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世間印象 > 樂不思蜀的兩重含義 並不一定指的是劉禪

樂不思蜀的兩重含義 並不一定指的是劉禪

來源:美型男    閱讀: 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作爲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其蘊涵着豐富的內含。三國時期,英雄才子倍出,涌現出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後世才子研讀時加以總結,纔有了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但對於樂不思蜀成語故事指的是誰?至今爭議不斷。

一、樂不思蜀的是以司馬昭爲首的魏國

樂不思蜀的兩重含義 並不一定指的是劉禪

首先,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此事件發生在蜀國投降魏國之後。當時的魏國正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因此有些飄飄然、自大的神態。便流露出對劉禪不屑,並加以戲弄。以歷史爲借鑑,一個國家的存亡,勢必是在政治,外交上不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這樣纔可以成就一國的繁榮長久。

樂不思蜀的兩重含義 並不一定指的是劉禪 第2張

樂不思蜀,起深層含義時劉禪在嘲笑司馬昭,只圖眼前的勝利,已經被勝利衝昏頭腦,根本沒有想到曾經的付出,曾經的努力,這樣的國家,不得不說是危在旦夕。其次,後漢主劉禪,蜀漢的第二任皇帝,在任四十餘年,堪稱奇蹟。雖然前期在位得到諸葛亮的輔助,但不可否認的是,可以登上皇位,其聰明才智、雄韜武略上一定有勝過常人之處。

樂不思蜀的兩重含義 並不一定指的是劉禪 第3張

儘管在位期間沒有取得重大成就,爲後世傳頌,但可以保證蜀漢在如此亂世中穩固四十餘年,也實在功不可沒。最後爲了保全自己及蜀國百姓,宣佈投降,並留下“此間樂,不思蜀”的話語,一方面讓司馬昭放下戒備之心,另一方面也保全自己和百姓,表面上時昏庸糊塗,其實聰明至極。最後,反觀樂不思蜀的結局,不禁讓人唏噓。面對劉禪的自嘲,司馬昭沒有憂患意識,仍舊野心勃勃,狂妄自大。最後反被劉禪笑死,即是大勢所趨,也是意料之中。

二、樂不思蜀的是劉禪

樂不思蜀的兩重含義 並不一定指的是劉禪 第4張

史書記載,樂不思蜀最初出自劉禪之口。當時正是歌舞一片歡笑之時,劉禪發出此感慨,也不無道理。既然蜀國已滅,與其悲痛懊悔,不如養精蓄銳,接受現實。只有自己有充足的精力,有朝一日纔有可能實現復國。

樂不思蜀的兩重含義 並不一定指的是劉禪 第5張

同是,劉禪也深深意識到,一個長盛不衰的國家所具有的面貌並非如此。如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必將走向衰退。劉禪是在嘲笑當局者迷,同是也流露出對魏國深深的憎恨之情。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