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歷史朝代 > 從?慈禧?陵墓規格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很想稱帝!

從?慈禧?陵墓規格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很想稱帝!

來源:美型男    閱讀: 9.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慈禧太后雖然沒敢稱帝,但其實內心是有君臨天下想法的,這從她親自重建自己的陵墓就可以看得出來。

一般情況,各朝皇帝生前即爲自己選擇陵址,在位期間即動工修建。死在皇帝之前的皇后與皇帝一併合葬於帝陵內,而死於皇帝之後的后妃另起園寢,附葬於帝陵旁,前面冠以皇帝陵的名號,以示隸屬。

概括而言,關內諸帝陵中以順治帝的孝陵最爲壯觀,建築體系也最爲完備;而後陵中,規制最高,集清朝各皇后陵之大成者,當屬慈安皇太后與慈禧皇太后的定東陵。

同治十二年三月,慈安、慈禧兩位皇太后在親自確定普祥峪、菩(普)陀峪爲“萬年吉地”後,即在宮廷內部就兩陵的規制進行了討論。

討論的最終結果是:總體上仿泰東陵,地宮仿慕陵,陵寢門照昭西陵的三座門式樣,並建神道碑亭。

從?慈禧?陵墓規格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很想稱帝!

定東陵集中了清朝各皇后陵優點於一身,但終究拘於清代宗法禮制的森嚴,總的建築格局並未逾制。

然而,慈禧怎會甘心?!

光緒二十一年,慈禧不顧當時內憂外患,國庫空虛,以“年久失修”爲由,對其陵墓重新大規模修繕,對其主體建築全部拆除重建,重建工程歷時十三年之久。

工藝之精,靡費之巨,不僅大大超過了慈安陵,居清後陵之首,就是在整個清代陵寢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據統計,至兩陵竣工時,慈安陵用白銀二百六十六萬五千多兩,慈禧陵用白銀二百二十七萬兩。而慈禧陵重建時靡費,實在難以統計,僅貼金一項,就用了黃金四千五百九十二兩一錢四分三毫。

慈禧比慈安在資歷上低二

級,但作爲同治帝生母,使她得與慈安並列垂簾。在陵寢修建上,兩陵幾乎如出一轍,規制相同,顯示出兩人的微妙關係,在此處得以平衡。

然而,別人平衡的東西在慈禧那裏就會自然地引起不平衡。所以,在慈安死後,她對自己的陵再次大肆修建。

從?慈禧?陵墓規格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很想稱帝! 第2張

如:對隆恩殿及東西配殿一律採用楠木及珍貴的黃花梨,採用和璽彩畫,全部貼金……她不想讓人感覺她破壞了祖制,但她又一定在實質問題上逾越了以達到自己心理上的滿足。

普陀峪孝東陵正是這種複雜心理和私慾膨脹的產物。那就是:遵依祖制下的逾制。

此外,“龍鳳呈祥”是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而貴爲“天子”的皇帝認爲自己是龍的化身,於是龍鳳呈祥在宮殿建築裝飾上屢見不鮮。

但龍是主體,鳳是點綴,鳳因龍而美麗,龍因鳳而雄健。慈禧別出心裁,在陵寢建築的裝飾上把龍鳳的位置顛倒了過來,不可謂不獨特。

慈禧陵大殿周圍石欄杆的抱鼓石,鼓面上雕刻的是一隻殿翅欲飛的雲鳳,立於山石之上,俯首下看。鳳的下面有一條蛟龍出水,昂首仰望上面的綵鳳,“鳳引龍追”,興致盎然。

慈禧陵大殿月臺前,還有一塊陛階石,也是鳳在上龍在下,雕工精美。陛階石採用高浮雕加透雕的手法,鳳與龍的姿態生動優美,玲瓏剔透,栩栩如生,堪稱石雕藝術中的精品。

從?慈禧?陵墓規格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很想稱帝! 第3張
n>

慈禧在她陵寢建築上獨出心裁的構思,正是對傳統“男尊女卑”的一種挑戰。誰能說“鳳在上,龍在下”不是她挾制兩代皇帝、爲所欲爲而向世人的一種暗示?

所以,這既是她當時的權力和地位所決定的,也是她畸型心態的一種表露:她要超越男人。

最後,若說慈禧陵從總體規模和佈局上,遵依了祖制,而在陵寢內部裝飾上逾了制,那“逾制”表現最充分的地方大概就是她陵寢內部三大殿的“金龍蟠柱”了。

清代帝后陵的三大殿,都只是四根明柱上貼金,做纏枝蓮花或盤龍行雲,其餘均披麻掛灰,刷飾紅漆。即使紫禁城內的金鑾寶殿太和殿也只是六根明柱貼金。

可是,在慈禧陵三大殿內六十四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都盤繞着帶有彈簧的龍鬚,藉助空氣流通,龍鬚自動擺動,如羣龍低吟,美妙無比。每根柱子的下腳還鑲嵌着鎏金壽山福海和八寶。

從?慈禧?陵墓規格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很想稱帝! 第4張

慈禧之所以把她的陵寢修建得比皇宮都豪華,很顯然,她認爲自己就是皇帝,只不過她沒有改弦稱帝而已。

如果說慈禧與慈安兩宮垂簾之時,她稱帝的時機不成熟,那麼慈安病逝後,她是完全有機會和理由稱帝的。

因爲作爲大清帝國最高權力的持有者,她想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何患無辭”的。這從她做過的許多事都可以驗證。

諸如,推遲光緒帝的大婚,遲遲不肯交出權力,以至後來囚禁光緒於瀛臺,把同治和光緒二帝當成傀儡任其擺佈……那麼,她爲什麼沒有像武則天一樣,自立爲皇帝呢?

唐代武則天稱帝時,曾被稱爲“牝雞司晨”。雖然武則天統治時期,政績卓著,對唐代的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做出了

巨大的貢獻,然而臨終時,武則天仍把國號由“周”改回“唐”,江山交與李家,並於自己墓前立無字碑,功過由後人評說……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武則天也認爲自己稱帝非順理成章之事。

從?慈禧?陵墓規格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很想稱帝! 第5張

歷史到了清代,隨着封建專制的加強,帝王這種“家天下”的想法與做法都更加難以動搖。這種情況下,慈禧即便想稱帝,也必定是矛盾重重。她甚至也意識到自己“干政”已是違背了祖制。這從她臨終留下的遺命可見一斑:

“以後勿再使婦人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有違,尤其嚴防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爲殷鑑。”

慈禧一生爭強好勝,無論在後宮還是在權力的角逐上,她都是一個勝出者,未能稱帝也許是她一生中惟一的遺憾。

普陀峪定東陵的建築風格既反映出慈禧當政期間心理上覆雜而矛盾的一面,也爲她極盡奢華的一生劃上了句號。

來稿/羅麗欣運營/祥哥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慈禧太后雖然沒敢稱帝,但其實內心是有君臨天下想法的,這從她親自重建自己的陵墓就可以看得出來。

一般情況,各朝皇帝生前即爲自己選擇陵址,在位期間即動工修建。死在皇帝之前的皇后與皇帝一併合葬於帝陵內,而死於皇帝之後的后妃另起園寢,附葬於帝陵旁,前面冠以皇帝陵的名號,以示隸屬。

概括而言,關內諸帝陵中以順治帝的孝陵最爲壯觀,建築體系也最爲完備;而後陵中,規制最高,集清朝各皇后陵之大成者,當屬慈安皇太后與慈禧皇太后的定東陵。

同治十二年三月,慈安、慈禧兩位皇太后在親自確定普祥峪、菩(普)陀峪爲“萬年吉地”後,即在宮廷內部就兩陵的規制進行了討論。

討論的最終結果是:總體上仿泰東陵,地宮仿慕陵,陵寢門照昭西陵的三座門式樣,並建神道碑亭。

從?慈禧?陵墓規格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很想稱帝! 第6張

定東陵集中了清朝各皇后陵優點於一身,但終究拘於清代宗法禮制的森嚴,總的建築格局並未逾制。

然而,慈禧怎會甘心?!

光緒二十一年,慈禧不顧當時內憂外患,國庫空虛,以“年久失修”爲由,對其陵墓重新大規模修繕,對其主體建築全部拆除重建,重建工程歷時十三年之久。

工藝之精,靡費之巨,不僅大大超過了慈安陵,居清後陵之首,就是在整個清代陵寢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據統計,至兩陵竣工時,慈安陵用白銀二百六十六萬五千多兩,慈禧陵用白銀二百二十七萬兩。而慈禧陵重建時靡費,實在難以統計,僅貼金一項,就用了黃金四千五百九十二兩一錢四分三毫。

慈禧比慈安在資歷上低二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