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容護理 > 整形 > 疼痛也有區別

疼痛也有區別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提到疼痛就會涉及許多術語。這些不同術語的意義和內涵可能差別很大。一些作者把“疼痛”看作是1種刺激,一些作者把它看作是1種東西,還有一些作者把它看作是1種反應。這種缺乏一致性的用法導致了交流上的困難。正如Merskey所指出的那樣,如果就疼痛術語的技術意義和用法取得一定的共識,對於交流可提供最大的方便和幫助(1)。基於此種看法,我們根據兩次出版的國際疼痛研究學會(IASP)慢性疼痛分類對疼痛學領域的常用術語進行了定義,以避免其被混淆應用。

疼痛也有區別

疼痛 疼痛是伴隨真實或潛在性組織損傷或者根據這種損傷所描述的1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感體驗。

疼痛,急性/疼痛,慢性 IASP的疼痛術語表中不包括急性疼痛、慢性疼痛、複發性疼痛和癌痛的定義。但是筆者認爲,弄清這些術語非常重要,因爲它們在文獻中被普遍應用。

傳統上認爲,急、慢性疼痛的區別在於:自疼痛發作起包括若干時間間隔在內的單個連續時間段,這個時間段通常代表急性疼痛發作的時間或急性疼痛轉變成慢性疼痛的轉折點。判斷慢性疼痛的2個最常用時間標準是疼痛出現後3個月和6個月;但是,對急、慢性疼痛的這些區分方式是武斷的。

判定慢性疼痛的另1種標準是“疼痛的持續時間超出了預期的癒合時間”。此標準相對較少受時間的約束,因爲即使疼痛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根據該標準仍可將該疼痛判定爲慢性疼痛。遺憾的是,癒合所需的時間卻難以確定。

一些人認爲,在同時存在病理學過程的情況下,長期持續的疼痛應被看作是1種長期的急性疼痛狀態。在此種情況下,治療應針對潛在的病理學過程。這並非支持笛卡爾將精神和肉體相區別的疼痛觀點。正如IASP關於疼痛的定義所清楚論述的那樣:任何疼痛(急性疼痛或慢性疼痛),無論是否存在明確的組織損傷,均爲1種不愉快的體驗,並且受各種認知、情感和環境因素的內在影響。筆者認爲,心理因素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通常比在急性疼痛中的作用更大。

筆者認爲,對於急、慢性疼痛應從2個方面進行定義:時間方面和軀體病理學變化方面。附圖以圖解的形式描述了急、慢性疼痛的二維概念。根據這個觀點,任何位於斜線以上的患者(疼痛持續時間短或軀體病理學改變明顯)均爲急性疼痛,而位於斜線以下的患者(軀體病理學改變不明顯或疼痛持續時間長)均爲慢性疼痛。根據附圖所表達的觀點可得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如下定義。

急性疼痛(acute pain) 是由軀體組織損傷和局部組織損傷部位的傷害性感受器被激活而引起的疼痛。局部損傷不僅可改變傷害性感受器及其中樞聯繫的反應特徵,而且還可改變局部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特徵。一般來講,急性疼痛狀態的持續時間相對有限,通常在潛在性病理學改變解除後自行消退。這種疼痛常常是人們求醫的1個原因,見於創傷後、外科手術治療後和一些疾病。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 通常是由損傷所引起,但可被在發病機理和軀體上與原發病因相去甚遠的因素長期維持。慢性疼痛的持續時間長,其所伴有的不明顯基礎病理學改變無法解釋疼痛的存在和/或疼痛的嚴重程度。這種疼痛促使患者頻繁求醫,但是很少能夠得到有效地治療。由於疼痛持續存在,所以環境和情感因素最終可與組織損傷發生相互作用,從而導致疼痛和疾病行爲的持續存在。正如經驗(尤其是生命早年的經驗)可改進大腦一樣,大腦亦可改變對傷害性信息的處理方式,減少或增強其對主觀認知的影響。

癌痛 與癌症有關的疼痛包括:與疾病進展有關的疼痛和與治療有關的疼痛。雖然一些人主張將與腫瘤疾病有關的疼痛單獨列爲一類,但是筆者認爲癌痛應屬於附圖中所描述的急、慢性疼痛分類。另外,與癌症有關的疼痛可能具有多種病因,包括:疾病的進展、治療(例如放射治療所致的神經病性疼痛)和併發疾病(例如關節炎)等。無論與癌症有關的疼痛是源自疾病的進展、治療或併發疾病,它要麼表現爲急性疼痛,要麼表現爲慢性疼痛。因此,筆者不主張將癌痛單獨列爲與急、慢性疼痛不同的一類。

複發性疼痛(recurrent pain) 複發性疼痛是呈陣發性或間斷性發作的疼痛,每次疼痛發作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反覆發作。筆者根據時間和病理學改變2個方面綜合區分急、慢性疼痛的方法不適用於複發性疼痛,例如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鐮狀細胞危象等。就複發性疼痛來講,患者可經受陣發性的疼痛發作,間或存在一些完全無痛的間歇期。雖然複發性疼痛看起來象是急性疼痛,因爲每次疼痛發作的持續時間很短(例如鐮狀細胞危象),但是許多複發性疼痛疾病(例如偏頭痛)的病理生理學機制目前尚不清楚。以複發性急性疼痛爲特徵的疼痛綜合徵通常既有急性疼痛的特點又有慢性疼痛的特點。但是這些疼痛綜合徵隨着時間遷延的事實表明,除了軀體病理學因素以外,心理社會因素和行爲因素亦可能是患者疾病行爲的主要決定因素。

一過性疼痛(transient pain) 一過性疼痛是指在無任何明顯局部組織損傷的情況下由傷害性感受器激活所引起的疼痛。這種疼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很少有患者因此而求醫。在臨牀上,這種疼痛僅見於伴發性疼痛(incidental pain)或操作性疼痛(procedural pain),例如在靜脈穿刺或免疫注射時。一旦刺激被解除,這種疼痛也就隨之消失。

成癮(addiction) 成癮是1種精神藥物濫用的行爲方式,其特徵是無法抵制的用藥行爲(強迫性用藥)、覓藥行爲和高復發傾向。強迫性用藥可在軀體、心理和社會等方面對用藥者產生危害,儘管存在這種危害,但是用藥者仍繼續用藥(亦見“軀體依賴性”部分)。

異常性疼痛(allodynia) 是指由在正常情況下不能引起疼痛的刺激所引起的1種疼痛。

痛覺缺失(analgesia) 對正常可引起疼痛的刺激喪失自發性疼痛主訴或疼痛行爲的情況。此術語表明1個明確的刺激有1個明確的反應。痛覺缺失反應(analgesic response)在動物和人均可得到驗證。

痛性感覺缺失(anesthesia dolorosa) 是指在感覺缺失區出現的自發性疼痛。

中樞性疼痛(central pain) 由中樞神經系統原發性損害或功能障礙所引起或導致的疼痛。

中樞敏感化作用(central sensitization) 指脊髓神經元的興奮性和反應性增加的狀態。

複雜性局部疼痛綜合徵Ⅰ型(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Ⅰ)[過去稱作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該綜合徵通常是在遭受初始的傷害性事件後發生,不侷限於單一週圍神經的分佈區,並與激發事件明顯不相稱,伴隨一些部位的水腫、皮膚血流改變、疼痛區的發汗異常、異常性疼痛或痛覺過敏。

複雜性局部疼痛綜合徵Ⅱ型(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Ⅱ)[過去稱作灼痛(causalgia)] 該綜合徵表現爲創傷性神經損傷後發生的持續性燒灼樣痛、異常性疼痛和痛覺過敏,並常常伴有血管運動功能異常和隨後的營養功能改變。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是1種對治療成本和治療效果進行評估的方法,是以統一的單位(通常是貨幣單位)來衡量。對衡量單位的這種標準化具有1個優點,因爲它允許研究人員對不同的治療方案進行比較。另一方面,要將治療效果轉化爲貨幣單位也並非總是可行的。通過在相同人數的患者人羣(分母)中比較不同治療方法的改善率(例如重返工作崗位),估算支出/產出比是可能的。

費用-效益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對治療結果的評價需要1種非貨幣的標準,例如生存率或重返工作崗位率。1種治療手段如果符合下述情況之一就可認爲其具有良好的費用-效益:①在同樣治療費用的情況下比另1種治療方法更加有效;②與另1種治療方法相比較,治療效應至少相同,但費用更少;③與另1種治療方法相比較,費用更高、效應更好,但獲得的效益超過增加的費用;④與另1種治療方法相比較,效應低、費用低,但另1種治療方法增加的效益抵不上增加的費用。

失能(disability) 是指人以正常方式或在正常範圍內完成某一活動(例如登樓梯、舉東西、打電話等)的能力受限或喪失。這是1個以任務爲基礎的概念,涉及個體和環境。失能在本質上是1個社會術語或分類,而不是1個醫學術語或分類。只有在患者經過恰當的治療和康復、達到最大的醫學改善後,纔可確定患者失能的程度。

觸物感痛(dysesthesia) 是1種不愉快的異常感覺,可以是自發性的或誘發性的。

痛覺過敏(hyperalgesia) 對正常疼痛刺激的反應增強。

感覺過敏(hyperesthesia) 對刺激的敏感性增強(不包括特殊感覺)。

痛覺過度(hyperpathia):是1種疼痛綜合徵,特徵是對刺激(尤其是重複刺激)的反應增強,並伴有閾值的增高。

痛覺減退(hypoalgesia) 正常疼痛刺激所引起的疼痛強度減弱。

疑病(hypochondriasis) 雖然已被排除患有嚴重疾病,但是患者仍抱有“軀體內的感覺和恐懼是嚴重疾病的表現”的極端偏見。

功能障礙(impairment) 指任何可量化的心理、生理或解剖的結構或功能失用或異常。它不等同於失能。功能障礙與失能的關係就象疾病(disease)與病態(illness)一樣。

裝病(malingering) 指爲獲得1種具體的外在利益而有意識地或故意地假裝患有某種疾病或某種損傷、或對所患疾病或損傷的影響進行誇大。通常是由獲得金錢賠償、避免工作或獲得藥物等外在動機所驅使。

最大醫學改善(maximum medical improvement) 是1種即使再採用其他醫學治療也不能進一步改善功能的狀態。

多學科(學科間)疼痛治療中心[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pain center] 是1個由衛生保健專業人士、基礎科學家和應用科學家所組成的、面向急慢性疼痛患者的研究、教學和醫療機構。它包括多個專業的衛生保健專業人士,例如內科醫師(physician)、心理學家(psychologist)、護士、物理治療學家(physical therapists)、職業治療學家(occupational therapists)及其他專業的衛生保健提供者(health care provider),可提供多種治療方案。這些中心可對患者提供評估和治療,並常常附屬於較大的衛生科學機構。

神經痛(neuralgia) 是指1根神經或多根神經分佈區的疼痛。

神經炎(neuritis) 是指1根神經或多根神經的炎症。

神經源性疼痛(neurogenic pain) 是指由周圍神經系統或中樞神經系統的原發性損害、功能異常或一過性功能紊亂所誘發的或引起的疼痛。

神經病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是指由神經系統的原發性損害或功能異常所誘發的或引起的疼痛。

神經病(neuropathy) 是指神經的功能紊亂或病理學改變:累及單一神經的稱爲單神經病(mononeuropathy);累及數根神經的稱爲多元單神經病(mononeuropathy multiplex);如果受累神經彌散且爲兩側則稱爲多發性神經病(polyneuropathy)。

Nocebo:是指無毒、無害藥物治療或處置所誘發的負面治療作用。

傷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 是1種對組織損傷或對長時間存在可引起組織損傷的刺激具有特異敏感性的感受器。

傷害性感受(nociception) 熱能、機械能或臨牀所用能量(clinical energy)作用於特殊神經末梢而激發的神經感覺換能活動。這些相關神經可將組織損傷的信息傳遞至中樞神經系統。

傷害性刺激(noxious stimulus) 是指可激活組織損傷性感受器的刺激。

疼痛行爲(pain behavior) 旁觀者所能理解的、可表明患者正在遭受疼痛和痛苦的語言性或非語言性行爲。這些行爲包括言語主訴、面部表情、異常姿勢或步態、使用假肢裝置、避免活動、公開的表達以及對疼痛、憂傷和痛苦的語言性和非語言性主訴。

疼痛門診(pain clinic) 是1種專門對疼痛問題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機構,它可能專門從事與特殊診斷和軀體特殊部位疼痛有關的醫療活動。

疼痛緩解(pain relief) 是指治療後患者主訴疼痛減輕。它不要求個體對傷害性刺激的反應減弱,也不是痛覺缺失的同義詞。該術語僅適用於人類。

痛閾(pain threshold) 可感覺到疼痛的最小刺激強度。在心理物理學(psychophysics)上,痛閾被定義爲患者有50%機會感覺到疼痛時的刺激強度。

疼痛耐受限(pain tolerance level) 個體能夠耐受的最大傷害性刺激強度。

疼痛敏感範圍(pain sensitivity range) 是指痛閾和疼痛耐受限之間的範圍。

感覺異常(paresthesia) 是指1種異常的感覺,可以是自發性的或誘發性的。

周圍神經源性疼痛(peripheral neurogenic pain) 是指由周圍神經系統的原發性損害、功能異常或一過性功能紊亂所誘發的或引起的疼痛。

軀體依賴(physical dependence) 是1種藥物(例如阿片類藥物)的藥理學特性,其特徵爲突然停藥或使用拮抗藥後出現戒斷綜合徵(abstinence syndrome)。它並不是指異常的心理狀態、行爲或成癮。

安慰劑(placebo) 是指作爲治療措施應用的無治療作用的藥物或治療方法。在檢驗1種治療手段的有效性時,它常常被用來控制患者對療效的期望效應。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是指採用安慰劑或安慰性療法所取得的通常僅在採用有效治療方法的情況下才能取得的陽性療效。

神經的可塑性(plasticity,neural) 傷害性刺激的傳入可導致神經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從而改變感知過程和促使慢性疼痛形成。

假性成癮(pseudoaddiction) 是指觀察者在遭受嚴重疼痛且未得到足夠藥物治療的患者或在未得到其他有效疼痛治療的患者觀察到的覓藥行爲。雖然這些患者表現出獲取阿片類藥物的強烈慾望,但是這種強烈慾望反映的是患者想緩解疼痛的需要而不是藥物的成癮性。假性成癮行爲與真性成癮行爲不同,因爲在被給予更大劑量的阿片類藥物時:①假性成癮患者不是以獲得持續性鎮靜或欣快感的方式使用這些藥物;②患者的功能情況不是惡化而是改善;③這些藥物是按處方使用而不是毫無控制地過量使用。

精神性疼痛(psychogenic pain) 疼痛主訴主要歸因於心理因素,通常無任何可用來解釋疼痛的客觀軀體病理學變化。這個術語通常是貶義的。它常常具有笛卡爾二元論(cartesian dualism)的觀點,通常不是1個描述患者的有效方法。

康復(rehabilitation) 根據患者功能障礙的程度,使個體的軀體功能和精神功能恢復至最佳狀態。

殘餘功能(residual functional capacity) 是指在對相關功能障礙進行康復治療後或在疾病獲得最大醫學改善時,患者從事具體社會活動和工作相關性軀體和精神活動的能力。

症狀誇大(symptom magnification) 爲使旁觀者相信自己的確正在遭受某種程度的疼痛,患者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誇大症狀的嚴重性。症狀誇大與裝病不同,因爲它不是患者爲了取得1種正面結果(例如繼發利益),例如金錢賠償,而採取的行爲。

痛苦(suffering) 對疼痛的軀體成分或情感成分產生的無法控制、無助、絕望、無法忍受和永無盡頭的感覺反應。痛苦是對個體自我概念(self-concept)、自我識別(self-identify)和完整性(integrity)的威脅。

耐受(tolerance) 是指個體爲維持滿意療效需要增加精神活性藥物劑量的1種生理狀態。

發條擰緊現象(wind-up),第2痛覺(second pain) 是指由C纖維介導的緩慢時間性疼痛總和。以低於1次/3s的頻率反覆給予傷害性刺激可使個體感到疼痛強度逐漸增加。

護膚
髮型
香氛
健康
整形
妝容
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