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血壓控制好全身器官不遭罪

血壓控制好全身器官不遭罪

來源:美型男    閲讀: 9.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研究顯示,血壓長期控制不理想,患病時間長,5—10年後就可能出現心、腦、腎損害和其他併發症。本報與幾大科室專家共同呼籲,高血壓患者除了要定期測量血壓,還應該關注上述器官的健康狀況,做好相關檢查。

血壓控制好全身器官不遭罪

病史過5年

每年查心臟

案例:沈女士患高血壓十年。這段時間,她總感覺胸悶、氣短、乏力等,尤其是活動後更明顯。她曾聽醫生説,高血壓會導致心臟病,於是擔心“自己不會是心臟出了問題吧?”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心血管內科主任李為民教授分析:高血壓治療需要終身服藥,很多人今天血壓升高就吃藥,明天血壓下來就停藥,病情控制很不理想。後果是血壓不好,心臟受累。

心臟收縮時,需要克服來自動脈血管內的壓力。高血壓患者的整個體循環都處於高壓力、高負荷狀態,要想維持正常的工作狀態,心臟就必須頂着高壓更加“賣力”地工作。長此以往,左心室會逐漸肥厚,其正常結構、功能都會受影響。同時,高血壓損害冠狀動脈血管,使之加速發生粥樣硬化。在上述情況的聯合作用下,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情況都可能出現。

因此,高血壓病史超過5年,或合併糖尿病者,都應定期進行心臟檢查。建議每年做一次心電圖檢查和超聲心動圖。前者可以反映心臟有沒有缺血的表現;後者可以及早發現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

如果高血壓患者出現胸悶、氣短、乏力等症狀,尤其在活動後明顯,同時經常有心悸等表現時,都要引起重視,這可能是心臟發出的求救信號。#p#副標題#e#

血壓高一點

中風增五成

案例:今年42歲的錢先生,患高血壓已有年頭了,血壓時高時低。最近,他常感覺左半身麻,使不上勁兒,走路久了會頭暈,還經常無緣無故頭痛。沒等他抽出時間去檢查,就突發腦出血被送進醫院。醫生説,罪魁禍首就是那時高時低的血壓。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李舜偉教授分析:在長期高血壓的作用下,腦動脈會嚴重受損,尤其是小動脈會出現動脈瘤。當血壓急劇升高時,小動脈瘤會突然破裂,導致腦出血;而血壓急劇降低時,由於血流速度變慢,血液中血小板聚集,會導致腦血管栓塞。高血壓是腦血管病的首要危險因素,尤其是血壓控制不穩、時高時低的患者,極易發生腦出血、腦血栓等。收縮壓每升高10毫米汞柱,腦卒中發病的相對危險就會增加49%;舒張壓每增加5毫米汞柱,相對危險則增加46%。

高血壓患者如果還沒有得過腦血管病,必須重視一級預防。若沒有相關症狀和體徵,如肢體麻木、力量減弱等問題,建議做一次頭顱的磁共振檢查。這項檢查的花費較高,患者可以量力而行,不過它可以及早發現微小的病灶;若是日後發生了腦血管病,還能將病後的檢查結果與病前的進行對比,看出問題所在,有利於提高預防和治療效果。

還要提醒的是,防控腦血管病,正確、安全地使用降壓藥也很關鍵。其中涉及兩個問題,一是關注平滑指數,即服藥後,血壓下降得是否平穩;二是觀察晨峯血壓,即在早晨6點到10點,血壓會不會突然上升。如果控制滿意,就能有效控制腦血管病的發病機率。#p#副標題#e#

控制不滿意

半年驗次尿

案例:一位53歲的男性高血壓患者因噁心、嘔吐、少尿等症狀,到醫院就診。化驗結果顯示,其腎功能的血尿素和肌酐都異常增高,雙腎已經萎縮,可以診斷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其實,他患高血壓多年,但從沒查過腎功能,也沒看過腎內科,錯過了早發現、早治療的黃金期。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內科主任盧方平分析:在臨牀上,高血壓患者出現腎臟損害的情況相當普遍,而腎臟一旦有病,也會導致血壓進一步升高。

血壓長期控制不好,會造成腎臟小環境緩慢改變、腎功能減退。有數據顯示,患高血壓5—10年後,可能出現輕至中度腎動脈硬化,繼而導致腎臟缺血、萎縮,甚至造成腎衰竭等。在這段時間內,患者不會出現明顯的腎病症狀,只能通過微量白蛋白尿等檢測指標,才能看出異常。

因此,血壓控制不太好的患者,應該將腎功能檢測作為常規項目之一。尤其是患病三五年後,每半年到一年,要定期做尿常規,檢測微量白蛋白。若已經出現腎功能下降,特別是腎小球濾過率低於30毫升/分鐘,應儘快治療。#p#副標題#e#

血壓波動大

3月看眼底

案例:62歲的老王最近看東西有點模糊。去醫院複查血壓時,醫生給他查了眼底。結果發現,高血壓引起了眼病。

衞生部北京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夏羣分析:高血壓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造成眼底視網膜上的小動脈硬化,嚴重者可發生出血、滲出、水腫,以至於視力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臨牀發現,這類患者可能最初沒有明顯症狀。隨着病情加重,直到出現眼底病變,因出血和黃斑水腫影響視力了,才到眼科就診。出血嚴重者,如有中央靜脈阻塞,可引起繼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導致視力喪失,甚至需要摘除眼球。因此,要預防高血壓眼病,除了嚴格控制好血壓、血脂外,還應督促患者定期進行眼科檢查。

一般,中老年高血壓患者若沒有眼部症狀,一年查一次眼底即可。若近期血壓波動大,應3個月到半年查一次。如果已經發現病變,且伴有出血,應半個月到一個月酌情複診。沒有症狀的患者,只需查眼底、看看有無出血。如果已經有了出血、黃斑水腫,就要進一步作熒光造影等檢查。

降壓不能一刀切

高血壓患者接受降壓治療後,血壓水平並非一刀切,更不是越低越好。

年輕的單純性高血壓患者,如果患者能夠耐受,120—130/70—80毫米汞柱可能是最適合的範圍。

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的患者,應該積極控制血壓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但舒張壓不宜低於60毫米汞柱。

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或腎臟疾病者,血壓應降至《130/85毫米汞柱以下;顯著蛋白尿患者,血壓應降低至125/75毫米汞柱以下。

年齡大於70歲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尤其是單純收縮壓升高的患者,應該將收縮壓控制到150毫米汞柱以下,但注意舒張壓不宜低於60毫米汞柱。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