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歷史名人 > 鴻門宴項羽爲什麼不殺劉邦 鴻門宴劉邦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鴻門宴項羽爲什麼不殺劉邦 鴻門宴劉邦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時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而項羽也有着絕對的優勢,而且在鴻門宴的時候,項羽足以在宴席上殺死劉邦,但是項羽卻以此爲恥,不願意在宴席上殺劉邦,而導致最後的破釜沉舟的大戰之後,項羽落敗而在烏江自殺。

鴻門宴項羽爲什麼不殺劉邦 鴻門宴劉邦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項梁、項羽叔侄起兵後,推楚王孫熊心爲懷王。恢復楚地後,沛公劉邦率衆來投。秦少府章邯奉命平亂,大軍先破陳勝、吳廣、項梁,又邀擊諸侯於趙國,戰局迅速變得對秦有利。

此時,懷王召集宋義、項羽、劉邦等人開會,議定兵分兩路:一路北上,以宋義爲主將,項羽爲副將,范增爲軍師,消滅秦軍主力,同時懾服各路諸侯,再一同取道函谷關入關中;一路西進,由劉邦帶領,經武關進入關中,取咸陽滅秦。此時,懷王熊心與宋義、劉邦等約定:誰先入關中,誰便可於關中稱王。

先說宋義率領的北路軍。走到半路時,宋義突然下令軍隊不許進發,雖然其未明說,但已顯坐觀天下、擁兵自立之意。於是,項羽與范增合謀,殺掉了宋義,搶佔了軍權,然後破釜沉舟,渡河與秦軍在鉅鹿大戰,解救了趙王。秦軍敗降,各路諸侯也對項羽皆服。

此次戰勝章邯後,項羽收服了秦降卒20萬,但率衆進軍關中的途中,他害怕降卒生二心,於是便將秦軍將士悉數坑殺,僅留了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將,以備日後用。

但項羽兵臨函谷關時,卻意外地發現劉邦已先入關中,並派重兵把守了函谷關。項羽大怒之下破關而入。當時,項羽率部40萬,駐紮於鴻門處。其中,項氏大軍十幾萬,剩餘的皆爲隨項羽一同入關的諸侯部隊。這些軍隊有些存心觀望,並無真正歸服之意,有些甚至已處於解除武裝狀態。

再看劉邦。當時他率手下軍隊10萬駐紮於霸上。爲何劉邦會先進咸陽?不得不說,上天就是在眷顧他——他的部隊並非楚軍主力,秦軍當時被牽制在鉅鹿,因此,劉邦得以抄敵後路;而且他邊打邊走,聚集了陳勝、項梁被滅以後的散兵遊勇,一路上又有幾個大城的守軍投降被他收編。奉懷王之命出發以後,劉邦與自己的沛縣小集團一路智取力奪,再加上興仁者之兵、行詭謀之用,最終打入關中。在入關以後,又採納了張良的建議,與咸陽父老約法三章——不殺降順將士,不搶秦宮女人,不貪府庫財寶,對故吏安置妥當。

鴻門宴項羽爲什麼不殺劉邦 鴻門宴劉邦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一切安排妥當以後,劉邦才退軍霸上,等待大部隊的到來。但他手下有一名爲曹無傷的愚蠢小人。當時,曹無傷爲劉邦手下的左司馬,他以爲挑動項劉爭戰,自己便可獲得項羽的賞賜與信任,於是便去項羽那裏告密,說劉邦有“稱王關中”之心。

項羽聽說劉邦準備稱王關中自然盛怒,便下令次日一早讓兵士飽餐一頓,衆志成城,擊敗劉邦之軍隊。一場惡戰在即。

項伯:無意間斷送了項家江山

劉邦之所以能夠逃過鴻門宴一劫,最終要謝的人還是張良。

項伯是項羽的叔父。當他得知項羽準備與劉邦開戰以後,料定劉邦必敗。此時,他最擔心的人是自己的老朋友張良。

早在秦始皇時期,項伯殺了人,曾經逃至下邳張良那裏,張良待他極佳,再加上二人皆有反秦之心,自然成了難中好友。項伯知道張良如今是沛公的軍師,唯恐玉石俱焚,於是他快馬加鞭連夜趕至霸上軍營,密會張良。

項伯的本意是讓張良與自己一起離開,先逃離險境再說。但張良深深銘記着劉邦的知遇之恩,自然不願棄劉邦而去,便將此事告訴了劉邦。這是項伯未能預料到的,但他又不能棄好友而去,無奈之中,只得默許。

按理來說,項伯在險難之中不忘張良,本是高尚的報恩表現,但他卻忽略了兩個問題——秦滅以後,劉邦與項羽各自的勢力不斷髮展,此時,劉邦先入關中,已與項羽形成對立之勢。自己是楚軍高級將領,且是項羽之叔父,當朋友之誼、政治利害、親情利害相沖突時,他選擇朋友之誼未必妥當;二來,他可以找出多個藉口讓張良離開霸上,未必非要將軍機泄露給對方。從這一角度來看,項伯其實就是斷送了項家江山的那個人。

鴻門宴項羽爲什麼不殺劉邦 鴻門宴劉邦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劉邦得知此事後,自知力量不敵,於是便決定從項伯處下手,將其選定爲行事突破口。他以三寸不爛之舌,巧妙地解釋了產生誤會的事情,而且明確地表示,自己根本沒有稱王之心,駐軍於霸上,只是在等待項羽大軍到來。接下來,他對項伯許下約定,決定與其結爲兒女親家。此時的項伯被對方的甜言蜜語所惑,完全相信了劉邦的忠誠,甘願充當起雙方和解的中介人,並提出讓劉邦親自到鴻門向項羽道歉的建議。

於是,便有了次日鴻門宴上的表現。范增不斷暗示項羽,讓其乘機殺掉劉邦,而項羽此前已被項伯說服,認定劉邦對自己忠誠,因而根本不顧范增的暗示。當范增召來項莊即席舞劍時,項伯早已看出了范增要殺劉邦之真意,立即拔劍對舞,保護劉邦——在他看來,保護自己請來的客人,是仁義的表現,更何況自己與劉邦已結爲親家,自然更不能殺。

隨後,劉邦部下樊噲帶劍擁盾闖入宴會。趁樊噲與項羽對話之時,劉邦尿遁。范增隨後大怒:“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爲之虜矣!”

項羽爲何不殺劉邦?

一席鴻門宴,引發後人最多感嘆的,是項羽放走劉邦——到底是婦識短見還是丈夫義舉?在現代楚漢研究中,主流看法多認爲,項羽的確有婦人之仁,且不聽臣言,狂妄無禮,剛愎自用,最終輸給了劉邦,落得慘死烏江畔的結局。

但事實上,在鴻門宴上,項羽還真是不能殺劉邦。

項羽此前對宋義痛下殺手,是因爲有范增與全軍將士的支持;坑秦降卒能成功,也是因有多路諸侯軍襄助。如今,若他要殺劉邦,各路諸侯未必會幫他。當時,項羽與劉邦都是懷王手下的將軍,換句話來說,他們的矛盾只是人民內部矛盾,而且兩者的矛盾並沒有公開化。更重要的是,項羽當時年齡尚小,只有二十幾歲,他雖然在戰場上驍勇善戰,但在政治上卻非常稚嫩。

當劉邦親自帶珍寶至鴻門謝罪,並同時將功勞與稱王的資格拱手相讓時,劉邦早已佔據了道德優勢——懷王有約在先,先入關中者爲王,劉邦根本不需要這樣做。劉邦此時將自己包裝成了道德完人,並聲稱自己是在爲項羽打前陣。更重要的是,他當時入關中以後,並沒有據守咸陽。這就直接證明了他並無稱王關中之慾望。

劉邦的包裝顯得滴水不漏。若此時項羽貿然殺掉劉邦,那麼勢必失去諸侯們的信任,威望受損是必然。而且倘若殺劉邦以後,劉軍全力反抗,而衆諸侯又繼續作壁上觀的話,項劉大軍火併窩中鬥,縱使項羽可獲勝,也將導致自己元氣大傷。更重要的是,即使自己殺掉了劉邦,其軍隊也不可能輕易被自己兼併,因爲劉邦軍中有不少秦人,而項羽自己剛剛因爲懷疑降卒有二心而坑殺了20萬秦人。

鴻門宴項羽爲什麼不殺劉邦 鴻門宴劉邦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第4張

因此,當時對項羽來說,最重要的並非殺掉劉邦,而是趕緊利用自己在鉅鹿之戰中建立起來的威勢,抓緊時機獲取人心,建立霸業。

所以,項羽並未有心殺劉邦。而不殺劉邦,也是項羽在入關以後所做的唯一正確選擇。也恰恰是因爲這次項、劉言和,才奠定了項羽隨後分封諸侯的基礎。而這也是他得以稱“西楚霸王”的前提。

讀楚漢歷史,品風流人物

從楚漢開始,後人開始將鴻門宴比喻成暗藏殺機的宴會或者不懷好意之事,而范增的預言在幾年後實現。

其實,項羽枉稱“西楚霸王”——他在殺人一項上,比劉邦差遠了。羣雄逐鹿中原時,劉邦殺的英雄遠比項羽多,但他不僅獲得了天下,而且天下人並不認爲他是暴君。項羽與劉邦相比,最不足的地方在於,他不懂得什麼時候該殺,什麼時候不該殺;在哪裏殺,讓誰去殺,如何殺,殺完以後,如何向大家解釋“他必須要殺”……歷史上,那些最終成爲“一代明君”的強人,都是擅於掌握生殺火候的大師。

但項羽只知道殺人容易。他一生征戰,無數英雄喪命於他的楚戟下。鴻門宴上,他只正確地選擇了忍住不殺,卻還被後人譏笑爲“婦人之仁”。人做到這種份兒上,足以證明其在政治上的幼稚。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