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H7N9最新消息:H7N9患者發病3天內抗病毒治療能減少併發症

H7N9最新消息:H7N9患者發病3天內抗病毒治療能減少併發症

來源:美型男    閱讀: 3.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記者祝潔煒 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後,患者會出現哪些症狀?哪些患者易發展成重症甚至死亡?早期抗病毒治療是否有效?昨天上午,浙大一院召開新聞發佈會,5月23日,題爲《111例H7N9流感病毒感染病人的臨牀特徵》的論文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通過對111例病人的臨牀分析,很好地回答了以上問題。這一論文由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院士爲通訊作者。

H7N9最新消息:H7N9患者發病3天內抗病毒治療能減少併發症

基礎疾病是發生呼吸窘迫的危險因素

研究組首次對中國早期11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的人口學特徵、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影像學變化和自然病程等臨牀特徵進行了系統描述及分析研究。

這111例病例來自2013年3月至5月10日浙江、上海、江蘇、河南、安徽、北京、福建等7個省市的30家醫院,其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40例、上海公共衛生中心19例、蘇州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7例,其餘27家醫院病例數均在7例以下。

這些病例年齡最小的3歲,最大的88歲,中位年齡爲61歲(注:中位是一個統計學概念,與平均意思相近,但不能等同)。其中,65歲以上的佔42.3%。女性約佔全部患者的31.5%,而男性患者約爲女性的兩倍。61.3%的患者有1種或1種以上的潛在疾病,包括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研究組發現,年齡大於65歲,有基礎疾病,淋巴細胞少於1000/mm3,穀草轉氨酶大於40U/L,磷酸肌酸激酶大於200U/L,是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危險因素;有基礎疾病是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獨立危險因素。

發病3天內接受抗病毒治療很重要

這些病人最爲普遍的症狀是發熱(100%)、咳嗽(90.1%),同時伴有淋巴細胞減少症(88.3%)、乳酸脫氫酶升高(82%)以及血小板減少(73%)等。

H7N9禽流感進展極爲迅速。分析患者的自然病史,研究組發現,從起病到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中位時間爲7天,從起病到死亡的中位時間爲14天。絕大部分病人有嚴重併發症,其中併發肺炎(97.3%)、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71.2%)、休克(26.1%)、急性腎損傷(16.2%)、橫紋肌溶解(9.9%)。76.6%病人入住重症監護室,58.6%的病人使用呼吸機治療,20名病人使用體外膜肺氧合治療,其中浙大一院爲13名,17名病人使用人工肝治療,浙大一院爲16名。文章中首次提出人工肝治療危重症H7N9流感病毒感染的適應症。截止到2013年5月10日,111例病人中,27%的病人死亡,同期浙大一院的病死率爲12.5%,低於全國。

研究組還發現,提高H7N9禽流感的救治成功率,早期抗病毒治療非常重要。這些患者從起病到接受抗病毒治療的中位時間爲7天,起病到病毒確診的中位時間爲8天。發病3天內接受抗病毒治療的病人發展爲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比例要低於3天以後接受抗病毒治療的病人。

對臨牀診療有重要指導意義

李蘭娟院士說,這些數據證實,中國內地早期H7N9流感病毒感染者發病迅速,且多爲重症患者,需入住重症監護室,早期的抗病毒治療非常重要。

人感染H7N9禽流感對全世界的醫務人員和科學家來說都是一種新疾病。該論文的及時發表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醫務工作者在臨牀上正確識別H7N9流感病毒感染,認識其發病規律,建立規範的診療體系,以及對於重症及危重症病例的早期預警都具有極爲重要的實際意義。這是一篇臨牀學者聯手合作爲中國及全球公共衛生作出重要貢獻的論文。它用科研實力證明了我國自SARS以來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能力有顯著提高。

5月16日,浙江省終止人感染H7N9禽流感Ⅳ級應急響應,防控工作轉入常態化管理。但李蘭娟院士提醒,公衆仍然應該堅持做好預防流感的各項衛生措施,比如,平時勤洗手,室內環境勤通風通氣,城市家庭不能養雞鴨,出現發燒等流感症狀後及時就診。此外,研究部門要對流感病毒的變化加大監測力度,各級醫療機構也要加強對流感病毒的檢測能力。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