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世間印象 >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現在是做科學研究最好的時代”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現在是做科學研究最好的時代”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葉玉如的一天通常從早上七點開始。作爲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她早已習慣每天密密麻麻的行程——處理公務、開會,和學校不同部門的同事交流,和學生討論科研。忙碌且充實的工作之後,儘量回家和家人一起吃晚飯。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現在是做科學研究最好的時代”

2022年10月,葉玉如成爲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她是該校創校32年以來第 一位女校長,也是香港第 一位領導公立大學的女性。在此之前,她的名字後面還有一長串頭銜: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粵港澳大灣區院士聯盟理事會主席、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自然科學獎獲得者、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得者……

出現在公衆面前的她,通常是西服外套搭配黑裙。她喜歡素淨的莓紅色、天藍色,說話時嗓音柔和。實驗室裏,她身着白大褂,穿梭在試劑瓶和精密儀器之間,表情嚴肅而專注。空閒時間,她喜歡散步、行山,幫助自己思考並放鬆心情。

作爲一名科學家,葉玉如帶領着一個優 秀的團隊,在阿爾茲海默症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新型血液檢測方法,針對家族性阿爾茲海默症病人的全 效全腦基因編輯工具,發現治療阿爾茲海默症新靶標等等。“我研究神經科學就是想知道多一點,同時希望通過神經科學研究,解開神經性疾患的根由,尋找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回望這數十年的科研時,葉玉如此說道。

除了科學家的身份,她更引以爲傲的是教育者的職責。這也是她三十年前,放棄在國外的安穩生活,選擇回到剛建成的香港科技大學時的初衷。在她看來,成爲一名科學家,需要具備獨立的思考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精神,同時重視與團隊的合作。她希望香港科技大學能培養更多新一代的科學家,爲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因在阿爾茲海默症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葉玉如榮獲“2022-2023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她將於7月8日出席“世界因你而美麗——2022-2023影響世界華人盛典”頒獎典禮,在現場觀衆和海內外多家華語媒體的見證下分享心路歷程,與全球華人共享榮耀。

“現在是做科學研究最 好的時代”

研究阿爾茲海默症數十年,葉玉如被稱爲“對抗遺忘的科學家”。

阿爾茲海默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俗稱早老性癡呆、老年癡呆,發病具有隱匿性,進程緩慢、隨着時間不斷惡化。自20世紀初被發現以來,阿爾茲海默症尚無有效的治 愈方法。全球有超過5500萬阿爾茲海默症患者,中國有1000萬,居全球之首。根據國際阿爾茲海默病協會的數據,預計2050年全球將有1.52億患者。

從讀書期間,葉玉如就對人體最複雜的神經系統充滿興趣,尤其關注神經退行性疾病。彼時家裏有親人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病情晚期時已經無法認出身邊的親人。這也成爲葉玉如想要在這個領域裏再多探索一點的動力。

近年來,葉玉如團隊專注於阿爾茲海默症診斷和治療方法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創新成果。對阿爾茲海默症來說,早期診斷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葉玉如帶領團隊開發出新型血液檢測方法,可以通過血液檢測,在阿爾茲海默症病徵出現前的5至10年偵察到疾病,準確率超過96%。這套方法還可用於評估患者的病情階段,對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葉玉如的團隊還在努力對檢測方法進行優化、簡化,希望提升檢測的靈敏度與精 準度,同時降低檢測成本。團隊將在今年正式推出面向大衆的血液檢測服務,希望可以幫助社會實現阿爾茲海默症的大規模篩查。

從事科研的過程中,挫折是常有的事情。葉玉如珍視每一次困難,在她看來,戰勝困難的過程也是科研的美妙之處。

現如今,科學技術手段與數據分析方法都有了很大進步,這些技術極大地推動了阿爾茲海默症研究的發展。而在各個學科之間交叉融合的趨勢下,跨學科合作越來越普遍,葉玉如相信,這個時代將會迎來許多科技上的重大突破。“我們現在是處於做科學研究的時代。”葉玉如常常和學生們這樣說。

潛心研究神經科學四十餘載

葉玉如喜歡簡單整潔的風格。她的辦公室裏沒有多餘擺件,唯有幾盆雅緻的蘭花靜靜地散發着香氣。她喜歡蘭花,因爲蘭花優雅,花型別致、色彩典雅,也因爲蘭花的花期長,具有生命力。

辦公室牆上掛着一幅畫——這是由一位藝術家以大腦神經網絡爲藍本創作的畫——在璀璨的金色背景中,粗細不一、形狀多變的黑色線條猶如生命的脈絡在畫面上延伸。它們看似孤立,卻又通過幽深細膩的脈絡相互連接,散落其間的黑點代表神經元。

“大腦裏的一千億個神經細胞,它們之間在溝通,我們人類纔有正常的感知和功能。”除了展示了大腦神經網絡的藝術美,這幅畫也時時提醒葉玉如選擇神經科學的初心。“我們有很多傑出科學家從事腦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多突破。但人類對大腦的認識仍非常有限。我研究神經科學就是想知道多一點,同時希望通過神經科學研究,解開神經性疾病的根由,從而尋找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葉玉如專注於她所熱愛的神經生物學已超過40年。她從小就對生物界各種現象感興趣。中學時,一位生物老師講課非常有趣,啓發了她對自然科學的興趣以及要去探個究竟的好奇心

中學畢業後,葉玉如獲得獎學金到美國西蒙斯學院留學,很自然地選修了化學和生物學。在這期間,她對神經生物學逐漸有了一些瞭解。1977年她獲得化學和生物學雙學士學位,1983年獲得哈佛大學藥理學博士學位。

從小學到大學,葉玉如年年拿獎學金。在哈佛讀博,是她求學生涯中最艱苦的一段日子。半夜常常做實驗做到凌晨三四點纔回宿舍,但她還是滿心喜悅,追求知識所獲得的樂趣和滿足感是無可比擬的。

因爲熱愛,即便花很多時間在實驗室,葉玉如也不會覺得累和枯燥。從哈佛大學畢業後不久,她進入再生元製藥公司,從事神經生物學的基礎研究及藥物研發方面的工作,成爲公司首位擔任高 級科學家的華人。

在美國擁有了不錯的事業和安穩的生活時,她接到了回香港的邀請。1993年,香港科技大學剛剛成立不久,在一次國際會議上,香港科技大學的創校教授邀她回港。葉玉如在香港出生長大,對香港有很深的感情,她希望自己能夠鼓勵更多年輕人選擇科學事業,培養下一代科學家。此外,香港科技大學“要成爲香港研究型大學”的理念和使命也很吸引她。

現在回頭來看,她很慶幸當時做了這個決定,可以見證和參與香港科技大學的快速發展,在短時間內躍升成爲世界前列、亞洲頂 尖的大學,被國際視爲學界奇蹟。

“培養下一代科學家”

剛到香港科技大學時,葉玉如需要着手組建自己的科研團隊,從申請研究經費到聘請和訓練科研人員,一切從頭開始。

她還記得那時候面對的挑戰。她跟學生們一同商量要買什麼儀器、做什麼實驗,也會親自示範技術、教導學生如何分析實驗結果。大約花了兩年時間,才建立了一支科研團隊,有了一個合格的實驗室,可以進行符合國際要求的研究。

在這個過程中,葉玉如汲取了許多寶貴經驗,更重要的是和學生的許多互動。看到他們成長,成爲獨當一面的研究員,這是她作爲老師最 大的滿足感。

而今,葉玉如已經培養了近百名研究生,創立的實驗室也已發展成爲國家重點實驗室。“我們很重視人才梯隊建設。團隊的科研人員,也有研究助理,還有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包括碩士生、博士生,也有本科生。我們希望可以在前沿領域取得突破的同時,也培養新一代科學家。”葉玉如說。

在葉玉如的實驗室裏,學生們總是被鼓勵去找到自己的熱愛、研究方向,發揮自主性。葉玉如認爲,香港需要鼓勵更多學生尤其是女孩們,去從事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以前有性別偏見,認爲女孩不擅長於科學和技術。我們需要爲年輕女孩們提供更多成功女性科學家的榜樣,共同去消除這樣的性別偏見。”

葉玉如一直堅信,大學是培養人才、追求創新精神之地。香港科技大學以此來影響社會,創校至今已經培育了超過1600家初創公司、9家獨角獸企業、9家上市公司。

2022年,香港科技大學在廣州成立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佈以來首 個獲國家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的內地與香港高校合作辦學項目,更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葉玉如希望兩個校區的學生和師資實現深度的交流融合,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爲香港、大灣區乃至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葉玉如憑藉自己的才智和堅持,持續成就着這個世界的美好,在自身領域的卓越貢獻,也讓她成爲當之無愧的華人榜樣、成爲“2022-2023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的獲獎者。7月8日19:30,國窖1573“世界因你而美麗——2022-2023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將與全球華人一起見證榜樣力量,向包括葉玉如在內的傑出華人致敬。

盛典由鳳凰衛視集團聯合中國新聞社、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明報、星洲日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世界日報、亞洲週刊、歐洲時報、中文導報、國際日報、澳華電視傳媒、南美僑報、非洲時報等海內外多家有影響力的華語媒體機構共同發起,鳳凰衛視、鳳凰網聯合主辦。屆時將通過鳳凰秀、風直播向全球華人直播,官方戰略合作平臺新浪微博、官方短視頻合作平臺抖音也將對盛典實況進行全程直播,盛典還將通過鳳凰衛視集團各官方賬號在多平臺同步開播。(文章來源:互聯網)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