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尤物 > 尤物爆料 >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對古人的生活更加了解 2017最新網盤資源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對古人的生活更加了解 2017最新網盤資源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考古中最無價的是遺存中保存的人類信息。”社科院考古所所長陳星燦說。

16日,中國社科院在京公佈了2017年六大“中國考古新發現”,這些發現中留存着上下4萬餘年的人類活動信息——燃篝火,種水稻,雕玉器,祀神明……古人所爲與今人並無二致:美好地活着。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對古人的生活更加了解 2017最新網盤資源

新疆通天洞遺址:他們從遠方來

看點:精美石器、動物骨骼化石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對古人的生活更加了解 2017最新網盤資源 第2張

新疆通天洞遺址及周邊環境。(社科院考古所供圖)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對古人的生活更加了解 2017最新網盤資源 第3張

新疆通天洞遺址出土的精美刮削石器。(社科院考古所供圖)

通天洞所在的新疆阿勒泰,是中國西北往中亞、歐洲的要道。作爲新疆發現的首箇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它完整保存着距今4.5萬年到3500年前古人類生活居住的遺存。

一枚精美刮削石器令考古學家愛不釋手。墨色橢圓形石片邊緣鋒利,其加工工藝具有典型莫斯特文化特徵。這是來自歐亞大陸西部的遠古“因子”,此前從未在中國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中被大規模地發現過。

破碎動物骨骼化石、篝火痕跡等都證實其“主人”在此長期生活、居住過。這一發現隱藏着重要問題:史前,亞歐大陸東西兩側的人們如何遷徙、交流和擴散?

濟南焦家遺址:他們有了等級

看點:陶禮器羣、玉器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對古人的生活更加了解 2017最新網盤資源 第4張

濟南焦家遺址出土的玉器。(社科院考古所供圖)

濟南焦家遺址一向“低調”,但在評選中卻高票當選。這是因爲它可能關乎中國東部的文明起源。

這個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5000到4600年,是海岱地區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城址。大量玉器的出現顯示出它與良渚、陶寺等其他文化區千絲萬縷的聯繫。

海岱,指以泰沂山脈爲中心的黃淮下游。距今6000-3800年的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階段是該區域從蠻荒步入文明,經巨大變革從而走向鼎盛的時期。從考古遺存看,焦家遺址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聚落。

這座史前“城市”呈現強烈的時代和地域特色:半地穴式和地面式的房屋、防禦性的夯土城牆和壕溝、成列分佈的墓葬、棺槨出現和男女合葬……這一切記錄了社會財富和等級加速分化的進程:富者重槨厚葬,貧者愈貧,幾無立錐之地。

福建南山遺址:他們在山頂“安居樂業”

看點:人骨、炭化稻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對古人的生活更加了解 2017最新網盤資源 第5張

福建南山遺址出土的炭化黍、炭化稻、炭化粟遺存。(社科院考古所供圖)

福建三明市明溪縣獅子山南側,一處洞穴與曠野結合的史前文化遺存去年廣受關注。它揭露出距今5800到4300年間福建西北的文化面貌,填補了該地新石器中晚期至商周時期考古譜系“缺環”。

由於環境特殊,華南史前人類遺骨很難保存。南山遺址5座存有人骨的墓葬就非常珍貴,通過進一步作形態學和病理學分析,可一窺當時人的生計。

南山遺址的先人,從事相對發達的農業生產。豐富植物遺存中,有目前在武夷山東麓地區發現最早的水稻,也有華南迄今發現最早的粟和黍。

南山先民的“安居”生活中,有一種獨特的山頂、洞穴結合的空間利用特徵。居住區逐漸從洞穴移到山頂,並在山頂留下福建最早的蓄水池遺蹟和大量柱洞、灰坑,展現一幅榮景。

湖北蘇家壟遺址:他們爲國“調配”青銅

看點:“金道錫行”銘文壺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對古人的生活更加了解 2017最新網盤資源 第6張

湖北蘇家壟遺址俯瞰圖。(社科院考古所供圖)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對古人的生活更加了解 2017最新網盤資源 第7張

湖北蘇家壟遺址出土的銅錠。(社科院考古所供圖)

半世紀前,京山縣蘇家壟遺址發現青銅“國寶”九鼎七簋,揭示了一個神祕的諸侯國——曾國。如今,在當年發現地點的南部崗地上,考古學家第一次全面還原了遺址的墓葬、居址和冶煉遺存,對曾國及周王朝物質、文化面貌又有突破性認識。

青銅禮器,以有銘文爲貴。此次出土的大量青銅器銘文透露了諸多信息,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金道錫行”銘文壺。壺身161字,極爲罕見。“金”,實爲銅,銅和錫合而爲青銅。由於中央王朝所在地沒有足夠礦藏,“金道錫行”壺證明當時存在一條由南方向北方運輸金屬的路。

另一件青銅器銘文“克逖淮夷”,印證了曾國控制淮夷地區。結合發現的大規模曾國冶銅遺存、出土的銅錠,考古學家認爲曾國很可能把控着周王朝青銅冶煉、生產和流通等環節,並在漢淮與中原地區之間的金屬資源流通扮演重要角色。

河北行唐故郡遺址:他們想成爲“華夏人”

看點:二號車馬坑,動物頭蹄葬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對古人的生活更加了解 2017最新網盤資源 第8張

河北行唐故郡遺址的精美馬具。(社科院考古所供圖)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對古人的生活更加了解 2017最新網盤資源 第9張

河北行唐故郡遺址的精美馬具。(社科院考古所供圖)

河北行唐故郡遺址爲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遺蹟,其中發現有諸多奇特處:二號車馬坑內,居然完好保存着5輛車、16匹馬組成的“車隊”!用骨貝、海貝、青銅裝飾的鞁具、挽具,漆繪貼金的車,數條彩繪皮質“靷”等裝飾熠熠生輝,爲復原先秦車馬駕駛方式提供了罕見“標本”。

一種獨特的動物頭蹄葬亦是首次發現:坑內分層埋着大量的牛、羊、馬頭蹄。加上積石墓,殉人、大量殉牲的風格,可說是“北方族羣style”無疑了。但另一方面,車馬坑、青銅器、陶器等又顯現着中原文化對其巨大的吸引力。

吉林寶馬城遺址:他們祭祀長白山

看點:玉冊、中軸線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對古人的生活更加了解 2017最新網盤資源 第10張

吉林寶馬城遺址俯瞰圖。(社科院考古所供圖)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對古人的生活更加了解 2017最新網盤資源 第11張

吉林寶馬城遺址出土的獸面紋瓦當。(社科院考古所供圖)

寶馬城遺址位於吉林安圖縣二道白河鎮西北4公里處丘陵南坡。以往學術界視寶馬城爲渤海朝貢道上的重要驛站,但2016年出土的玉冊確證其爲金代皇家修建的長白山廟故址。

歷時3年的考古發掘共出土各類遺物逾五千件,寶馬城建築組羣的佈局、主要單體建築形制與功能也大致水落石出。它也是中原地區以外首次通過考古發掘揭露的國家山祭遺存,不僅是金代歷史與考古的重要發現,也是邊疆考古和北方民族考古重大突破。

2017最新網盤資源

明星八卦
尤物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尤物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