修補。過節說。春聯作爲驅趕“年獸”的法寶之一,待到“年”過完後,春聯就可以摘了。按各地民俗的不同,有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算作過完年的,也有農曆“二月二”龍擡頭的時候算過完年的等等。隨着城市的發展,出於市容市貌、物業管理等方面的考慮,一些地方和單位也有在春節長假期間或是春節長假之後摘除春聯的統一要求。自然脫落說。所謂自然脫落就是把春聯貼上後就不顧不管,任憑春聯被風吹雨打,自然脫落。亦或看到春聯被風吹雨打後破爛不堪了,就直接摘掉。

燒對於摘下來的春聯,還有“燒春聯”一說,就是將摘下來的舊春聯燒掉,寓意將所有的晦氣燒掉。漢族民間有一種神話的傳說:春聯即爲天上的神仙,當春聯燒掉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漢族民間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漢族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等等美麗的傳說故事。由於春聯在民俗裏屬於祥物,所以肆意破壞(焚燒、撕毀、塗畫等)春聯的行爲是一種不道德行爲。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7張

小學生寫春聯

倒福

來歷同時,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如果把“福”字倒着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是“福到了”。

解釋“福”字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漢族民間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傳說

“福”字倒貼在漢族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皇后爲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爲紀念皇后。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8張

學生寫春聯

習俗漢族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漢族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爲手寫。通常春聯有兩副直聯一幅橫聯,直聯的每幅最後一字有平、上、去、入等聲韻(接近國音四聲法,但有出入)。

春聯對法

概要上聲、去聲及入聲字爲上聯,平聲爲下聯。也有例外,如毛澤東截王勃句創春聯作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上聯平聲收尾,下聯仄聲收尾。大紅春聯表達了自己對新的一年的希望,烘托出濃濃的節日氣氛,是用漢族民間藝術形式表達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貼春聯也有很多講究,若是貼得不當,就會被人笑話。傳統貼春聯的方法爲,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額文字順序爲從右至左。另一種是常用的貼法。解放後由於橫式書寫格式改爲由左向右,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橫額順序也是從左至右,適合人們的閱讀習慣。若是將兩種春聯貼法“混合使用”,就不太好。如果從秦漢開始計算,中國貼春聯的歷史已有兩千年。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9張

春節貼福

春聯,中國百姓對貼春聯一直情有獨鍾是因爲中國百姓傳統的思維觀念問題。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中國人民自古就有個樂觀的思維觀念,就是寄希望於未來,祈盼未來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無論在過去的一年裏有什麼高興、得意的事,還是有什麼不如意的事,總是希望未來的一年過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將到來之時,貼春聯恰好是達到這種目的的最佳選擇。他們藉助春聯表達對即將過去的一年的歡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厚望。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裏,一年中有個好的開端是最愜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節就通過貼春聯表達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對未來的一種美好期盼。

同時中國人民過春節很講究喜慶、吉利、熱鬧,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親訪友等都是喜慶心理的反映,而貼春聯恰恰是強化人們的喜慶心理和渲染氣氛的一種外在的手段。春聯既是根據中國古代駢體文衍生出來的一種新文體,又是借鑑了中國詩歌傳統的文學形式。它與古代的駢體文和詩歌不同,是一種特有形式的獨立文體。儘管律詩或駢文中的對仗句,往往就是絕妙的對聯,但只有在它們脫離律詩或駢文而獨立存在時,才能稱爲對聯。它的最顯着的特徵就是形式上成對成雙,兩聯彼此相“對”,內容互相照應,緊密聯繫。一副對聯的上聯和下聯,必須結構完整統一,語言鮮明簡練。

字數上下聯字數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這副春聯每聯都是七個字,上下聯字數相等,這是春聯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類的現象。在1916年竊國大盜袁世凱一命嗚呼之後,全國人民奔走相告,歡欣鼓舞,手舞足蹈。四川有一位文人,聲言要去北京爲袁世凱送輓聯。鄉人聽後,驚愕不解,打開他撰寫好的對聯一看,寫着:“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人們看後,不禁啞然失笑。文人故意問道:“笑什麼?”一位心直口快的小夥子說:“上聯的‘袁世凱 ’三字,怎麼能對得住下聯的‘中國人民’四個字呢?”這個文人聽了“哧”的一聲笑了起來,說:“對了,袁世凱就是對不住中國人民!”這個故事說的是“輓聯”,“輓聯”也屬於對聯的一種,這說明對聯都必須做到上下聯字數相等,如不相等,那隻能是極個別的另類。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10張

寫春聯

詞組詞性上下聯詞組要相同,詞性要一致。就是說組成上聯的各個詞組分別是幾個字,下聯的對應詞組也必須分別是幾個字。上下聯的詞性,就是說詞的類別性質,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要對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對。如剛纔列舉的“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每聯都是三個詞組,即: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上下兩聯詞組相同。這副春聯裏的“新”、“佳”都是形容詞。“春”、“歲”,“富貴”、“平安”都是名詞。“年年”、“步步”都是副詞,“好” 和“高”都是形容詞。這種要求,主要是爲了用對稱的藝術語言,更好地表現思想內容。

結構上下聯對應語句的語法結構應儘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萬事且隨緣。”此聯上下聯皆爲主謂賓結構,其中,“一心”對“萬事”皆爲偏正結構,“忍辱”對“隨緣”皆爲動賓結構。

平仄關係上下聯平仄要相調。對聯上下聯的表現方法,要注意聲律相對,也就是平仄相調。這主要是爲了音韻和諧,錯落起伏,悅耳動聽,鏗鏘有力。相傳紀曉嵐一次南行來到杭州,一位友人爲他設宴洗塵。席間,賓主之間聯句對答。紀曉嵐才思敏捷,出口成聯,友人心悅誠服,誇他爲北國孤才。曉嵐則不以爲然地說:“北方纔子,遍及長城內外;老兄之言從何談起?”友人道:“前幾年我曾到北方去,帶去一個上聯,竟然沒有人對得上來。”曉嵐半信半疑,問道:“老兄你出了什麼句子,竟讓對方對不出來?”他的友人就順口唸出了上聯:雙塔隱隱,七層四面八方。紀曉嵐聽罷哈哈大笑,說:“這樣簡單的出句,是他們覺得不屑於回答,才表示不會對的!”這位友人不解地問:“那麼,下聯應該怎麼對呢?”紀曉嵐脫口而出道:孤掌搖搖,五指三長二短 。這位友人聽了,不僅尋得了下聯,還十分佩服紀曉嵐的才智超羣。這副“雙塔隱隱,七層四面八方;孤掌搖搖,五指三長二短 ”的對聯做到了平仄相調,達到了音韻和諧,錯落起伏,悅耳動聽,鏗鏘有力的藝術效果。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11張

春節春聯

弊忌所謂“合掌”,語義重複,浪費筆墨。譬如舊時商家常用的春聯,有一副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這副春聯平仄合律,對仗工整,而且與爆竹聲中“恭喜發財”的氣氛相協調,很受商界歡迎。但深一步研究就會發現,“通四海”和“達三江”是一個意思,語義重複,對聯的術語就叫“合掌”。七言聯一共才十四個字,其中六個字表達的是三個字的內容,這就導致語義重複。對聯是文章中最精練的文體,絕不允許浪費筆墨。爲了以較少的文字提供較多的信息,必須避免上下兩聯說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聯中用“震乾坤”對“驚世界”,“發祥光”對“騰瑞氣”,也都屬於“語義重複”的毛病。

橫披橫披,又叫橫批,橫額,橫聯,橫幅。橫披除輓聯、壽聯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橫披與對聯內容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好的橫披,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換句話說,一句橫披,就是一副對聯的內容的昇華,是對聯的主題,更是點睛之筆。橫披在寫作手法上,常見的可分爲三種形式:一是對聯寫意,橫披題名,如“歡度春節”、“新春大吉”等,直接點名貼春聯的目的;二是對聯寫意,橫額點睛,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的橫批是“吉星高照”,則是揭示出實現對聯內容的關鍵所在就是“吉星高照”,屬於點睛之筆;三是聯披互補、相輔相成,如“減負恤民,浩浩東風常送暖;扶貧解困,瀟瀟春雨總關情”的橫批是“前程似錦”,則是橫批與對聯相輔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對黨中央“常送暖”和“總關情”的無比感激之情,也讚頌了黨前程寬廣,輝煌燦爛。橫披多爲四字,過去寫橫披是從右往左橫寫,現今多從左往右寫,從右自左寫當屬正式寫法。貼橫披應該貼在門楣的正中間,其字體風格應與上下聯一致,上下呼應,這樣才更能體現出我國文化的統一性。

選擇春聯具有廣泛的特性,除了家家戶戶都在過春節時貼春聯之外,飯店、美髮廳、賓館、雜貨店等一些商家、企業也都貼春聯。這就涉及如何選擇春聯的問題。首先,春聯要突出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追求。無論是居民住戶還是單位貼春聯,都應體現出一種健康的審美趣味和追求。這種審美福州南后街手寫春聯老鋪追求,有的是從祖國的蒸蒸日上,繁榮富強着眼的。如,“春回大地百花爭豔,日暖神州萬物生輝”,“好時代好風光處處有好人好事,新社會新氣象天天譜新曲新歌”等。這樣的春聯概括了祖國百花爭豔,萬物生輝的繁榮景象,謳歌了新時代的新面貌,透露出春聯的創作者對祖國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的讚頌。有的春聯是表達了自家對未來的美好追求和嚮往,如,“一夜連兩歲歲歲如意,五更分二年年年稱心”。“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這種家庭春聯是表達了對未來一年的祈福和祝願,希望在新的一年事事遂心,吉祥如意。其次,貼春聯最好體現出個性。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12張

門神

既然貼春聯是要寄託某種祈望和祝福,那麼,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身份都會有不同於他人的祈望與祝福,因此貼春聯應符合自身的特點與事業。譬如,“春好禾苗壯;人新稻穀豐。”這是體現農民對新的一年祈望與祝福的春聯。“百貨琳琅,櫃盈春夏秋冬貨;大樓興旺,客滿東西南北樓。”這是宣傳商業繁榮的春聯。“一枝粉筆,連綿化雨滋桃李;三尺講臺,搖曳春風撫棟樑。”這是教師家庭貼的春聯。這種體現各自特點的春聯,更突出了對本職工作的無比熱愛和忠誠的敬業精神。當然,那些從國家的宏觀出發,讚頌國家繁榮昌盛,表達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對國家和社會的未來予以熱情謳歌的春聯,無論是家庭,還是單位都可以貼,這是毫無疑問的。體現個性主要是強調不要將春聯貼串行。就是說,作爲工人家庭,如果貼一副“費勁養豬,三口人家甜日過;種田流汗,九秋果實旺年來”的春聯,就會惹人笑話。

張貼

對例1.根據時間順序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摘王勃《滕王閣詩》而製作的春聯2.根據氣勢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上下聯均與去聲收尾,下聯氣勢要強於上聯,根據規則,即能區分上下聯。3.根據平水韻此木爲柴山山出{平水韻出是仄聲}因火成煙夕夕多{平水韻多是平聲}此聯上仄下平收尾,容易區分。4.根據橫額{橫批}:由橫額“和氣生財 ”可知天和人和全家和【上】福多財多喜慶多【下】橫額在上的貼在上面,橫額在下的貼在下面。

規矩春聯的張貼,要符合傳統的規矩,春聯要豎貼。上聯要貼在右手邊(即門的左邊),下聯要貼在左手邊(即門的右邊),橫批也是從右往左讀的。上下聯不可貼反。譬如,“春回大地百花爭豔,日暖神州萬物生輝”,就不可貼成“日暖神州萬物生輝,春回大地百花爭豔”,從內容看,上聯與下聯具有因果關係,因爲“春回大地百花爭豔”,才使得“日暖神州萬物生輝”,如果貼反了就顛倒了因果關係,也讓人讀着彆扭。再從平仄看,從春聯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就可以判斷出上下聯來。這副春聯的上聯尾字“豔”是四聲,即仄聲。下聯尾字“輝”是一聲,即平聲。一般地說,如尾字是三聲、四聲的(仄聲)是上聯,如尾字是一聲、二聲的(平聲)是下聯。但也有的對聯上聯尾字是平聲、下聯尾字是仄聲,不要認爲是仄聲的都是上聯。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從春聯的內容上來判斷上下聯。這就要求在張貼時認真讀聯,真正明白聯句的內容。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13張

春聯的資料

必要時,還要根據橫額來判斷上下聯。因爲對仗有工對和寬對之分。在實例這一節,將進行具體分析。另外,春聯的尺寸大小要與自家的門戶相協調。居民家的門戶貼15到20釐米寬的春聯最好,而商家鋪房店面要根據門戶的寬窄,貼20到30釐米左右的春聯最好,這樣能顯得協調、大方。至於某些高大建築的機關大門,如果貼春聯的話,其春聯的寬度也不宜超出40釐米爲宜。

春聯實例

民間

錦鯉飛身酬遠志;祥羊跪乳感親恩。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幸福吉祥,花開富貴。

2015年春晚

上聯:廿四字箴言銘座右。下聯:萬千家福祉繫心頭

上聯:拍蠅打虎獵狐,人民點贊。下聯:馬去羊來燕舞,華夏開春

上聯:策馬還鄉,一路春潮滾滾。 下聯:圍爐祝酒,九州喜氣洋洋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14張

民間春聯

延伸趣事

蘇小妹生氣難和尚[清水池邊洗和尚,浪浸葫蘆;碧紗帳裏坐佳人,煙籠芍藥。一天,蘇小妹生病了,他的哥哥蘇東坡正爲她煎藥,佛印和尚正巧來訪蘇東坡。東坡一見老友來訪,非常高興,就和佛印飲茶談天,竟忘了給臥病在牀的小妹按時送藥,蘇小妹見哥哥還沒有送藥來,就在牀上高聲念出一聯:清水池邊洗和尚,浪浸葫蘆;以“葫蘆”隱喻和尚的“光頭”,實在大爲不敬。蘇東坡曉得小妹脾氣,知道她又生氣了,連忙去爲她送藥。佛印就苦了,既捱了“罵”,還要對下聯,但思來想去,一時難得佳對。忽然,他擡頭看見蘇東坡端了藥碗,撩起碧紗帳,正要給蘇小妹喂藥,猛地觸動靈感,立即對曰:“碧紗帳裏坐佳人,煙籠芍藥。”蘇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將藥喝個精光。

王羲之妙書春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有一年從山東老家移居到浙江紹興,此時正值年終歲尾,於是王羲之書寫了一副春聯,讓家人貼在大門兩側。對聯是: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不料,因爲王羲之書法蓋世,爲世人所景仰,此聯剛一貼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訴王羲之後,王羲之也不生氣,又提筆寫了一副,讓家人再貼出去。這幅寫的是:鶯啼北星 燕語南郊誰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鄰右舍家家戶戶都掛上了春聯,唯獨自己家門口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個辦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幅,寫完後,讓家人先將對聯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張貼於門口: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夜間果然有人來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副對聯寫的不太吉利。儘管王羲之是書法名家,可是也不能將這副充滿兇險預言的對聯取走張掛啊。來偷揭的人只好嘆口氣,又趁着夜色溜走了。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即親自出門將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別貼好,此時已有不少的人圍觀,大家一看,對聯變成: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衆人看了,齊聲喝彩,拍掌稱妙。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15張

民間春聯

白額

白頭春聯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春聯,也叫“白額春聯”。"爆竹聲中一歲除,總把新桃換舊符"。新年人家門首貼春聯是中國傳統的習俗,例用大紅紙寫上濃墨黑字,象徵翌年到頭家門大吉大利。但是在興化地區人家貼春聯用的大紅紙,上方有約10釐米長的白紙額頭,羣衆叫做聯頭,該俗起於清初。春節,在我國人民心目中是農曆一年中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來臨,千家萬戶寫春聯、貼春聯,是上千年來流傳下來的象徵吉祥、表達人們嚮往美生活的民族風俗。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按照當代藝術大師周汝昌先生的話說,“春聯是舉世罕有倫比的最偉大、最瑰奇的文藝活動。”

桃符

桃符萬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詩句“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也看出春聯與桃符的關係。蜀後主孟昶親寫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自孟昶題桃符以後,文人學士便羣起效仿,把題春聯視爲雅事,於是題春聯之風便逐漸流傳。在明代,“桃符”才真正稱之爲“春聯”。據明代文人陳雲瞻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出觀。”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遊,觀賞笑樂,他還親筆給學士陶安等人題贈春聯。帝王的提倡,使春聯日盛,終於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風尚。

寓意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中原春節就戶懸“桃梗”,又稱“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春聯》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竈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從傳統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詩句“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也看出春聯與桃符的關係。

春聯的資料大全 過年的你對春聯知多少 第16張

春聯的資料

什麼是桃符呢?據《淮南子》說,這種“桃符是用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懸掛在門兩旁。或者還畫上這兩個神象——左神荼、右鬱壘。古人是以桃符上書畫此二神來壓邪的。這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門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後主孟昶親手寫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自孟昶題桃符以後,文人學士便羣起效仿,把題春聯視爲雅事,於是題春聯之風便逐漸流傳。

但是,到時了宋代,“春聯”還是稱之爲“桃符”的。聯語卻不限於題寫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後人名曰“楹聯”。宋代以後,宜春帖多用聯語,且把粉紅箋寫出。有些人集詩經古語,有的集唐宋詩句。相傳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閣立春聯:“北陸凝陰盡,千門淑氣新。”這是春聯中掛人齒頰的。

“桃符”真正稱之爲“春聯”,那是明代的事。據明代文人陳雲瞻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出觀。”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遊,觀賞笑樂,他還親筆給學士陶安等人題贈春聯。帝王的提倡,使春聯日盛,終於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風尚。對聯 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的種類約分爲春聯、喜聯、壽聯、輓聯、孝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和雜聯(包括諧趣聯)等。

春聯是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有着很深的寓意,但最有意義的是寫春聯,貼春聯可以把一家子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動手感受過年的氣氛,這纔是春聯被喜歡的重要原因吧。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