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歷史朝代 > 有些父母只是以做平凡人快樂就好的心態 以便更加理性地陪伴孩子追求人生豐

有些父母只是以做平凡人快樂就好的心態 以便更加理性地陪伴孩子追求人生豐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於教育問題很多人表示自己非常缺乏各種經驗,當然如果不是教育學家的話,很多人教育孩子都只是第一次,當然現在有很多孩子都在說平凡就是福氣,平凡就是快樂,但是這兩者真的能連在一起嗎?

有些父母只是以做平凡人快樂就好的心態 以便更加理性地陪伴孩子追求人生豐

不知從何時開始,希望孩子做個“在路邊鼓掌的人”的觀點得到衆多擁戴;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不是世界的中心,我們的孩子也不是”這樣的說辭讓衆多父母深以爲然;更有專業工作者,借用實例分析出“父母對孩子期望值過高,是因爲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的結論。也許這與當前年輕一代父母的身心疲憊相契合,於是引發父母紛紛對孩子許諾“我是平凡的,對你也不苛刻,做個平凡的人,快樂就好”。

我相信這些美麗的言辭,都有自己的適用範圍,在他們的言說論證過程中,大多可以邏輯自洽。但如果想將其放諸於四海,最好放棄“皆準”的奢望。但因爲這些言辭,以網紅段子的傳播力度,所過之處,掠得粉絲無數,讓人未免生出絲絲憂慮。

看看周圍真實的人生故事,會發現那些過早定下“做平凡人,快樂就好”的人生目標的人,可能最終會與初心向往的“喜樂平和”失之交臂,或許在柴米油鹽的生活中偶遇快樂卻稍縱即逝,或許居於平凡卻不能體會其中的樂趣。

平凡與快樂是兩碼事

父母“做平凡人,快樂就好”的承諾,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美麗的誤區。這個誤區,容易讓人引伸出“做不平凡的人,是很辛苦的,會不快樂”,“無需太努力,無需追求不平凡,人生隨意就好”,“平凡容易獲得快樂”等等認知。

但是仔細想想,事實果真如此嗎?

這些說法的背後,悄悄地把平凡和快樂劃上了等號。貌似追求不平凡,會很辛苦,是不快樂的事,安於平凡,就會快樂。其實,平凡與快樂是兩碼事。

評判一個人非凡於否,用的是公共的、外在的標準,大多跟社會價值、意義相關。而一個人快樂於否,跟內心感受相關,用的是內在的、個人的標準。

追求非凡和追求快樂走的路徑是不一樣的,所需要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抵達不平凡的能力未必能把快樂追求到手,相比追求不平凡,我們更缺乏的是追求快樂的能力。這也許就是能看到很多不平凡但不快樂的例子的原因。

也正因爲我們看了不少不平凡但不快樂,甚至很苦的例子,於是在排斥不快樂的同時,把與之並沒有直接相關的不平凡也給排除掉了。告訴自己說,“算了,做個平凡的人吧,至少不要受這種苦”,但這就一定能得到快樂嗎?

其實,追求不平凡卻不快樂,不是這種追求的方向出錯,而是追求的方法有待商榷。事實上,我們忽視了很多平凡但不快樂的事實,而這是數量更爲巨大的日常。

我想,平凡與快樂的這兩個維度之間組合應該有四種可能:不平凡且快樂,不平凡且不快樂,平凡且快樂,平凡且不快樂。

“做平凡人,快樂就好”這個說法,容易產生兩種誤讀,一是讓那些想讓孩子快樂的父母,不敢要求孩子追求不平凡,二是讓那些想要追求不平凡的父母,過於擔心孩子不快樂。

有些父母只是以做平凡人快樂就好的心態 以便更加理性地陪伴孩子追求人生豐 第2張

享受平凡之美是更難的事

也許有人說,平凡是大多數,人生平淡是真,這固然沒錯。這大概也是很多人兜兜轉轉、起起落落一輩子,或有所成,或無所成,在人生暮年之際發出的感慨。我相信這是真實的心境,但要讓一個孩子過早地體會平淡是真,恐怕是很難的。

能對平淡發出來自內心的珍惜和欣賞的,必定要有一輩子,少說也是大半輩子的上下求索和坎坷起伏的人生經歷來做底子。父母過早地讓孩子放棄成就不平凡的願望,無疑是傷害豐富人生的根基之舉。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短文:

一個漁民在海邊曬太陽,一位紳士走過來對他說:“天氣這麼好爲什麼不去捕魚呢?”

漁夫說:“先生,捕魚乾什麼呢?”

“捕魚你就能掙很多錢啊?”

漁夫說:“掙錢又爲了做什麼呢?”

“掙錢你就可以買一艘更大的船。”

“先生,買大船又做什麼呢?”

“這樣你就可以打更多的魚,掙更多的錢。”

“那又能怎麼樣呢?”

“這樣你就可以像我這樣,在海邊曬太陽。”

漁夫說:“先生,我現在正在這樣做呢!”

當年初看這個故事,心中真的升起一種爲何要努力的疑問。隨着生活經驗的豐富,慢慢明白漁夫和富翁的區別。

他們雖然都在海邊曬太陽,但是漁夫以前是、現在是、以後還是在這曬太陽,也只能在這曬太陽;而富翁不同,他可以在這曬太陽,也可以去滑雪,去打獵,他有更多其他的可能性,這是生活的上限和下限的區別。以接受下限的心態面對生活,固然很好,但若只能在下限苟且,豈不是人生的侷限和悲涼呢?

有些父母只是以做平凡人快樂就好的心態 以便更加理性地陪伴孩子追求人生豐 第3張

年輕時,真應該信奉儒家的入世,領略世間人事景物,積累飽滿的人生體驗,到了中老年,才能懂得道家“無爲”,到了晚年,垂暮之際,才能做到如佛家所說,通透生命,徹悟萬物皆空,坦然放下,了無牽掛。如果對一個年少的孩子傳遞“無爲”,教授“放下”,他哪有能力領悟呢。如果沒有人生前段的入世,後面的一切都沒有根基。

雖然有人說人身終究平凡,但正因爲有了追求不平凡的這些經歷,人生才更加飽滿。或許說平凡與不平凡是兩極,人生並不是要麼平凡,要麼非凡,要麼臺上接受掌聲鮮花,要麼是臺下人海中的無名小卒,其實兩者之間是一段連續的譜系,絕頂非凡的人當然極少數,但我們可以追求不同程度的不平凡,哪怕終生求之不得,但也因爲這種追求,而讓人生更爲值得。

就如數學家波利亞所說:“一些夢想永遠是夢想,但是,這些無法實現的想法,可以對人產生影響,沒有人曾經到達北斗星,但對北斗裏的仰望幫助許多人找到了正確的道路。”

有些父母只是以做平凡人快樂就好的心態 以便更加理性地陪伴孩子追求人生豐 第4張

快樂與不平凡應該並重

作爲父母,不應過早給孩子的人生裝上一塊天花板,教孩子過早地畫地爲牢,放棄更高的追求,而應該給孩子無限的天空,既培養孩子快樂的能力,也培養孩子追求非凡的志向

孩子年少時,努力幫助他們增廣見識,爲以後的人生選擇打下基礎。韓寒曾說“世界都沒觀過,哪來的世界觀”,沒錯,很多偏頗扭曲的世界觀,往往跟見識少有關。見識少,做人生選擇時自有侷限,不恰當的選擇自然更容易碰壁,碰壁後自然更難以承受。而在大量識見基礎上的人生,更能經營出“我選擇道路,我願意爲此付出,我承擔風險,我悅納挫敗,我享受非凡”的人生氣象。這樣,才能不辜負僅有一次的人生。“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父母們別再躲在“平凡快樂”的說辭下,久久地忘記“起舞”。

所以,父母慎說“做個平凡人吧,快樂就好”,要警惕裏面的誤區。若是通透人生後主動選擇平凡,自然無可厚非,但若是在現實無奈之下找個藉口自我安慰,那麼會遇到另一個更大的人生課題——如何讓自己平凡的人生快樂起來。否則,之前壓抑的那些不甘和不安,都會在某個脆弱時刻爆發,終究破碎掉平靜人生的夢想。

當然,有些父母只是以“做平凡人,快樂就好”的心態,安住自己燥動的心,以便更加理性地陪伴孩子追求人生豐盈,那自然不錯。

有些父母只是以做平凡人快樂就好的心態 以便更加理性地陪伴孩子追求人生豐 第5張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