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2017年中國《社會心態藍皮書》:“90後”主觀幸福感最低

2017年中國《社會心態藍皮書》:“90後”主觀幸福感最低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佈《社會心態藍皮書: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7)》。藍皮書指出,人們對現在社會階層與過去相比的變化評價表現出積極的態勢。在預期自己5年後的社會階層時,人們的社會階層認同以中層偏中上層爲主,而預期自己下一代的社會階層時,認爲下一代會處於社會中上層和上層的人佔多數,可見,大家對未來生活的預期,尤其是對於下一代社會階層的預期比較樂觀積極。

2017年中國《社會心態藍皮書》:“90後”主觀幸福感最低

圖說:《社會心態藍皮書》發佈會現場

據介紹,“2017年社會心態調查”有效成人問卷22669份,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不含港澳臺)。

主觀社會階層呈逐漸上移特點

主觀社會階層是一種階層認同,即個人對自己在社會階層結構中所佔據位置的感知。藍皮書指出,人們自己評估的主觀社會階層從過去、現在到未來,呈現逐漸上移的特點。當前的主觀社會階層以中層偏中下爲主,而與現在相比,人們回想自己5年前或剛參加工作時的社會階層,則表現出中下偏低的階層認同特點。

2017年中國《社會心態藍皮書》:“90後”主觀幸福感最低 第2張

藍皮書截圖

藍皮書指出,客觀社會經濟地位如職業、受教育程度和收入這類傳統社會經濟地位指標,與住房這樣新的體現社會經濟地位的指標都對人們的主觀社會階層產生影響。結果顯示,無論是單獨分析各個指標和主觀社會階層之間的關係,還是控制了區域、年齡、指標間相互作用等因素來綜合分析,結果都一致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從事聲望較高的職業,有自有住房,居住社區條件好的調查對象,其社會階層認同越高。但即便客觀社會經濟地位存在較大差異,調查對象對於未來社會階層的預期,特別是對自己下一代的社會階層預期的差異卻比較小,因而出現了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調查對象所預期的下一代社會階層的上升幅度較大的現象。

綜合上述兩方面結果,藍皮書指出其整體上都表現出一種積極的主觀社會階層變化。更重要的是,無論人們如何審視自己當前的社會階層,對於下一代的社會階層預期都較爲樂觀,這種積極的未來預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們對社會良性發展的期待。

主觀幸福呈“倒U型”

藍皮書調查結果顯示,當前社會不同出生年份個體的主觀幸福呈“倒U型”,“90後”主觀幸福感最低,“40”後和“00”後幸福感相對較高,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學歷的個體感受到的主觀幸福存在顯著差異。

主觀幸福感的評分爲7點,4分表示“中立”,低於4分爲不幸福,高於4分爲幸福。從出生年份來看,不同出生年份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呈“倒U形”,“00後”主觀幸福感較高(4.30分),“90後”主觀幸福感最低(4.03分)而後逐漸上升,“40後”的主觀幸福感(4.32分)基本和“00後”持平。不同出生年份個體的主觀幸福感主要表現的是年齡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00後”個體處在學生階段,主要面臨學業任務,整體比較幸福。“90後”、“80後”、“70後”個體基本屬於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後,需要承擔職場責任、家庭責任,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階段,主觀幸福感低於其他年齡階段,但仍在4分“中立”以上。“60後”、“50後”和“40後”,這部分個體已經達到退休年齡,基本處於頤養天年、兒孫繞膝的生活,主觀幸福感相對較高。

2017年中國《社會心態藍皮書》:“90後”主觀幸福感最低 第3張

藍皮書截圖

從性別上看,女性個體主觀幸福感的評分顯著高於男性個體,男性個體的均分爲4分,表明大多數男性評價自己的幸福感認爲既不覺得幸福也不覺得不幸福,而女性的幸福感介於“中立”和“比較幸福”之間。

2017年中國《社會心態藍皮書》:“90後”主觀幸福感最低 第4張

藍皮書截圖

從地區看,東北地區(4.13分)、華東地區(4.09分)的個體的主觀幸福感處於第一梯隊,顯著高於華南地區、華中地區、華北地區、西南地區。藍皮書指出,華東地區之所以幸福感得分較高,除了出生年份、學歷、收入等因素綜合影響外,投入取向對幸福感影響最大。投入取向是指個體爲了某項工作、任務而全身心投入時,會體驗到一種忘我境界,會覺得時間飛逝,甚至廢寢忘食,而這種投入本身就會給個體帶來幸福感。

原標題:《社會心態藍皮書》:中國人對未來生活預期樂觀積極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