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世間印象 > 3億菸民消耗世界40%的捲菸 專家:控煙,我們勢在必行

3億菸民消耗世界40%的捲菸 專家:控煙,我們勢在必行

來源:美型男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多措並舉攜手共建無煙文化

3億菸民消耗世界40%的捲菸 專家:控煙,我們勢在必行

菸草對健康的危害已成爲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每年全球因菸草相關疾病死亡者高達870萬,給全球經濟造成1.4萬億美元的損失。在我國,每年有超過100萬人因菸草失去生命。《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 年)》將控煙行動列爲15個重大專項行動之一,並明確提出到 2022 年和 2030 年,15 歲以上人羣吸菸率分別低於 24.5%和 20%。

爲了更好地發揮媒體在我國菸草控制方面的積極作用,提升公衆對於菸草危害的認知,減少菸草使用行爲,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於11月29日召開“多措並舉共建無煙文化”媒體研討會,邀請相關領域專家針對我國及全球菸草控制情況進行分享。與會專家認爲,菸草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疾病負擔對我國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已帶來巨大挑戰,作爲世界第 一大煙草生產和消費國,我國亟待通過加速控煙立法、提高菸草稅、加強公民教育等多種舉措,來控制和減少菸草使用,創建無煙社會。

世界:全球每年超800萬人死於菸草

菸民們都知道,如今捲菸包裝上都會標註“吸菸有害健康”,但若深究吸菸如何影響健康、會產生哪些後果,結果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疾控控煙辦公室前主任姜垣介紹,一篇今年11月份在《柳葉刀》雜誌發佈的對中國部分地區的追蹤研究顯示,中國人有56種疾病都與吸菸相關,其中男性疾病是50種,女性疾病是24種,以心血管病爲例,每天吸菸一包以上的人得病概率增加了6倍。不只是菸民自身,暴露在二手菸環境下的人也會因“被動吸菸”危害健康。數據顯示,每年全球因菸草相關疾病死亡者高達870萬。

爲應對全球菸草流行,世衛組織在2003年通過了《菸草控制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這是第 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生條約,迄今爲止已得到182個國家批准該《公約》,並已成爲公約締約方。《公約》對其具有法律約束力,從減少菸草供給和降低菸草需求兩方面來遏制菸草流行。從需求端減少菸草消費的舉措包括監測菸草使用與預防政策、保護人們免受菸草和二手菸霧危害、提供戒菸幫助、警示菸草危害、確保全面禁止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和提高菸草稅幾個維度控制菸草。這些措施也被稱爲“MPOWER”菸草控制措施。

《世衛組織2021年全球菸草流行報告》顯示,在MPOWER菸草控制等措施的推動下,儘管全球人口持續增長,但全球捲菸銷量自2012起持續下降,MPOWER措施已經挽救了超3700萬人的生命。如今,全球超過53億人口至少受益於一項MPOWER 措施。全球一半國家採取了兩項或兩項以上的措施。

中國:3億菸民消耗世界40%的捲菸菸草導致的死亡之潮亟待遏制

作爲世界第 一大煙草生產和消費國,我國在2006年加入《公約》,在2007年出臺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並且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羣吸菸率要下降到20%。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我國控煙工作實現了“四提高”和“一降低”:無煙環境保護人口數量的快速提高;控煙立法覆蓋人羣比例的顯著提高;戒菸服務便捷性的明顯提高;全社會關注控煙氛圍的明顯提高;人羣吸菸率的降低。

進步顯著,但差距也不小。姜垣介紹,世衛組織《2021年全球菸草流行報告》中預測,到2025年,全球成年人吸菸率大約是20%。而我國的數據則明顯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並且差距越來越大——從2010年相差1.4個百分點發展到2020年相差3.5個百分點。從癌症死亡情況來看,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因癌症死亡人數卻佔到全球三分之一,這與居高不下的吸菸率密切相關。姜垣提到另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就是老齡化,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其與菸草使用相疊加,將造成因癌症導致的超額死亡。“研究顯示,中國3億吸菸者正在消耗全世界40%的捲菸,急需迅速行動遏制菸草導致的癌症死亡之潮。”姜垣說。

而從MPOWER政策實施情況方面來說,我國在無煙立法和提高菸草稅方面仍面臨挑戰。到2020年,實行全面無煙政策的國家增加到了67個,保護了全球18億的人口,但遺憾的是,我國尚未出臺全國層面的控煙立法。《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明確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要分別達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但是,截至2022年11月,全面無煙立法保護的人口數僅爲2.24億,比例爲15.9%。但相較2022年達到30%的目標,纔剛剛過半。姜垣認爲,執法欠缺也影響了控煙效果。

行動:無煙立法成果顯著提高菸草稅勢在必行

控煙,立法是基本保障。世衛組織《2021年全球菸草流行報告》顯示,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有禁菸法律的公共場所減少了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的住院人數,並降低了吸菸相關疾病的死亡,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國家已制定全面的無煙立法。在我國雖然尚無全國層面控煙立法,但不少省、市早已實施公共場所禁菸的地方性法律法規,並取得了不錯成效。

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控煙與行爲干預部主任、上海市控制吸菸協會副會長陳德介紹了香港成功控煙的經驗。香港自上世紀80年代初實施包括立法、稅收、嚴格執法、公衆教育、提供戒菸服務等一系列控煙措施,經過40年努力,其吸菸率由1982年的23.3%降到2022年的9.5%。而在上海,公共場所禁菸條例實施十餘年來,成人吸菸率從2010年的26.9%,下降到2021年的19.4%,效果顯著。嚴格控煙帶來的主要益處就是人均期望壽命的提高,陳德介紹,香港男性人均壽命是83.4歲,女性是87.7歲,近年來成爲全世界人均期望壽命最 高的地區,這與其控煙成效密不可分,也值得其他地區學習和借鑑。

“MPOWER”控煙措施中,提高菸草稅被認爲是最有效和成本效益的一項措施。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世衛組織菸草控制與經濟政策合作中心主任鄭榕介紹了其所做的政策模擬研究,如果僅僅依賴非價格的措施,那麼到2030年,我國到成人吸菸率最 低可降至22.15%,無法達到將成人吸菸率低於20%的目標。“這就意味着,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要採用稅收和價格的措施。”

要達到2030目標,我們的稅收和價格水平要達到什麼程度?鄭榕介紹,假設其他非價格措施按照世衛要求,達到中等水平情況下,到2030年,菸草價格大概要達到平均每包59塊錢的水平,才能夠實現2030年的控煙目標。而目前,我國平均煙價大約是18塊錢,任務還非常艱鉅。

談及減少菸草使用,社會上常會出現“菸草行業是納稅大戶”的聲音。對此,鄭榕認爲,客觀來說菸草行業確實貢獻了很多稅收,但同時也要考慮菸草使用所產生的疾病負擔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2016年的數據顯示,菸草使用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成本已經達到1.4萬億。以2021年菸草行業所貢獻的1.2萬億稅收而言,其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也遠遠超過了它的稅收貢獻。“關於菸草使用要算一筆大賬,不能僅僅算它眼前帶來多少收益,而不去看它長遠的經濟損失。”鄭榕說。

電子煙:室內禁菸也需包含電子煙,新政效果需審慎評估

監測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000-1600萬電子煙使用者,面對包括電子煙在內新型菸草製品挑戰,我國也在不斷完善監管政策。

陳德介紹,上海在2022年10月28日對《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進行第二次修訂,相比2010年立法和2016年第 一次修訂,這次修訂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把電子煙納入到公共場所禁菸範圍,這也是面對控煙新形勢、新挑戰在完善法律法規方面的與時俱進。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上海、河南、廣西、深圳、杭州等近20個省市已經把電子煙納入到公共場所禁菸範圍。而從國家層面來說,去年國務院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菸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將“電子煙等新型菸草製品參照本條例捲菸的有關規定執行。”2022年3月出臺了《電子煙管理辦法》,之後陸續頒佈了《電子煙警語標識規定》《電子煙物流管理細則》《電子煙交易管理細則(試行)》《電子煙行政許可和產品技術審評有關問題的解答》《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等,這些監管政策的出臺與完善,將電子煙納入了規範化、法制化的管理軌道。但他同時提出,大部分法規側重於從電子煙的生產、流通、銷售環節進行監管,卻缺失了公共場所禁菸領域。“我們還需要更多關注在公共場所使用電子煙對公衆健康的影響。”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健康傳播研究所控煙研究中心主任鄭頻頻強調,我們需要對電子煙監管政策進行長期全面的科學追蹤觀察,去評價政策是否真正起到幫助青少年戒菸的作用,比如由於調味電子煙被禁,青少年會不會轉向有類似口味的爆珠煙?同時要警惕化身爲奶茶杯、可樂罐、調味棒等一次性電子煙產品。此外,鄭頻頻認爲,對電子煙加強管理的同時不能弱化對傳統菸草捲菸問題的關注,比如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電子煙,也應從重處罰對未成年人銷售傳統捲菸等。正如世衛組織在《2021年全球菸草流行報告》中的呼籲,“不要讓電子煙監管,稀釋了我們對於整體控煙目標的關注”。

文化:凝聚共識共建無煙文化

控煙不僅需要外在政策約束,更要在個體層面引發主動行爲改變。鄭頻頻認爲,健康教育是要把行爲方式變成人們自覺自律的行動,而要將無煙行爲轉化爲自律行動,除了法律法規約束,還要靠無煙文化的塑造。“隨着社會文明程度和人們健康素養的提高,人們對於菸草這類危害自己又危害他人的產品接受度逐漸下降,這就是無煙文化。”長期以來,菸草行業努力塑造出與愛國主義、歷史地理、音樂文學相結合的吸菸文化,以求使吸菸行爲正常化,而社會現在要做的就是去努力建設一個擁有無煙文化的社會。

鄭榕認爲,要創建無煙文化,要達到兩個共識:一是對菸草使用會對健康造成危害達成基本的共識;二是不要在公共場所吸菸的共識。可喜的是,這兩種共識正在逐步形成。

在創建無煙文化過程中,大衆媒介也是關鍵一環。研討會上,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副教授、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主任王秀麗發佈了《2022健康中國控煙行動與傳播圖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主要根據2022年我國主流媒體(包括社交媒體和傳統媒體)控煙報道的內容分析以及對控煙領域相關專家的訪談撰寫完成。

王秀麗介紹,大衆媒介在控煙行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具體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大衆媒介的報道有助於推動健康議程的設置和相關政策的出臺,有助於全社會凝聚控煙共識。第二,媒介對於控煙行動的報道有助於培育社會規範,創造無煙環境;第三,控煙報道有助於形塑公衆健康信念,推動公衆健康行爲的轉變。

控煙是一項非常複雜的長期系統工程,“健康中國2030”美好願景的實現有賴於政府、媒體、公衆、專家學者以及社會組織的共同努力。《報告》也倡導多元社會主體能夠共同參與到控煙行動中。其中,政府作爲公共政策制定者要繼續完善控煙立法,進一步提高全面無煙法規覆蓋人口比例、進一步推動“健康融入萬策”的理念和實踐、進一步完善相關法條的量化和評價標準;專家學者則可以發揮對政府科學決策的積極作用,爲控煙相關的公共決策提供有力的證據支持;媒體在整個控煙行動中具有重要作用,未來,媒體和健康傳播從業者要更多地關注控煙行動,在傳播議題上及時關注新的研究成果和行業動態,發掘一些新話題和新材料,傳遞控煙聲音,以促進無煙文化、健康文化的構建;而對於公衆,則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健康素養,通過多種途徑獲取菸草危害的知識,不斷提高控煙知識的知曉度和無煙文化的意識,增強主動性,積極參與到控煙的社會共治中;最後,還可以積極發揮基層的社會組織和社區的重要作用,走好控煙的“最後一公里”。(文章來源:環球新聞網)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