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山東媒體駁山東債務壓城 假新聞違法成本太低了

山東媒體駁山東債務壓城 假新聞違法成本太低了

來源:美型男    閱讀: 7.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標題:山東媒體反駁“山東債務壓城”:假新聞的違法成本太低了)

1月15日晚,本人躺在牀上刷朋友圈時,發現了一篇名爲《山東,債務壓城的山東》的文章。打開文章發現,作者憂國憂民的心態溢於言表。本來漸濃的睡意,也被作者“老蠻”感染得不行。

作者說的啥呢?

大體來說,就是山東的收入(包括國稅、地稅和非稅收入)已經遠遠小於政府的支出。也就是,山東要向中央借錢爲生。而中央的錢,則來自於東南那幾個比較富庶的省份

最後,作者得出來了一個結論——山東你的數據造假太嚴重了,馬上遮不住了,趕緊承認吧。

山東媒體駁山東債務壓城 假新聞違法成本太低了

說實話,看完這篇文章,我感覺,我五六年的經濟學,真的白!學!了!世界上竟然有這樣一種經濟學思維,通過財政赤字就得出了政府即將破產的結論。

估計奧巴馬聽到了,也得坐着用鉅額赤字造出來的F22過來找老蠻拼命吧。

好了,作爲一個跑了半年統計局,有着薄弱經濟學、財政學基礎的年輕記者,我很願意來說說,老蠻這篇文章讓山東背了多大的鍋。

萬事數據爲上,我們不妨先曬一曬文中的幾項數據。

山東媒體駁山東債務壓城 假新聞違法成本太低了 第2張

首先,作者老蠻聲稱,數據來源於統計局。這句話很關鍵,這說明起碼他在本文中,還是認可統計局的權威地位的。

按照他的邏輯,山東拿到的錢分爲國稅收入(山東交給國家的錢)、地稅收入(山東拿到自己手裏的錢),其中地稅收入還包括了非稅收入(主要就是賣地收入)。

兩者一加,就是山東的這15萬平方公里上產生的收入,再減去山東花掉的錢(作者表中稱之爲一般預算支出),計算器一算,哎呀媽呀竟然是負數,山東藥丸!

恭喜老蠻,你的每一個算數都是正確的。你的數學老師的棺材板,應該是按得住了。

可是你的財政學老師呢?哦,或許你根本沒有財政學老師。

首先,在中國各類統計口徑中,從來沒有按國稅、地稅來分中央、地方財政收入的方法。翻開統計局印發的中國統計年鑑和財政部印發的中國財政年鑑就能發現,全國各級政府賺到的錢,無非可以分成兩類,中央公共財政收入(中央稅收收入+中央非稅收入)和地方公共財政收入。

而這個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等於地方稅收收入加上地方非稅收收入……還沒完,還要加上中央地方稅返還和轉移支付。

大家記住這個等式,省地方政府的收入,等於地方本級收入(省財政自己賺到的錢)加中央補助收入(中央給你的錢)。

當然,老蠻曬出這個表格,可能是出於這樣的邏輯:反正羊毛出自羊身上,你山東政府上繳中央的加留夠自己的,這兩部分錢不夠花,所以你就是藥丸。

好,我們姑且不拘小節,強行認爲這樣的說法正確。那接下來,我們再看看老蠻的數據是否準確。

說實話,這個求證非常難,因爲任何統計部門,從來沒有公佈過一個省級地區的“國稅收入”和“地稅收入”(老蠻的表格中將此項地稅收入又包括非稅收入,本身就是邏輯混亂的標誌)。

取而代之,國家統計局和山東省統計局每年都會公佈地方公共財政收入,根據兩方數據,山東省2016年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爲5860.18億元。

其中,山東依靠稅收收上來了4213億元,非稅收入1647億元。這些錢,就是山東政府靠本事從山東地盤上拿上來且攥到手裏不用上繳的錢。

山東媒體駁山東債務壓城 假新聞違法成本太低了 第3張

2016年部分地區財政收入情況(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再回到老蠻提供的表格中,我們驚喜的發現,根據表格,2016年,山東地稅收入爲3512億元……

這是什麼個情況?

按照老蠻的說法,地稅收入,還包含了地方非稅收入,就應該是上穩重山東政府憑本事攥到手裏的錢啊,爲什麼比統計局的數據少了那麼多?

更關鍵的是,山東的這項收入一直在穩步增長,哪有傳說中的下降?

根據我猜測,老蠻應該是把山東省一級政府收入當成了全省的收入。說白了,你山東省政府賺的錢算數,你濟南政府、濰坊政府上繳給省財政的錢就不算了?

而根據數據,2016年山東省一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400.01億元,和3512億元的數據,還算是差了不多。

好了,我們再來看支出情況。根據國家統計局和山東統計局的數據,山東省政府2016年一共花了8755億元。而老蠻提供的表格上則是8749億元,還好差的也不多。這樣一算,山東政府拿到了5860億,花出去了8749億,這也就是說,山東的收支差爲2889億元左右。

山東媒體駁山東債務壓城 假新聞違法成本太低了 第4張

2016年部分地區支出情況(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其實,如果我貼上去年省人代會財政廳的工作報告原文,大家就會對山東2016年的一些財政數據一目瞭然。可以清楚的看到,財政報告根本不會出現國稅收入這個概念。而算上山東攥到手裏的錢和中央返回來的錢,山東甚至還有355億元的結餘。

山東媒體駁山東債務壓城 假新聞違法成本太低了 第5張

山東2016年財政預算相關情況(來源 山東省財政廳網站)

話說到這,老蠻估計心中一喜。按照他的邏輯,你山東有結餘沒啥了不起,不都是中央給你的錢麼?靠你自己賺的那點錢,你還能蹦躂幾天?

把中央返還收入看作一個地區財政藥丸的標誌,恐怕稍微對中國財政體制有點了解的人,也沒有這樣的邏輯吧。

簡單地給大家說一下,我們中國的財政體系分爲中央和地方。2016年,一箇中央財政和全國那麼多地方的地方財政收入,基本上是對半分。而地方政府,則是幹事兒的主體。教育、環保、科研、社保,每個都是嗷嗷待哺的狀態,哪裏都需要錢。

山東媒體駁山東債務壓城 假新聞違法成本太低了 第6張

2016年中央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情況(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這就會造成一個現象,地方政府的錢一定不夠花。而這些不夠花的錢,就要由中央政府來補。

我在這裏不評判這種財政體系的利弊,我只來曬一下2016年部分地區的省一級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和支出的對比。

先來看祖國的首都北京,2016年北京政府拿了5081億(真不少,和山東差不了多少),花了6406億。

上海2016年拿了6406億(真巧,和北京的支出差不多,真心多),卻花了6918億。

再來看看馬爸爸坐鎮的浙江吧,浙江2016年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爲5301億,花了足足有6974億元。

這說明啥?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哪有不指望中央撥錢的地方?任你江浙滬富得流油,省一級政府的那些稅收和非稅收入,根本不夠花!把在中國再正常不過的中央轉移支付,說成是山東向中央乞討、要飯,你不怕西部地區那些中央轉移比地方收入還多的省份罵你?

當然,你可以說山東的財政收入和GDP排名不符。但這其實牽扯到另外幾個概念,比如稅收背離、企業總部分部稅收分配等。總的來說,山東的財政收入偏少,說明了山東經濟存在一些不足,但絕不是入不敷出的體現。

當然,老蠻的文章還有一點很厲害,就是編造數據的能力。

上文中的國稅收入從何而來,一概不知。後來又提到了一個數據,說2017第三季度山東企業債券規模縮減了7個億。

這個數據我不知從何而來,根據山東省統計局在去年11月2日發佈的2017三季度分析,山東9月末規上工業資產負債率降到55.2%,統計局由此得出了企業債務繼續減輕的結論。而我們姑且相信老蠻從可靠渠道得到了山東企業債券規模縮減的數據,但他爲啥會得出來了山東企業借不到錢的結論?

在去槓桿喊到震天響的時候,你還讓企業多借點錢,你當企業真的沒有人研究十九大報告嗎?

就算真是企業借不到錢了,這也不是山東自己的事情。根據前幾天剛剛出臺的央行數據,2017年企業債券淨融資4495億元,同比少2.55萬億元,僅爲2016年全年數據的不足15%,降幅達到85%。全國少了2.55萬億,山東第三季度少了7個億,就算山東全年總共縮減了30個億,這得是多麼強的經濟,才能在全國少了2.55萬億的情況下,只少了30個億啊!

山東媒體駁山東債務壓城 假新聞違法成本太低了 第7張

2017中國金融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說了這麼多,還是想告訴大家一個觀點——政府不是企業,他不以賺錢爲目的。從2013年開始,中央政府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連續提到要安排財政赤字,規模也從2013年的1.2萬億元,到2017年的2.38萬億元。

這說明啥,中央政府不僅對赤字不避諱,甚至公開告訴你,我要赤字多少。2008年後全球經濟開始波動,中國進入新常態,積極的財政政策必不可少,赤字早都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如果你看看美日歐等國的財政赤字數目,你就會發現,中國政府的財政,真的是太健康了!

以上觀點,不代表我認爲山東的經濟盡善盡美,也不代表我相信山東的經濟數據、財政數據無懈可擊。我只是對這種憑空捏造數據源、信口開河就分析經濟形勢的僞專家表示不屑。

我也是個新聞小兵,跑統計局更是隻有小半年。但我知道,任何有關數據的新聞,都要拿捏再三並且有權威出處才能使用?類似於“國稅收入”、“地稅收入”這樣業餘的名詞,更是不應該在新聞中出現。

而我作爲新聞工作者,我也希望那些喜歡讀財經報道的讀者,在讀這些所謂財經專家的新聞之餘,也應該多讀讀經典書籍,免得被一些不懷好意的人利用——擺出一些聳人聽聞的數據和論點來博點擊量。畢竟在互聯網上,假新聞的違法成本太低了。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