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火星內核大的超出想象,內部結構逐漸出現(生命的星球)

火星內核大的超出想象,內部結構逐漸出現(生命的星球)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美國宇航局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於 2019 年初開始使用地震儀。這是一種稱爲內部結構地震實驗(SEIS)的設備。該設備收集了解火星內部所需的數據。結果,我不僅知道了火星核心的大小,還知道了火星的地殼和地幔。美國宇航局火星探測器洞察力的測量結果表明,比預期更大的原子核位於火星內部。

火星內核大的超出想象,內部結構逐漸出現(生命的星球)

洞察號於 2018 年登陸火星,配備了高度敏感的地震儀。這是人類第一次將地震儀發送到另一個星球。 長期以來,人們利用在地下傳播的地震波來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這是因爲地震波的速度和方向在不同結構的節點處發生變化。用同樣的方法對火星進行地震勘測的結果表明,火星內部實際上被分成了好幾層,中心有一個直徑約3700公里的核心。

火星內核大的超出想象,內部結構逐漸出現(生命的星球) 第2張

火星是繼地球和月球之後,第三個通過地震數據直接測量原子核大小的天體。地核是在 1900 年代初測量的,月球是在 2011 年測量的。洞察號不僅測量了火星的核心,還測量了地幔和地殼。將這些結果加在一起可以讓您更詳細地瞭解火星的歷史。在過去的 45 億年裏,火星是如何形成和變化的?曾經充滿液態水並擁有磁場甚至生命的星球,是否已經成爲當今廣袤沙漠的惡劣環境?
與地球的地震波一樣,火星的地震波也有 P 波和 S 波。 P波可以穿過固體、液體和氣體,而S波只能穿過固體。這個屬性可以用來推斷行星的內部結構。在火星內部,P 波可以穿過固體地幔前面的液核,但 S 波無法進入地核。一些 S 波從地核和地幔之間的界面反彈並返回到地表。

火星內核大的超出想象,內部結構逐漸出現(生命的星球) 第3張

火星地幔沒有地球深度和壓力,因此沒有下地幔。以地球爲例,在深度約660公里處有一個由高溫高壓岩石組成的下地幔,其中蘊含着地核的熱量。火星地核之所以容易變冷,可以說是缺少下地幔。也許這個簡單的冷卻溫度有助於古老火星核心的熱傳遞,產生一個包圍整個星球的磁場。
今天,火星沒有這樣的磁場,但火星南半球的地殼具有很強的磁性。地殼可以用兩種方式解釋。一個是20公里厚的二層地殼,另一個是39公里厚的三層地殼。知道哪個是正確的也可以成爲了解火星起源及其變化的線索。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