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尤物 > 尤物評論 >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這批手稿見證譯製片黃金時代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這批手稿見證譯製片黃金時代

來源:美型男    閱讀: 5.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走進廣播大廈,穿過一面寫有“演員配音要‘有神’”的白牆,記者前兩天(2日)來到上海電影譯製廠的混錄棚。棚里長桌上,攤平放着一眼忘不到盡頭的檔案袋,另一頭是堆疊起來的電影膠片盒。檔案袋旁的紙張多數已經泛黃,仔細一看,原是上譯廠所藏《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譯製片的電影翻譯手稿。

這批譯製片檔案,其中部分一直珍藏在上譯廠黨總支書記陳錦培辦公室的一面大櫃子裏,此番首度向社會公開展示。記者獲悉,上譯廠共保存了近萬件1949年以來的譯製片檔案,這批檔案近期將參加由上海市檔案局組織開展的第三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的申報評選。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這批手稿見證譯製片黃金時代

上譯廠創始人、老廠長陳敘一

上譯廠配音演員、譯製導演曹雷就站在長桌旁,受疫情影響,這位年屆八十的老人今年已很少出門,但上譯廠她一定要來。“這是回孃家了。”她一連說了好幾次。儘管年事已高,但聊起在上譯廠時的配音工作,記憶卻好似更加深刻。“外國電影進來了,全廠先看一遍,然後交給翻譯,此時翻譯出來的是‘初對本’,是用來對戲的。這之後,譯製導演、翻譯、口型員三人坐一起,數着影片上外國演員說每一句的口型,到底能裝多少中國字。”聊到興起,曹雷舉例,英文的“Hi”,最多一個字;但“How are you”就能對應三個漢字;“數完口型,還要熟悉整部戲裏的人物關係,把電影吃透,這樣才能琢磨出‘復對本’。”曹雷說,上譯廠有一套完整、科學做譯製片的方法,沿用到了現在。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這批手稿見證譯製片黃金時代 第2張

當年上譯人爲譯製片配音的工作場景(話筒前站立者爲李梓)

長桌上,就有曹雷和同事們當年一筆一劃寫下的影片原語言劇本、翻譯初版本、臺詞本、完成本等。然而,很少有一份檔案“乾乾淨淨”。無論是臺詞本還是初對本,都以手寫居多,偶爾有幾份打印稿,臺詞間都是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跡。如今的上譯廠翻譯夏恬記得,有次翻閱這批檔案時,看到有一頁沾了茶漬,“前輩還在這一頁後面補了一張紙,就怕溼了後沒法保存,從這就能想象到前輩工作時的狀態”。她說,透過檔案,就像一次穿越時空的會面,“現在我們也是這樣,一杯咖啡,深夜挑燈夜戰”。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這批手稿見證譯製片黃金時代 第3張

當年上譯人爲譯製片配音的工作場景(話筒前站立者爲富潤生)

上譯廠成立於1957年4月1日,其前身是194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70多年來,上譯廠從無到有締造了中國譯製片的黃金年代。陳錦培介紹,目前上譯廠已保存1949年以來的譯製片檔案近萬件,主要包括譯製片翻譯劇本、電影膠片、電影海報、工作照、部分電影的獲獎證書等,此外還有部分譯製片導演、翻譯、配音演員的藝術創作總結、口述實錄等。其中,最珍貴的莫過於千餘部譯製片的翻譯劇本,包括《簡愛》《魂斷藍橋》《佐羅》《葉塞尼亞》《虎口脫險》《希茜公主》《斯巴達克思》《巴黎聖母院》《音樂之聲》《望鄉》等的原始檔案。據悉,通過對這些譯製片檔案的守護、梳理、挖掘、利用,上譯廠未來將策劃以展覽、分享會、聲音紀念館等形式,向大衆展示譯製片的珍貴歷史記憶。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這批手稿見證譯製片黃金時代 第4張

上譯人爲譯製片配音的工作場景(話筒前站立者爲劉廣寧)

檔案參觀結束,又經過同一面白牆,方知此話出自上譯廠老廠長陳敘一之口。與之對應的另半句是“劇本翻譯要‘有味’”。“老廠長有時候在翻譯一個本子,一邊吃着飯,拿着筷子也不夾菜,就在那‘點點點’。幹什麼?他腦子裏已經在考慮翻的那句話的節奏。還有一次想着翻譯,洗腳的時候襪子沒脫,就把腳擱進去了。這是他在家裏鬧的笑話。”曹雷的話在耳邊響起,“老廠長一直到彌留之際,已經昏迷了,手還在那打着翻譯的語言的節奏。不知道當時他腦子裏想的是哪個本子?”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張熠 題圖來源: 蔣迪雯攝 資料圖 圖片編輯:項建英

題圖:“向經典致敬——上海電影譯製廠成立60週年”在上海文藝會堂舉行內文圖片來源:上譯廠提供

來源:作者:張熠

明星八卦
尤物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尤物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