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別迷信飽腹感食物 這些飲食照樣飽腹感

別迷信飽腹感食物 這些飲食照樣飽腹感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生活中導致肥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飲食就是其中的一種。那麼你知道嗎?導致肥胖的飲食習慣有很多,想要預防就要改善這些習慣。

別迷信飽腹感食物

冬季原本就是容易長胖的季節,再加上元旦、春節相繼到來,朋友聚會、各種飯局,對於正在實施減肥計劃的人來說,美食當前還要強行忍住,實在是一件極爲痛苦的事情。於是很多自媒體平臺開始推介高飽腹感的食物,並聲稱這些食物可以讓你既過了嘴癮又不長肉。很多人將飽腹感食物視作“免死金牌”彷彿只要吃的是飽腹感食物,吃再多都不怕發胖。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別迷信飽腹感食物 這些飲食照樣飽腹感

飽腹感受個體差異的影響

有解釋稱,所謂飽腹感食物就是在你嘴饞時吃了會讓你很飽、但熱量負擔又相對較低的食物。但世紀壇醫院營養科主任李素雲卻對此持不同意見,“雖然很多食物確實可以給人飽腹的感覺,但‘飽腹感食物’的名字並不科學”。

人的飢飽與血糖水平有很大關係。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血糖低的時候,飽腹感就會迅速下降,飢餓感隨之會瘋狂上升,而當血糖水平上升後,人自然而然就感覺到飽了。但是每個人對於飽腹感的界定有所不同。李素雲認爲,這是一件既有主觀意識也有客觀因素還有個體代謝狀況參與的事情,絕不是從碗裏裝進胃裏那麼簡單。

體型偏瘦的人,飽腹感比較敏感。一些胃腸功能不太好的人,哪怕沒吃多少,也經常會感到胃中脹滿;而一些體型偏胖且胃口很好“吃嘛嘛香”的人,對飽腹的感受相對來講就比較遲鈍,“在觀察中發現,體型偏胖的人進食比較快,攝入量也比較多,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必須到了嗓子眼實在裝不進去了才覺得飽了’”。

別迷信飽腹感食物 這些飲食照樣飽腹感 第2張

高纖、高蛋白食物更容易飽

那麼,有沒有這樣一些食物,吃了會讓大多數人更容易感覺飽呢?

李素雲表示,總的來說,在控制熱量基礎上,低脂肪、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具有比較強的飽腹感,同時相對於我們的健康,它們的營養價值也更高。

榮登美國《時代》雜誌“全球十大健康食物”的燕麥,熱量並不比大米低,可它消化吸收慢,飽腹感特別好;含有膠質的蘋果能自然地減緩消化速度,增強食用後的飽腹感。同時,在你細細咀嚼蘋果的過程中,體內相關的荷爾蒙有足夠的時間向大腦發送“已經吃飽”的信號;在番薯中含有一種叫做抗消化澱粉的成分,膳食纖維是米麪的10倍,根據英國營養雜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有些人在食用番薯後,可以保持長達24小時的飽腹感;魚肉中富含大量不飽和脂肪酸,而這種脂肪酸的攝入可以讓你維持持續的飽腹感。歐洲臨牀營養學雜誌的研究表明,愛吃魚的人比愛吃牛肉的人更容易感到吃飽了。

延伸閱讀:這些飲食習慣容易肥胖

1.不吃早餐

長期不吃早餐不但會引起全天能量和營養素攝入不足,而且會造成腸內壁過度摩擦,損傷腸黏膜,導致消化系統疾病而引起營養不良,這樣,全身的免疫力降低,機體的抵抗力就會大大下降。

別迷信飽腹感食物 這些飲食照樣飽腹感 第3張

2.忽視蔬菜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的蔬菜攝入量應爲400至600克,而實際上人們平均每天只攝入314克蔬菜。爲此,要增加蔬菜攝入量,爲身體提供足量的植物膳食纖維和抗氧化劑,可以做蔬菜燉肉、配菜、水果拼盤等。

3.缺乏水果

同缺乏蔬菜一樣,儘管我們也食用一些水果,但攝入量遠遠不夠。我們可以努力讓餐桌上的水果種類豐富起來。

4.只吃紅肉

紅肉中的飽和脂肪是對心臟危害最大的物質之一。此外,爲了防治疾病,人們給動物打了不少抗生素,而多餘的抗生素便會殘留在動物肉中。因此,可以選擇雞肉代替紅肉。雞肉脂肪含量更少,也更易被人體吸收。若選擇紅肉,可將烹飪時間加長,以去除紅肉中的抗生素。

5.生活太過“甜蜜”

很多人的日常飲食中,糖類所佔的比例遠遠高於推薦水品。但糖類攝入過多,就會對人體產生負面作用。如果你無法抑制想吃甜食的強烈慾望,可以吃些水果乾。同時,不要因產品標識了“適合糖尿病患者的保健食品”字樣而上鉤,其中的糖確實被果糖取代,但其中含有的脂肪和熱量卻一點不亞於日常食品。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