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尤物 > 尤物評論 > 高口碑 低排片《氣球》再遇文藝片“老難題”

高口碑 低排片《氣球》再遇文藝片“老難題”

來源:美型男    閱讀: 8.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 高凱)上映8天,票房500餘萬元(人民幣,下同),儘管影片水準贏得多方肯定,但《氣球》仍然未能擺脫文藝片面臨的高口碑低排片的“老難題”。

高口碑 低排片《氣球》再遇文藝片“老難題”

《氣球》以極具夢境質感的影像風格,講述了一個關於信仰和現實拷問的家庭故事。導演萬瑪才旦以氣球這一意象爲線索,呈現了基礎教育、計劃生育、女性主義等話題,以一個藏族家庭的生活經歷,令觀衆感受到整個藏區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生活圖景。

《氣球》此前入圍過2019年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多倫多電影節“當代世界單元”等數十個國際電影節的多個獎項,從劇本構思到改寫小說再到成片,耗費了差不多十年時間。

業內普遍認爲,《氣球》本身的故事和人物頗具基礎,而萬瑪才旦在這部影片中更充分調動了電影的音畫藝術敘事能力,《氣球》在完成度和藝術水準上均達到了較高水平。

事實上,到目前爲止,觀衆對於《氣球》也頗爲認可,目前該片的豆瓣評分高達7.9分,然而這種高口碑並沒有轉化成實際票房。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日該影片上映首日,排片佔比僅僅只有2.4%,此後一路跌至1%,即使獲得了胡歌、宋佳、周冬雨等一衆明星力挺,萬瑪才旦也在朋友圈發出“排片低到可憐”的吶喊,但局勢並未扭轉。

今天是《氣球》上映的第8天,隨着張藝謀新片《一秒鐘》和美國動畫片《瘋狂原始人2》的上映,《氣球》的排片佔比已被擠壓到僅爲0.2%,目前票房累計不到520萬。

事實上,文藝片上映院線遭遇排片困境早已是“老問題”:2015年,知名導演王小帥的《闖入者》排片佔比只有1.5%,票房表現低迷;2016年,著名製片人方勵在網絡平臺下跪懇求院線經理在接下來的週末爲吳天明遺作《百鳥朝鳳》增加排片;2019年,《地久天長》從柏林電影節攜最佳男女主獎項載譽而歸,儘管一時風頭無兩,但上映首日排片依舊只有6.6%。

除上述給人們留下印象的“個例”之外,更有相當數量的文藝片以毫無存在感的方式從院線“飄過”。

文藝片爲何頻頻遭遇排片“老難題”?對此,著名影視理論評論家、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尹鴻教授在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文藝片需要進一步探索適合自己的排片模式,在宣傳和發行放映中應當更注重社會口碑的層層發酵。

他指出,首先,不可迴避的是文藝片先天的基因影響,相比商業片,這一類影片往往主題嚴肅、娛樂性不強、少有明星演員加盟。

“所以我覺得從文藝片來講,單純地去講它的排片與商業片的對比意義不是很大”,尹鴻直言。

對於此種情況下社交平臺上對於院線的衆多質疑之聲,尹鴻表示,“所有排片都有成本,作爲院線,要尋求效益和排片的平衡點。因爲對於影院來講,成規模的排片,如果單場票房達不到最基本的要求,其對於這部影片的排片就應該是沒有積極性的。”

“所以我覺得還是應當多去探索文藝片的排片模式,一味指責院線經理是沒有意義的。”尹鴻說。

尹鴻指出,對於文藝片而言,點影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大範圍上映前,需要更多的點影,不是僅僅行業內、圈層內的好口碑,而是要形成一定的社會口碑。具備一定的社會口碑之後,再做擴大規模的放映,我認爲這樣效果會比較好。”

尹鴻解析稱,文藝片的宣發和排片模式之所以要與商業片區別開,是因爲文藝片自身的特點,“對於文藝片,普通觀衆的觀影主動性比較弱,會需要一定的口碑發酵,需要口碑感染才慢慢會形成觀影的熱情,然後一點一點擴大放映範圍,文藝片的放映應該是逐層擴大的。”(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明星八卦
尤物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尤物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