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名句 > 經典臺詞 > 美國科幻電影《異形契約》臺詞

美國科幻電影《異形契約》臺詞

來源:美型男    閱讀: 8.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異形契約》是《異形》系列前傳三部曲的第二部。美國科幻電影《異形契約》臺詞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美國科幻電影《異形契約》臺詞
  美國科幻電影《異形契約》臺詞

1.這是史上首次大規模,超遠距離殖民任務。

  

2.這裏發生了什麼?我們需要你的支持!

3.我們在這裏創造歷史。

4.我們不知道外面有什麼鬼東西。

5.信號不穩定你要斷線了。

6.這一切,都是爲了開展我們的新生活。

7.地球上的人們都很感激你們,辛苦的勞作,與過人的膽識。

  《異形契約》:這個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最終還是屬於植物的

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過一組照片,展現了人類滅亡一百年地球的景象。作者選取了一些大家熟悉的建築物,畫面上所有的建築物和道路都爬滿了各種各樣的植物。纏繞的藤蔓幾乎包裹了停留在馬路上的公交車和欄杆。還有些高聳插入半空,仰視的角度望過去和遠處高層建築物一樣的高。我看到那些畫面的時候,心裏突然間出現了深深的恐懼。這種恐懼是來自於對真正野蠻生長的植物的畏懼。

這樣的畫面可能人類只要不滅絕,地球就永遠不會有這樣的一天。但是在我昨天看完這部《異形:契約》之後,在這種對植物野蠻生長的恐懼感上,又再次疊加了對人類滅亡世界的更深層恐懼。那種深深的寂靜感彷彿有一種力量能把站在這種情景面前的你我吸入進去。

坦白講,看完片子我對人類,對宇宙都產生了新的思考。可能在遙遠的未知的宇宙中,有遠比人類更先進更龐大的物種存在。也有可能人類本身在未來的某一天,就會被自己的傲慢與無知狂妄自大所徹底的“作繭自縛”。我從影院出來感覺到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似乎人類都會在科技的不斷進步中走向所謂的“徹底的滅亡”。

但這部影片故事本身一點都不復雜,因爲飛船在外太空飛行過程中的一次事故,讓飛船的船體受到了一些損壞,在修復的過程中,偶然間接收到了一個來自外太空,但是與人類相關的信號。對於這個信號,船員們決定改變之前決定好的行程,直接前往。

我現在回憶起當時的畫面,幾乎每個船員臉上都洋溢着一種對新大陸的期待。那種擔憂中又帶着一絲對未知世界的期待。這難道不正是當年哥倫布去發現新大陸的時候所一樣展現出來的心態嗎?當哥倫布一路上犧牲了無數船員抵達新大陸的時候,第一腳踏入到陌生的土地上,每一步都踩的謹慎而驚喜。

當他們看到人工種植的小麥和不遠處層巒疊嶂的樹木時,丹尼爾絲和艦長說“是不是可以在這裏建小木屋?這裏更好還是海邊更好?”艦長抑制不住的興奮,他描繪出了更好的一片場景。是一種瓦爾登湖畔邊上的寧靜般的嶄新的“殖民新戰略”。

說實話看到此的時候,我心裏就開始發毛,因爲一切太順利了。開篇的故事起因雖然篇幅不長,但絕對算得上是對人類未來科技進步的重大猜想和展示。說到此不得不感慨一下他的精緻的特效和宏大外太空場景。有一種真實在眼前的穿越感。同樣是人類在外太空的一種可能性,相比之前的一些外太空景象的場景模擬,我覺得這一部做到了“最逼真,最合理以及最清晰”。這種感覺我相信所有去到影院,在大銀幕前的小夥伴都會有相同的感受。

說完這部影片帶來的人類征服路上的成就感,我另外想着重說一些的是關於“仿真人”另一種上帝出現帶給人的改變。David是“第一臺”仿真人。之所以給他的第一臺加引號,是因爲直到此刻我也沒有想清楚,他是否可以用“臺”來做量詞。如果說他本身是一臺機器,那他爲什麼能夠擁有可以主動思考的能力?可以有重新“創造”新事物的能力?

David不滿將他創造出來的父親。因爲在他眼裏父親是一個自私狹隘且低劣的生物存在。可是他又沒有母親。他在憎惡與對“創造”的渴望中,扭曲的在一個被人類摧毀的星球上孤獨生活了十多年。他生活的巨大山洞裏裝滿了他一次次失敗的'標本。他渴望有另外一個活的生物。但是很遺憾,這麼多年孤獨的雨夜,他收穫了比孤獨更可怕的人類體驗——絕望。

但David作爲一個機器人,不知道他是否對母親有更親切的認知。他作爲另一種有創造能力的上帝,我猜想,他能想到的就是製造出一個會呼吸的產物。但這個產物是否和他一樣具有創造力,他可能並不能再去延伸。這就是他作爲一個仿真人上帝的認知下的創造。人類創造了他,但是他憎惡人類。這種天然的背叛與仇恨,絕不是一種不可能發生的想象。

電影從David的劇情開始,就走向了對宇宙對科技的恐懼感。人類遠不是這個浩瀚宇宙中的主宰者,也遠不是科技世界中的唯一創造者。隨着對世界的探索和科技的探索,擺在人類面前的將會是更多更可怕的挑戰。

當然後半部分的異形型怪物是有些不那麼溫柔順眼。但絕不是恐怖。就只是變態基因下生產出來的一種胚胎畸形。噁心又逼真。這些場景和電影開始的浩瀚宇宙相比,真的是對比鮮明。一種看似低等的生物卻對肉體又極大殺傷力。合情合理下又展現了人類的“作繭自縛”。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12年上映過的《普羅米修斯》,當時這部電影在劇情上安排了三個轉折,也有新大陸的驚喜也有混戰的場面,當然也有太空的宏大畫面。但最大的不同還是在於這部《異形:契約》劇情的內核在於人類自己對自己的警示和對科技進步的反思。同樣是對人類自身的思考,但這一次沒有去追求人類的起源或者神的誕生。這一次是對幾百年後的一次穿越探望。

最後想說,如果科學家們接收到了來自外太空的不明信號,請謹慎回覆啊!!!我害怕。但好幾部科幻達成的共識都是,即使人類滅亡,所有動物都滅亡,地球毀滅,最終的大贏家還是所有的植物。彷彿是恐龍時代一樣,一個萬億年的重新循環。不知道會不會再有新的人類在地球上重新進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