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家長教育過嚴 孩子易患強迫症

家長教育過嚴 孩子易患強迫症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穿鞋有固定的順序,如先穿了左腳要脫掉重新從右腳開始;寫字要像印刷體,稍有不滿,擦掉或撕掉整張紙重新來過。

家長教育過嚴 孩子易患強迫症

由於社會壓力大、家庭的教育環境等影響,類似這樣有強迫行爲的孩子和成人正越來越多,其中部分人在受刺激的情況下演變成強迫症患者。

而心理專家指出,強迫型人格是一種特質、不是病,只要隨遇而安,調適好自己的期望值,完全可以不發展爲強迫症。

強迫主婦成銀屏流行

很多經常看美國肥皂劇的人,都不會忘記兩個經典的女性形象:《絕望主婦》中的布芮和《老友記》中的莫妮卡。

前者要求一切細節盡善盡美,從老公、孩子到家中花園,無一不在她的控制中,與老公***時,看到扔在牀頭櫃上漸漸滑落的三明治,也忍不住分心去把它放好;在老公的葬禮上,即使蓋棺時,看到婆婆爲老公搭配了一條不相稱的領帶,她也會不顧所有人的驚訝,大喝一聲停止。

後者則是個清潔狂,男朋友一時心動,想給她個驚喜,將家裏裏裏外外都整理了一遍,最後發現每樣東西放不回原來的完美位置,嚇得不知所措。而追求完美的莫妮卡更是屢屢與馬虎的同事產生不和。

從心理諮詢中心獲悉,這種強迫型人格的人羣正越來越多,由於其行爲主要從青少年期就開始表現,因此不僅成人,連兒童強迫症患者也在增加,而專家認爲,造成強迫行爲的根源,主要還在於家庭嚴格的教育環境。

強迫人格少年期出現

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謝斌表示,現在強迫症有發病上升的趨向,人羣發病率約在2%至3%.而強迫症與強迫型人格有很大關係,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強迫症患者病前就有強迫症人格的表現。而強迫型人格主要在青少年期就開始表現出一些強迫特性,例如做事效率特別低,盡善盡美,追求完美,做題目比其他同學慢,反覆覈對等。

在最近的臨牀中,謝斌遇到一位苦惱的家長帶着孩子來看病,原因是孩子總是作業做得很慢。最後發現,原來這個孩子寫字要求要寫得像印刷體,上距邊線多少、下距邊線多少,都有非常死板的規定,如果一不小心某個字寫大了,整個一頁紙就要擦掉重新寫過。

專家指出,強迫人格的形成除與遺傳有一定關係外,家庭教育與社會環境的影響也起重要作用。特別是具有強迫個性的父母對患者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兒童的教育不當,過分苛求,例如穿鞋一定要先從哪隻穿起等,這些對生活制度的過於刻板化要求,使孩子形成遇事謹小慎微、優柔寡斷、過分瑣碎細緻的特點。這種強迫型人格者,在與人交往中過分嚴肅、古板、固執,在生活上過分強求有規律的作息制度和衛生習慣,一切都要求井井有條,甚至書櫥內的書,抽屜內物品,衣櫃裏的衣服都要求排列整齊有序,乾乾淨淨。他們爲此經常需花費時間整理,而影響其他工作的完成和個人的休息,顯得效率很低。

領導幹部多強迫人格

但專家也指出,強迫型人格人羣爲數甚衆,在沒有發展到強迫症之前,無需爲此煩惱,因爲心理學上,人格只有各自的特質,而無優劣之分,強迫型人格也有其自身有點,很多領導幹部都具有強迫型人格的特徵。#p#副標題#e#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諮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成員、中日友好醫院心理學科臨牀主任醫師李子勳表示,首先人們要正確理解強迫的觀念。人在覺醒的時候,都會有很多散亂的、無序的念頭一閃而過,這是大腦爲了保持清晰而需要的信息流。很多人注意不到自己已經有過什麼擔心,沒有關注就沒有存在。而強迫的人善於抓住一閃而過的念頭,並由邏輯去分析、批判、強化它們,結果類似的念頭就越來越多,好像是自己挖坑再往下跳的樣子。

強迫的人儼然像個哲學家,對人的思維過程感興趣,所以很多微小的念頭在他那兒被津津樂道地闡述和重複。很多傑出的人都曾有一段強迫性的生活,在強迫的思維中操練了自己掌控科學、社會、宗教、文化事業的心理能力。

強迫意味着不自由

強迫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詞,意味着不自由。強迫是一種對規則的服從―――安全的規則、乾淨的規則、正確的規則,以此可以逃避不潔感、不安全感和犯錯。那麼人爲什麼要尋求乾淨、整潔和一絲不苟呢?因爲文化告訴我們你必須永遠正確、不犯錯、有條不紊,人就這樣去做了。

其實,規則對強迫的內心還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預兆式的恐懼和行爲後的自責。這兩者非常矛盾,前者說你不這樣做就不行,天會塌的;後者說你怎麼能這樣做呢,天都塌下來了!強迫的人害怕不確定的東西,喜歡線性的思維和對規則無條件的屈從。所以,大多數前一百年的偉大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都是有強迫的人。不過,後一百年強迫的人不再可能在科學界成名。

要解決一個人的強迫,根本是要解讀他內心的文化規則,不要相信所謂潔癖是對往事性創傷的壓抑或處理,反覆檢查是缺少安全感或超我的霸道等等。要相信強迫是你在訓練一種科學的、絕對正確和一絲不苟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解決起來就容易多了。首先閱讀混沌學,學習複雜思維,然後接受新物理學的定義,把牛頓、愛因斯坦、馬克思、弗洛伊德放進舊紙箱。容許世界的不可知與混亂,你纔可以接受內心的不安、不確定感和無序。

應對強迫隨遇而安

解決強迫的辦法最有意義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每天給自己定下來清晨四點起來,要檢查20遍門窗、煤氣,洗30遍手,請一個人給你計數,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結果怎樣,你差不多會變瘋了。但瘋子是不會強迫的,清醒的人才強迫呢!

另一個辦法是道家思想,要擺脫某種狀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試着不去擺脫它,與它和平相處,甚至喜歡它。因爲強迫狀態是一種雙向的循環衝突:一件事你不願意去做,又控制不住自己要去做,做後又倍加後悔和懊惱,並體驗強烈的矛盾與痛苦。對這種內心悖論情景的處理辦法是:想做就去做了,別跟自己較勁,也不去評價,像一種禪的境界:“人在橋上過,水流橋不流”。

從家庭和學校教育方面來說,首先,家庭教育的氛圍對這類孩子要寬鬆些。由於社會競爭激烈,現在家長普遍有很重的心理壓力,但不能傳遞給孩子。強迫型人格的孩子,本來就對自己有着過高的要求,如果父母提出更高的要求,他的壓力就會越來越重,變得越來越強迫。如果家長老在孩子面前提某個同事的孩子去了哈佛留學、鄰居家的孩子比他考得好等等,強迫型孩子就會把自己的目標定得越來越高,最後導致心理崩潰。

而現在的趨向是,學校與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也在越來越高。如果老師發現一個孩子的效率低,可以採取特殊的教育方法,因爲這類強迫型人格的孩子適宜減壓的教學方法。例如告訴他,未必一定要考100分,90多分也很優秀,佈置作業時給這類孩子應該減少一些負擔。而這些孩子善於自律,他們並不會真的放棄學習。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