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戰勝艾滋:突破心理障礙很重要

戰勝艾滋:突破心理障礙很重要

來源:美型男    閱讀: 7.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勝艾滋:突破心理障礙很重要

2001年7月12日,“榕樹下”網站曾連載《最後的宣戰——一個艾滋病感染者的手記》,在全國掀起軒然大波。

一個叫黎家明(化名)的20多歲男青年,由於有過一次輕率的放縱——在一家髮廊與一名洗髮女嘗試第一次性體驗,不久便染上艾滋病病毒。黎披露自己的經歷,懺悔並警示他人,儘管有不少人對他表示同情,但也有相當多的人表示出另一種態度。最爲極端的是,有的網站出現了這樣的貼子,“讓他死吧!”接着有人說,“應該快點死”。更多的人表示,“我們爲什麼要同情一個嫖客?”在對這種事件的報道中,媒體的基調亦說艾滋病主要是由於吸毒、嫖娼、性生活不檢點造成的,凡此種種,必然給人們造成一種不可磨滅的印象:只有生活作風不好、道德敗壞、墮落和幹壞事的人才會患艾滋病或被這種病毒感染。

姑且不論高耀潔、桂希恩大夫爲代表的一些專業人員得出的結論——我國目前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部分是由血液傳染的事實是否真實,即使因生活放縱和吸毒而染上艾滋病病毒,這樣的人已經受到懲罰,而且知道懺悔並希望他人引以爲鑑,爲什麼就不能得到同情?西方倫理認爲,罪人悔過,上帝也會歡迎;東方倫理承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二者可謂殊途同歸,何況黎家明並沒有犯罪。#p#副標題#e#

一位因使用血液製品而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曾無比痛苦和悲哀地說,“連家人和親戚都不相信我,那目光和神情無疑是在說,我是在外面拈花惹草才患這種病。其實,我可以以我的生命和人格擔保,除了妻子,我從未做過那種事。可是我的一個親戚卻說,‘你丟盡了我們的臉,乾脆去死算了!’既然連親人都不信任我,我幹嗎不……”桂希恩大夫說,在實際防治中,他已見到這種情況發生。

實際上,艾滋病並不只是性傳播一個渠道,然而,國內老百姓對此最形象的稱呼是“髒病”,或者稱“那病”。

由於傳統道德意識比較深厚,人們不是“談艾色變”,而是“談性色變”,這就爲防治艾滋病添加了人爲屏障。高耀潔說,她把所著《艾滋病與性病防治》一文送給一位在某銀行當處長的老同學看,誰知她竟鄙夷地說,“我能看你這種書?你這是啥書?骯髒死了!”隨後把書扔在沙發上走了。高耀潔說,較有文化的人對艾滋病都有這樣的認識和誤解,就更不能苛求大衆對艾滋病不恐懼、不鄙夷、不歧視了。#p#副標題#e#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歧視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桂希恩教授從2001年5月起,就一直接待上門求醫求助的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讓他們住在自己家裏並同桌吃飯,她說,與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共同生活、共同吃飯不會傳染,這是基本常識。而高耀潔大夫早在2000年夏天就開始接待上門求醫的病人,也讓他們在家裏做客吃飯,爲此曾引起家人不滿。但是,高耀潔堅持說,即使患者唾液裏有艾滋病毒,也達不到傳染的量,而且胃酸還能殺死病毒。

如果在對艾滋病的問題上轉變觀念,那麼,無論是誰不幸染上,都可以認爲只是因血液或醫源性方式,如手術或自我保護不夠?如在性生活時?而感染——正如所有訴訟案件,在沒有證據證明有罪之前,罪犯的罪名就不成立,患者和感染者不受歧視,艾滋病的監控和防治就可能更爲容易,人類征服艾滋病的步伐也會大大加快。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