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蔡瑞芳宣佈停做激光近視手術 業內人士爭論

蔡瑞芳宣佈停做激光近視手術 業內人士爭論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名醫蔡瑞芳宣佈停做激光近視手術】臺灣名醫蔡瑞芳日前宣佈停做激光近視手術;激光近視手術有風險嗎;近視手術後的併發症;激光近視手術的滿意度是多少……

蔡瑞芳宣佈停做激光近視手術 業內人士爭論

中廣網北京2月16日消息(記者李謙 王嫺)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從昨天(15日)起,一位臺灣醫生關於“激光近視手術”的言論在互聯網上獲得數以萬計的轉發,這位號稱臺灣該項手術的最早引進人,突然宣佈今後不再動這種手術,他說長期的觀察發現,不少當年接受手術的患者,十多年後視力明顯下降。

激光近視手術這幾年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進入近視患者的需求範圍,這位臺灣醫生的發言一出,在海峽兩岸立刻引起網友和民衆的廣泛討論。激光近視手術到底是不是有像他說的這種風險?二十多年引入實踐之後,我們該如何認識它?

在臺北,面對記者的話筒和鏡頭,穿着白大褂的蔡瑞芳說,這個決定完全來自自己的經驗。

蔡瑞芳:這些個案讓我覺得病人術後可能有些少數的視力沒有辦法矯正,甚至會影響到他的日常生活,所以我們就沒辦法坦然地跟病人講,你開完刀,術後完全沒有問題,從半年前我們就慢慢地沒有再做了。

身爲臺北醫學大學眼科兼任教授的蔡醫生是臺灣最早引入“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技術的人,他舉出例子說,有患者手術後十多年居然出現視力大幅減退,開車都成了困難。

這個聲音在臺灣一發出,得到了不少相反的迴應。臺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祕書長張朝凱說,身爲眼科醫生,自己早在1998年就接受過激光近視手術治療,這早已是臺灣醫學界成熟的手術。

張朝凱:我代表臺灣醫學會看這個事情,我認爲這是蔡醫師自己的看法。和我從小戴眼鏡的感覺事實上是改善好多。臺灣每年大概有一萬五到兩萬人做這個手術。累計這12年大概有25萬人左右。一般來講手術的滿意度有九成五,不良反應在百分之五以內。

甚至有臺灣的業內專家認爲這些純屬個案,臺灣某醫院眼科醫生呂大文說,問題出在蔡瑞芳用來手術的設備上。

呂大文:蔡醫師後來最近做得本身比較少,他用的是歐洲早期的機器,一種德國的機器,那不是我們屈光手術的主流機器了,佔所有鐳射激光機器的用量不到百分之五,這個機器最大問題是對組織切割得比較多,角膜容易圓錐化,會出現高度數的散光。

蔡瑞芳提出停止的手術,英文名“LASIK”,翻譯成中文是聽起來拗口的“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療技術”,無論在臺灣還是大陸,都已經是近視患者使用二十餘年的治療手術,蔡醫生說的案例來自自己的臨牀診療,卻沒有獲得周圍同行的支持,這種擔心有沒有更多的根據?#p#副標題#e#

 

蔡瑞芳宣佈停做激光近視手術 業內人士爭論 第2張

潘恩蓓是剛出道不久的歌手,出於工作需要,兩年前在上海做了“準分子激光近視手術”,眼睛的不適在手術後一直伴隨她。

潘恩蓓:做完手術眼鏡就會腫脹,有些不舒服,我以爲過一段時間會好,但是現在已經兩年半了,一直沒有好。每天我醒來的時候眼鏡都是睜不開,必須馬上滴眼藥水,現在兩年半過去,我的視力又反彈了很多。

她說自己選擇的是上海幾乎眼科最好的公立醫院,原本希望摘掉眼鏡,誰知眼睛在這兩年中成了她工作中最大的煩惱之一。

潘恩蓓:我的眼鏡每天還是很紅,莫名其妙就會充血,我化妝的話就會更紅,因爲我是藝人經常要化妝,所以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困擾。

手術後的症狀讓她多處求醫,得到的解釋是“術後併發症”。

對於這樣的例子,在每天進行近視手術最多的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盧海並不否認併發症的少量存在,但他不願因此否定這項手術技技術。

盧海:這個手術還是一個成熟的主流的手術,個別病人還是會有一些改變,我感覺並不普遍,不能說幾例病例這樣就說所有病人都會這樣。這個手術在國內開了二十多年了,你必須要承認一個事實,大多數病人效果是好的。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眼科主任崔紅平在臺灣蔡醫生表態之後把自己的電話張貼在微博上,希望消解患者的疑慮。

崔紅平:手術本身就是在角膜表面,把微突的角膜把它略微磨平一點,僅僅是這樣,沒有最完美的手術,沒有手術是無風險和併發症的,把併發症降到最低是我們共同努力的。

他說,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初引進推廣“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的技術,就由衛生部制定了嚴格的制度規範。

崔紅平:準分子手術的制度是非常嚴格的。最初的幾年一直到2005年、2006年,所有的從業人員都必須參加衛生部在北京辦的培訓班,配套的還有對機器的認證。#p#副標題#e#

臺灣的蔡瑞芳醫生對近視手術的不確定性表達懇切。

蔡瑞芳:做了鐳射近視手術以後,眩光值會跟原來改變很大,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去跟病人預測說你這個眩光值的改變你可以忍受或者不能忍受。

但北京同仁醫院的眼科副主任盧海更願意把它視作一種學術交流。

盧海:這個事兒還是正常的學術上的事兒,在學術上的確有些學者回歸對這個手術理性的觀察,畢竟它要從角膜上打磨掉一些組織,畢竟做這個的大部分是一些年輕人,當他們老了以後,四十年或者五十年以後,會不會因此眼睛有一些改變,現在誰也不知道。

也許您身邊就有接受過“準分子激光近視手術”的朋友,如果您去問他們的術後感受,不適應該還是少數的,不然我們沒法想象這項手術已經逐漸普及。中國在1993年從美國引進LASIK技術,作爲近視患者,這樣的需求與風險又該怎麼看待?#p#副標題#e#

“LASIK”的準確描述,是在不損傷相連的細胞層的情況下對角膜重新塑形。這個精巧的技術活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眼科醫生掌握,而在採訪中,絕大多數患者的表達是輕鬆滿意的。

患者:剛開始可能有點痠痛,後來沒有什麼不舒服,如果說有不舒服應該也是自己用眼比較過度吧,我自己屬於常規的那種。

患者:不用戴眼鏡了呀,視力提高了,現在和當時剛做完時視力還是一樣,平時上網看電腦什麼的都沒什麼事兒。

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盧海建議近視患者,做手術前接受專業評估。

盧海:你的情況是不適合這個手術,還是建議去醫院做一個詳細的檢查,包括他的近視的狀態,角膜的厚度,不同的近視度數,個人眼鏡體質的狀況,絕大多數情況是可以通過個人術前的評估來解決掉這個問題的。

專家指出,的確有大量的“激光手術”不適應者。

專家:比如角膜過薄的人,建議不做,還有比如眼睛有一些炎症的也不建議做,還有超高度近視,我們檢查的時候就會發現他本身視網膜就有一些問題,就可以不做。

就在臺灣的蔡醫生宣佈停止激光近視手術後不久,臺灣“衛生署”馬上公開表示,目前不會在臺灣禁止“激光近視”手術。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