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名句 > 名人語錄 > 孟子名言名句大全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孟子名言名句大全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我國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很多名言名句都備受追捧,今天小編就爲大家整理了孟子名言名句大全,一起來看看吧。

孟子名言名句大全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跨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斤斧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不以文章害辭,不以辭害志

不怨天不尤人,不遷怒不二過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 之以手者,權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夫志,氣之帥也。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告子上 食色,性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名言名句大全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第2張

告子下 人人皆可以爲堯舜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月日名言)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公孫丑上: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固我所願,不敢請爾。

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 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貴,人之所欲;貴爲天子,而不足以解憂

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譯文】禍害或者幸福沒有不是自己找來的。

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盡心上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爲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爲務。

盡心下 山徑之蹊閒,介然用之而成路。爲閒不用,則茅塞之矣

盡心知性,儘性知天。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名言名句大全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第3張

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腹心,君視臣如犬馬,臣視君如國人;君視臣如糞土,臣視君如寇讎。

君主視臣子爲手足,臣子就會視君王爲腹心;君主視臣子爲狗馬,臣子就會視君主爲常人;君主視臣子爲泥土草芥,臣子就會視君主爲仇敵。所以說,君主仁,則無人不仁;君主義,則無人不義。

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

君子有不戰,戰必勝。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包廚也。When you've seen how birds and animals live, you cannot bear to see them killed; when you've heard how birds chirp and animals cry, you cannot bear to eat their meat. Therefore, a man of honor has his kitchen placed out of sight and hearing (or keeps away from his kitchen).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離婁上:人之患,在好爲人師。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離婁下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爲無本,七八月之閒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孟子曰:“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爲。”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於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無敵。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爲甚。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名言名句大全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第4張

梁惠王下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爲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爲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雲:‘畏天之威,於時保之。’”

流水之爲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言不孝有五——一、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二、博弈好酒,不顧父母之養;三、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四、縱耳目之欲,以爲父母戮 ;五、好勇鬥狠,以危父母。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孟子曰:“人不足與適也①,政不足間也.唯大人爲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

民事不可緩矣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爲之。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爲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爲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爲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偏頗的言辭,我能知道它的片面;過度的言辭,我能知道它的缺陷;邪僻的言辭,我能知道他的偏差;閃躲的言辭,我能知道它的困境。

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

且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爲甚。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人皆可以爲堯舜。

人如果能竭盡心力,就會知道本性。知道了本性,就會知道天了。保存自己的本心,修養自己的本性,就可以侍奉天了。短命或長壽沒有兩條路,修養自身以等待,也就是立住自己的命運了。

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

孟子名言名句大全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第5張

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仁是人的善心,義是人的正路。放棄了他的正路而不走,丟了他的善心而不尋找,可悲啊!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仁者無敵。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雖千萬人,吾往矣。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滕文公上: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設爲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爲王者師也。《詩》雲‘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謂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下溺,援之以道。

孟子名言名句大全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第6張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天之方蹶,無然泄泄。

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開端;羞惡的心,是義的開端;恭敬的心,是禮的開端;辨別是非的心,是智的開端。

吞舟之魚不居潛澤,度量之士不居污世。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我知言,我善養我。

污不至阿其所好(縱然他們知識低下,也不至於徇私情)

無側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僻讓之心,非人也。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爲士爲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

無爲其所不爲,無慾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無慾者,可王矣

吾善養浩然之氣。

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宮室之美爲之;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妻妾之奉爲之;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爲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孟子名言名句大全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第7張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養心莫善於寡慾。

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則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義與利不可兼得,則捨生取義者也!

育才造士,爲國之本

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衆樂樂,孰樂?”曰:“不若與衆.”

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釋義:執迎合昏庸的執政者,引他去幹壞事。

長幼有序。

正人心而存仁義,法先王而行王道。

志,氣之帥也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志帥氣,氣帥體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反省自己覺得理虧,那麼即使對普通百姓,我難道就不害怕嗎?反省自己覺得理直,縱然面對千萬人,我也勇往直前。

孟子名言名句大全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第8張

  《孟子》簡介

《孟子》一書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爲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宏博,文章也極雄健優美。(五經:《詩》、《書》、《禮》、《易》、《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