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一副眼鏡動輒上千 誰在收割近視眼

一副眼鏡動輒上千 誰在收割近視眼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暑假又到了學生配鏡的高峯期。不過近年來,動輒數千元的配鏡花銷讓家長們把近視和牙齒正畸、打生長激素一同列入了養娃“敗家三件套”。

在眼鏡界曾流傳着這樣一句話:“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雖是吐槽之語,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眼鏡市場的“水有多深”。一副動輒上千的眼鏡,成本究竟是多少?誰在賺取“暴利”?

一副眼鏡動輒上千 誰在收割近視眼

幾百元的鏡架批發價只需50元?

“鏡架當時選的是店裏最貴的純鈦鏡架,標價六百多元,鏡片選的是1.74折射率的,標價兩千多元,最後店家打了個六五折,總共花費兩千元。”

在北京市西城區工作的小倪一直被高額的配鏡費用困擾,由於近視度數較高,她每次都選擇1.74折射率的鏡片,一次配鏡費至少在一兩千元,按照三年換一副算,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動輒四位數的花銷也讓她覺得自己可能是被“坑”了。

“下次要去潘家園配眼鏡了,起碼比路邊的眼鏡店要便宜。”小倪表示。她口中的“潘家園”,是指潘家園地鐵站附近的北京眼鏡城,聚集了一大批眼鏡賣家。資料顯示,這裏曾是中國最早的眼鏡專業批發市場。

在北京眼鏡城的外面,記者遇到了正發放小卡片的呂強(化名),他向記者熱情地介紹起了配眼鏡的價格。

當記者提到“在其他眼鏡店,一個鈦合金的鏡架要價三四百元”時,他連說,買貴了,“我們是做批發的,在我們店裏,鈦合金的眼鏡架只需要50元,純鈦的眼鏡架,貴的才128元。”

在北京眼鏡城走訪多家店鋪後,記者發現,如果不追求品牌,一百多元可以買到純鈦眼鏡架,但若涉及品牌,價格會“水漲船高”。

王蘭(化名)就在北京眼鏡城經營一家店鋪。她告訴記者,“店裏150元的純鈦鏡架,配鏡片的話能便宜到120元,但如果是品牌,比如川久保玲,需要280元。”

她還補充道,“大品牌會存在品牌溢價,進貨價本就偏貴。如果追求性價比,普通的純鈦鏡架就可以。”

百元鏡片和千元鏡片無差別?

普通眼鏡門店內動輒幾百元的鏡架,在北京眼鏡城能便宜上百元,這也讓不少人感嘆,“千萬不要隨便進一家眼鏡店,要不配完就後悔。”

讓人們感受到高溢價的,還有五花八門的鏡片。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相比用材質區分的鏡架,鏡片的‘水更深’。”

一般來說,眼鏡店會用1.56、1.60、1.67、1.74等不同的折射率來劃分價位。度數越高,適合的折射率越高,價格亦會攀升。另外,不同品牌、同一品牌的不同系列,售價也會有所不同。其中,進口鏡片中比較知名的有蔡司、依視路等,國產鏡片的代表則爲明月、萬新等。

在呂強工作的眼鏡店,一沓沓手冊裏標記着品牌各個系列的價格。他拿起蔡司的價格手冊,向記者介紹起了智銳系列。記者注意到,1.6的智銳青春亞洲版數碼型鏡片(DP),建議零售價爲2980元。“在我們這,可以打三折。”呂強講道,算下來價格不到1千元。

抑制孩子近視的發展,在西城區工作的張成曾聽從醫生的建議,爲孩子配了依視路的星趣控鏡片。“當時醫院報價近4千元,後來去了磁器口的一家眼鏡店鋪,最終花了1600元。”

談及星趣控,呂強的老闆打開了話匣子,“整個眼鏡城沒有低於1550元的,我們這可以給到1460元。”

整體來看,相較其他區域的眼鏡門店,北京眼鏡城的價格明顯偏低。同樣的配置,價格甚至能減少一半以上。而在北京眼鏡城內,由於各家給的折扣不同,價格也能相差幾十元乃至上百元。

另外,從消費者反饋看,不只是北京,各地的眼鏡店價格普遍相差較大。爲了避免被坑,很多人甚至會在網上先問價,先聽取經驗人士的意見。

“暴利”被誰賺取了?

面對隨意談定的價格,很多人疑惑,手裏這副花了上千元的眼鏡,成本到底有多少?有多少錢是被商家賺去了?

當記者詢問眼鏡的進貨價時,呂強稱,“50元的鈦合金鏡架,進貨價是40元。”但對於鏡片的進貨價格,他只表示,進貨價越高,賣得越貴。

明月眼鏡作爲“中國鏡片第一股”,曾在招股書中披露,2020年,每片鏡片的成本爲6.77元,每副成鏡的成本爲60.33元。小小的鏡片也帶來了高額利潤,2022年,明月眼鏡鏡片業務的毛利率達60.04%。

博士眼鏡是國內專業從事眼鏡零售的連鎖龍頭企業,同樣有着令人豔羨的毛利率。其曾披露過2016年的價格數據,當時鏡架的採購單價爲89.06元,而同期的銷售價格達506.88元;每片鏡片的採購單價僅28.82元,同期售價則是281.75元,售價是成本的近10倍。

看到這組數據,你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暴利”的字眼。但如果再看博士眼鏡的淨利潤,就會發現,相比上游供應商,眼鏡零售商的日子並不是那麼好過。

財報顯示,博士眼鏡的銷售費用居高不下。其中,工資、社保和房租、物業、水電費佔據大頭。

這也是很多眼鏡店面臨的壓力。每個店面都需要配備銷售人員和驗光師,爲了提高購買頻率,還需要選址在相對繁華地段,房租自然較高。

呂強的同事也告訴記者,“我們賣得便宜,是因爲走批發渠道。普通眼鏡門店一天可能就只配三五副眼鏡,如果不賣得貴些,就無法支撐下去。”

一系列成本下,也導致眼鏡門店爲維持運營、保證利潤,在鏡架和鏡片上定價較高,最後的結果就是由消費者買單。

如何撕掉眼鏡行業“暴利”標籤?

面對眼鏡門店肆意定價,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看來,消費者想要避免被“坑”,首先要選擇正規的眼鏡店進行配鏡,並且要查看該店的資質證書和信譽度等相關信息。

“其次,在選擇鏡片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品牌和質量等級,不要盲目追求高價或進口產品。”江瀚提到,“最後,在購買之前,可以事先了解一下市場價格和相關配鏡知識,以便更好地判斷商家的價格是否合理。”

但僅靠消費者自己注意識別、防範明顯不夠。如何使眼鏡價格相對規範化和透明化,撕掉外人眼中的“暴利”標籤,在江瀚看來,還可以通過加強監管、規範市場秩序等措施來解決。

此前,針對眼鏡行業的“暴利”,曾有業內人士直言,一方面是因爲行業巨頭擁有很高定價權,另一方面則是產業鏈過長帶來的低效。

而面對各個環節層層加價、銷售成本居高不下,在業內人士看來,打破巨頭對供應鏈的把持、縮短交易環節、爲消費者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或纔是國內眼鏡行業發展的未來。 (據中新財經)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