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專家提醒:“掉下巴”別自己亂復位

專家提醒:“掉下巴”別自己亂復位

來源:美型男    閱讀: 9.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幾天,正在卡拉OK引吭高歌的莉莉突然面色一變,手託下巴發出“呀”的一聲。原來,她的下巴脫臼了,頓時連話都說不了。莉莉說,這種尷尬的事情近一年來已經發生第二次了,上一次是在朋友飯局上,她正哈哈大笑,突然就遭遇了這噩夢般的一刻。

專家提醒:“掉下巴”別自己亂復位

說起下巴脫臼,很多人是從周星馳主演的電影《九品芝麻官》認識這個疾病的。而在現實生活中,被下巴脫臼困擾的人還真不少,有些患者連打個哈欠下巴都會“掉”下來。

下巴脫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爲何有些人一次脫臼後頻頻復發?有什麼辦法可以徹底治癒呢?帶着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口腔醫院的有關專家。

據張醫生介紹,下巴脫臼或者民間俗稱的“掉下巴”在醫學上稱之爲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由髁突和關節窩組成,是人體最精密的關節之一,我們說話、吃飯,凡是張嘴的動作都要用到這個關節。“當我們大笑、劇烈咳嗽或長時間張嘴之後,髁突滑出了關節窩,不能自行復位,就會發生顳下頜關節脫位。”

顳下頜關節脫位有三種類型:

急性前脫位:好發於女性。患者表現爲不能閉口,如果雙側脫位的話,患者還會語言不清,唾液外流,關節區與咀嚼肌疼痛。

複發性脫位:反覆出現急性前脫位的症狀,患者不敢張大口。複發性脫位的復位較容易,有些患者甚至自己在家就能用手把下巴給託回去。這種脫位多見於中老年人,或者一次脫位後治療不徹底的患者,復發主要與關節囊和關節韌帶鬆弛有關。

陳舊性脫位:臨牀表現與急性前脫位相似,但顳下頜關節和咀嚼肌無明顯疼痛,下頜有一定的活動度,可進行開閉口運動。

在治療上,急性脫位一般可通過手法復位。“但復位後要用專門的繃帶對下巴加以固定,兩週內不要做大的張嘴動作,避免再次脫位,否則很容易變成複發性脫位。”張醫生強調,他遇到過有些患者,脫位後自己復位,復位後沒有固定,生活上又不注意張嘴等動作,結果很容易就復發。

張醫生告訴記者,針對複發性的顳下頜關節脫位目前有三種治療方法:一是注射療法,向關節囊內注射強化劑,使關節囊纖維化,不再鬆弛;第二種是微創關節鏡,在患者耳朵前方進針,然後進行等離子汽化熱凝治療,通過加熱,使關節囊和關節韌帶收縮。第三種是開放性手術治療,如關節囊及韌帶加固術、關節結節切除術以及關節結節增高術等。“目前在臨牀上,第二種方法最常用,治療效果也最好。”張醫生提醒,遇到顳下頜關節脫位,最好還是到口腔專科醫院的顳下頜關節科進行規範的治療。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