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名句 > 佳句美文 > 七夕情人節語錄

七夕情人節語錄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爲“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爲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YJBYS小編特別整理了一些七夕情人節語錄,供大家參考使用。

七夕情人節語錄

1、絲絲柔風情萬縷,綿綿細雨有秋思,朵朵浮雲寄我意,夜夜明月賞與析。瀏覽不盡前生事,語道不完今生情,七夕鵲橋可相會,輕風明月纏我心。

2、寫張給牛郎給織女的賀卡,讓它飛翔在天際!寫出你心中我心中的話語,永恆美麗的相遇!

3、昨晚又是一個無眠夜,因爲想你。“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4、親愛的,七夕情人節到了,我發條短信把愛意化作玫瑰花,溫馨快樂你的心情;把我的情意化作巧克力,香甜美好你的生活,祝情人節快樂,天天快樂!

5、你知道嗎?我對你一往情深、一心一意、一心無二;我的一言一行都有着對你深深的眷戀,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將愛你一生一世。親愛的,七夕快樂!

6、織女不用斂蛾眉,前度牛郎今又回。鵲橋執手望淚眼,良辰美景不思歸。莫羨鵲橋仙,人間花更嫣;今沐七夕雨,愛你更心堅。七夕快樂!

7、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象花兒開在春風裏,開在春風裏!爲什麼你笑的這麼甜?因爲我給你發了短信息!七夕情人節快樂,寶貝!

8、自古天宇有銀河,只把牛郎織女隔,若逢七月初七日,鵲橋歡送度銀河。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長久相處短,但願天下有情人,珍惜擁有常眷戀。

9、網絡讓我們相識,網絡讓我們相戀。希望在這七夕之夜,我們能夠親密相見!

10、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七夕了,錯過了二月十四,再也不能放過七月初七,今天我要對你說三個字:借點錢!平時不好意思開口,過節你總不好拒絕吧?

11、一生一世執子手,不離不棄共白頭。苦樂同分享,風雨齊牽手。盈盈剪燭西窗,款款閒話滄桑。即使兩鬢蒼蒼,相依同看斜陽。愛你永不變,七夕快樂!

12、七夕其實並不美麗,美麗的是和你共度七夕的那種感覺……我愛你!節日快樂!

13、點點飛星傳情,片片纖雲弄巧,脈脈月華如練,悠悠又見鵲橋。天淡銀河垂地,相思無計迴避。縱然千山萬里,寄我心中情語:愛你永不變!七夕愉快!

14、七夕你最牛!月老變成你奴隸,牽線引誰隨你意;丘比特給你運氣,愛情之箭送給你;維納斯也祝福你,美好姻緣人間喜。好友真心提醒你,把握良機莫失去! 15、鵲橋流淌着牛郎的深情,帶着夢想帶着期望,今夜在天宇間飛行,短信傳遞着愛你的真情,帶着心跳帶着渴望,此刻在時空裏穿行,寶貝,祝你七夕快樂。

16、七夕相思無從寄,託輪明月替;月半想你,月圓戀你,話在月兒中,心在月兒外;夜空密密點綴的星辰,是我密密的相思意。親愛的,節日快樂!

17、天生靦腆的牛郎癡情得可憐,但是那種善良與執著造就的愛情,本身就是值得情人們永恆歌頌!

18、鵲橋是銀河的傳奇,你是我心中的傳奇。浪漫緣分是上天的安排,愛情神話是永恆的未來。許多的'奇蹟只有相信纔會存在。親愛的,七夕愉快!

19、我對你的愛如滔滔江水川流不息,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再如日落西山燦爛輝煌。我想你愛你,我不能沒有你,我一定要得到你!七夕快樂!

20、走上鵲橋的牛郎如今不願再對織女說“我愛你”了,因爲單調的重複再也詮釋不了他心中那份狂熱的愛!

拓展閱讀:

婦女乞巧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自然崇拜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爲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時間崇拜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爲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爲完滿。以“七曜”計算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爲“喜中帶吉”月。因爲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數字崇拜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爲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祕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生殖崇拜

”七七"是生命週期。《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它說男子以8歲一個週期,女子以7歲一個週期。女子7歲腎氣盛,換牙齒頭髮變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天癸是腎精,任督二脈,以中醫說法,"爲一身陰陽之海,五氣貞元",也就是說,二七就來月經,可以生子。三七腎氣平均,最後的牙齒長齊,發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堅,頭髮長極,身體盛壯,到了頂點。五七陽明脈衰,面容開始焦黃,頭髮開始掉。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是一個生命週期結束。"七"這個數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應該是結束中的誕生。《周易·復卦》:"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孔穎達疏:"天之陽氣絕滅之後,不過七日陽氣復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來複"是去而復來,也就是重生,輪迴循環,所以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散盡,又七七四十九天魂魄豐滿。

節日發展

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爲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裏,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爲喜歡的節日之一。

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爲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擡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7]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又被認爲是“中國情人節”。

節日別稱

雙七:此日月、日皆爲七,故稱,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

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爲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爲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爲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爲之,故稱之。

穿針節:因爲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風俗習慣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爲針。”《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爲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爲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爲符應。”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爲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宋周密《乾淳歲時記》說;“以小蜘蛛貯合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爲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樂事》說,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爲得巧多寡。”由此可見,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爲“花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