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名句 > 經典臺詞 > 歷史劇《大秦帝國之崛起》臺詞

歷史劇《大秦帝國之崛起》臺詞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劇《大秦帝國之崛起》講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魏冉、白起、范雎輔佐下,弱六國、納九鼎,奠定多年後曾孫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基礎的故事.小編給大家分享了句子經典臺詞,歡迎欣賞。

歷史劇《大秦帝國之崛起》臺詞
  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經典臺詞

1.赳赳老秦,復我河山。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國恨,滄海難平。

天下紛擾,何得康寧?

秦有銳士,誰與爭雄?!

2.青史只論成敗,不問因由。

3.流水已逝,心境非昨,如何能以今日之志,重蹈昨日覆轍?良禽固然擇木,也需持節自立。朝秦暮楚,終將自毀。

4.天命星象從來不會垂憐弱者,它永遠都只是強者的光環。

5.“季子,可要改弦易轍?”

“不。初衷無改。”

“不後悔?”

“不後悔。”

“吃得苦?”

“吃得苦。”

“受得辱?”

“受得辱。”

“創業三難,敗、苦、辱。三關能過,可望有成也。”

6.脫胎換骨,豈在皮囊?

7.不移 不易 不離 不棄

8.能者上,庸者下,不能者退,自安者,敗於懦弱知足者,敗於無知,大爭之世,唯以實力見長,當今之世,唯學爲正道,自應坦然受之,努而習之,雖有敗,更有苦,甚者辱,如因不堪受其磨而棄之,以樂其好而逐其他,雖能樂己,中有所得,確若滄海之有其寬而略之其深,終不能納百川,濟萬物。如與他人比肩,少之其實,更乏其心。故自安者,敗在心之弱也。

9.自學之始,自應有居安思危之覺,不因其學滿,而停之,進而驕其學,視人不如己,視學爲無物,曾不知,桃李滿天下,爾等只是滄海之一粟,而己竟不知強人之所在,如若比肩,恥笑在先,其心也蠢。故曰,知足者。敗於無知。大秦之強,唯法適從,六國各異,雖華而絢麗,然非正道,此中雖有變法者,然有自安者,知足者,終不能成,淪爲魚肉。吾輩爲學,竭盡其力,不可留餘心,妄圖安之,雖有成敗,卻磨其心,爲學之本卻在於此,正心而矣,痛而持之,如若大秦,糾糾不倒,橫掃六合,何樂而不爲。

10.權力功業如戰場,歷來不以德行操守論人。

11.所謂帝王天賦,根基所在便是有別於常人之心的天下之心。你可以說這種天下之心是冷酷,是權欲,是視平民如草芥的食人品性;但你仍然必須承認,領袖天下的帝王之心真的是不能有常人之仁;或者說,帝王仁善不能以常人之仁善表現出來。畢竟,帝王必須兼具天下天下利害,不能有常人的恩怨之心。若如常人仁善,那確定無疑的是,他連一個將軍的不能做好,遑論帝王哉!

12.強力乃國家之本,德行乃爲政之末。

13.遇到大事,作爲leader,不要急於開口,先聽聽其他人的想法。尤其遇到和他人意見相差很大的時候,更要靜下心來。

14.對手實力強大,卻按兵不動,必有隱情。一個大的組織,沒有內亂,很難崩潰。要謹防對手策動內亂。

若有內亂的可能,必須馬上找出產生內亂的最大可能是什麼?誰?爲了什麼?

15.以義行之,則公器化爲私道。不韋執拗於“義本”,則是以風塵商旅之道求權力公器之道。不容些許負義之行,於公器之道實爲偏執。以此心入仕途,終將大毀也!

16.渭水湯湯,在秦無險,可謂天賜佳水。可爲何秦據渭水數百年,卻坐失魚鹽航運之利?府庫財貨日見空空。老秦人樸實厚重,尚武之風深植朝野,可爲何秦國就沒有一支攻必克、戰必勝的強大新軍?

守富饒土地而貧窮,擁強悍之民而兵弱,據山川形勝而淪喪……就在於沒有綜合混一的強大國力。何爲綜合國力?人口衆多,農工興旺,府庫充盈,甲兵強盛,民勇公戰,有此五者,堪稱強國。而眼下秦國,五無其一。地小民少,工田不振,府庫空空,甲兵老舊,私鬥成風!

  拓展閱讀

  劇情簡介

秦昭王當政不久,列國展開一系列兼併戰爭。秦國看準時機,先與齊連橫,攻略魏國大片土地。由此,戰國到了秦齊趙三國並強階段。此時秦國國內,穰侯魏冉擅權,宣太后掌政,秦昭王王權旁落。此時,局勢對秦國十分有利:縱橫家蘇秦與燕王祕約赴齊間齊,以滅齊爲目標“死間”齊國。面對國內政治困局和國外有利機遇,秦昭王毅然起用範睢,逐魏冉、廢太后之權而恭養之。同時,與蘇秦合謀,舉兵攻破齊國。秦昭王遣將白起,相繼在伊闕、郢都、華陽、長平發動四大戰役,殲滅了韓魏齊楚趙百萬以上兵力,使秦與列國消長髮生了根本轉折。自此,秦國崛起

角色介紹

宣太后

演員 寧靜

秦宣太后羋八子,嬴稷的母親,野性狂放,熱情率直,她是一個重情而率性的人,行事風格大膽出位,與嬴稷的母子之情錯綜糾葛,她在觀察列國政局變化中,一面教化兒子贏稷,一面受到心智磨練,獲得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以輔佐兒子治理國家。

嬴稷

演員 張博

秦惠文王與羋八子之子,童年離秦質燕,他兒時在他國多年,少時返秦執政,治國進取之心比其父親更急更甚,於是便有了諸多躁動之舉,不過嬴稷畢竟聰慧,他在諸多成敗中,在母親的呵護下漸漸成長,君王資質漸漸厚實。

白起

演員 邢佳棟

秦國軍事將領,秦惠文王時入伍爲士卒,戰爭實踐中,漸漸對兵事爐火純青,被稱爲“戰神”,嬴稷執政期間,漸漸對白起委以重任,他們在長期的秦國對外戰爭中建立起非同尋常的兄弟之情,在長平大戰後獲賜自裁。

魏冉

演員 趙純陽

宣太后之族弟,秦國之相。當年隨宣太后入秦,從惠王時起就任職用事,他擁立了秦昭王,嬴稷初政時屢立功勳,憑着是昭王舅父的特殊關係,在秦國獨攬大權,深受宣太后寵信。曾保舉白起爲將,後遭昭襄王貶黜。

范雎

演員 吳連生

秦昭襄王時擔任秦國丞相,其爲人恩怨分明,睚眥必報。他初入秦國,便建議秦王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此後主張“遠交近攻”,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後因饞言白起,親信鄭安平兵敗投敵而失寵。

趙括

演員 張譯文

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不懂得靈活應變。 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趙括一反廉頗的策略,改守爲攻,在長平主動全線出擊,向秦軍發起進攻,困於長平。趙括親自率勇士突圍,英勇殺敵,被秦軍射殺而死,四十餘萬趙兵盡降,後被秦軍坑殺。

羋原

演員 楊志剛

即屈原,楚國人,一個飄逸的大才子,本身很有才情,吟詩作對,揮灑激情。作爲政治家,他提倡“美政”,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對外力主聯齊抗秦。

  相關資訊:《大秦帝國》“崛起”,功夫在詩外

近乎無聲無息在央視一套悄然播出的《大秦帝國之崛起》,迅速被眼尖的觀衆所發現,線上線下有關這部電視劇的討論,都給予了不錯的評價。對應這幾年浮躁混亂的電視劇生產業,《大秦帝國》儼然成爲電視劇創作的一股清流。

《大秦帝國》系列劇命運多舛,但是也應了那句老話,“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大秦帝國》帶來的觀感是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地方在於,它讓人不禁想到老版的《三國演義》《水滸傳》以及《雍正王朝》等經典劇。陌生的地方在於,在電視劇製作與創作的新概念衝擊下,觀衆已經有許久沒有看到如此具有歷史感、莊重感的作品了。《孤芳不自賞》《錦繡未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新類型劇”正在強力改寫電視劇潮流,但在這個過程中所暴露出的`問題,比如原著抄襲爭論、製作粗陋化等,使得觀衆在消費潮流的同時,忍不住懷念過去的經典電視劇。

《大秦帝國》的故事背景與鄭曉龍導演的《羋月傳》是一樣的,多數在《羋月傳》中出現過的歷史人物名字,也都出現在了《大秦帝國》中。但在評分網站上,正在播出的《大秦帝國之崛起》高達8.8分,而《羋月傳》只有5.2分。要知道《羋月傳》當初首播時,在影響力和收視率方面都是驚人的。兩相對比,真相顯而易見——觀衆爲一部影視劇打分,是不太受導演、演員名氣和炒作熱度所影響的。人們把觀感落實到分數時,斟酌的過程中,首要考慮的是故事的紮實程度、演員的表演功底、情節的邏輯是否工整,臺詞是否精彩有味。

《羋月傳》在消費至上時代,有着專屬於它的價值。比如作爲一部古裝劇的時尚感,創造者對觀衆心理的迎合,劇作爲社交媒體所貢獻的話題流量等等。而反觀《大秦帝國》,則沒有把重點放在這些方面,而是專注於故事本身。用直白一點的話說,《大秦帝國》所呈現出來的最終成品,是能夠體現出“功夫在詩外”這句話的寓意的,這部劇在創作上“修煉內功”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纔是它獲得好評的最根本原因。《大秦帝國》改編自作家孫皓暉一套六冊的皇皇鉅著,該系列劇從2005年開始拍攝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到現在的《大秦帝國之崛起》,花費了長達12年時間。該劇組潛心創作,在劇作立項的前期創作階段,就把更多精力用於故事創意、人物設定、價值觀設定等方面,用紮實穩固的創作理念來約束劇本內容不分崩離析,使得故事具有整體感。爲了將這部嚴肅的歷史正劇搬到觀衆眼前,爲了儘可能還原歷史真相,劇組還力邀數位歷史學家擔任歷史顧問,仔細考證劇中的人物、器物、歷史事件。最終,該劇憑藉嚴謹的製作、考究的服裝和道具,被觀衆大讚良心劇。

如今,國產電視劇受助於網絡視頻消費需求的強勁推動,迎來了一個有贏利點、有很大發展空間的時代。但在電視劇生產轉型的過程中,丟失了文藝創作的嚴肅內核,注重產品化,淡化作品屬性,追求快速生產,忽略品質追求,“十年磨一劍”的精神之於電視劇創作,幾成一句空話。

《大秦帝國》是否會成爲經典之作,還需要時間的考驗。但它能夠吸引關注,成爲焦點,起碼說明了一點:觀衆內心還是期望電視劇能具備創作的嚴肅性、製作的精良性以及古裝劇所獨具的莊重性,能夠繼承往日經典。如果《大秦帝國》能夠像一枚巨石那樣,砸醒在劣質劇生產流水線樂此不疲的人們,那則是它在劇作之外更大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