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藍月亮今晚將再次出現 敲黑板藍月亮不是指藍色!

藍月亮今晚將再次出現 敲黑板藍月亮不是指藍色!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8年3月31日訊,今年第二次“藍月亮”天象將在本月31日現身天宇。屆時如果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衆可再次目睹到“藍月亮”風采。浙江省天文學會祕書徐煜華介紹,“藍月亮”不能根據字面意思理解爲“藍色的月亮”,它是指天文曆法中的一種特殊現象。

藍月亮今晚將再次出現 敲黑板藍月亮不是指藍色!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通常情況下,一個公曆月裏只有一次滿月,但有時也會例外。因爲兩次滿月間大約相隔29.53天,而公曆曆法中除了2月外,每個大月爲31天、小月爲30天,因此一個公曆月可能出現兩次滿月。當一個月出現兩次月圓之夜時,第二個滿月就被賦予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字:“藍月亮”。

其實,“藍月亮”並不罕見,平均每2.4年就會出現一次。有的年份沒有,有的年份會有兩次。比如今年就有兩次,一次在1月,一次在3月。其中,3月的第一次滿月發生在2日,第二次滿月發生在31日。

據3月30日浙江天氣網,預計未來三到五天我省仍以多雲天氣爲主。天文專家提醒說,31日晚如果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衆可到戶外,一睹珠圓玉潤,皎潔明亮的滿月風采。

據瞭解,下一次“藍月亮”天文現象將出現在2020年10月。

(原標題:3月31日!藍月亮將再次出現 "宇宙級大片"驚豔上演月亮女神大"變臉")

央廣網北京3月31日消息(記者王晶) 天宮一號作爲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對於國人來說並不陌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30日發佈消息稱,預計北京時間2018年4月1日±1天,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

這一消息的發佈,引起航天愛好者及外界的極大關注,再入大氣層的過程如何進行,會砸中地面嗎?降落後的燃料又是否會對地面造成危害......針對公衆提出的這些問題,央廣網記者對話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他表示,雖應密切關注,但也不必杞人憂天,砸中人的概率極低,也不會對地面造成傷害。

此前,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

產生灰燼與日常塵埃沒差別 沒必要擔心

記者:碎片墜落在地上的可能性有多大?會擊中人麼?

鄭永春:砸中人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事實上從20世紀60年代到現在,大約有15000噸以上的人造航天器殘骸落回地球,但從未傷害到人口密集地區的居民。

而根據粗略的估算,在流星雨爆發的時段,每小時約有1000~20000顆隕石落向地球,而普通人被200g以上的隕石砸中的概率是7億分之一;作爲對比,普通人一生中被雷劈的可能性是1.2萬分之一。

另外,航天器有一定的落點,天宮一號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燬,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其大部分碎片在到達地面前已燒盡,不會到達地面。而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運行在近地軌道的大型航天器退役後,是讓其受控墜落到南太平洋一處遠離大陸區的深海區,此地也被業內稱之爲“航天器的墳場”。

記者:降落後的燃料是否會對地面造成危害?

鄭永春:航天器在大氣層燒燬後,便會變成各種物質的灰燼,與我們日常空氣接觸到的塵埃沒有什麼區別,這個完全沒必要擔心。

事實上,每年由外空再入地球大氣層的質量約有40000噸,只有不足0.5%是人類產生的空間物體。天宮一號重量僅約8.5噸,相比20噸級的和平號空間站等體量小不少,天宮一號大部分器件將在返回大氣層中燒蝕銷燬,對航空活動以及地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極小。

如果航天器燃料耗盡 壽命將會就此終結

記者:如何預測“再入”時間?

鄭永春: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會受到溫度、風速、風向等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另外,航天器下降速度的降低、軌道的變化等很多參數的不斷變化,都會影響對時間的預測。所以,很難非常精準地預測到落點時間。

但是,當航天器越接近地面時,對其運行軌跡等方面的預測就越準確。目前,世界上對於航天器自由再入大氣層時的預報能力,一般要在最後兩小時才能較爲準確地預報再入時間和再入範圍。

記者:天宮一號爲何接近壽命末期?

鄭永春:在距離地球表面300km~1000km的近地軌道上,運行着空間站和各類衛星等航天器。這些航天器在完成自身使命或報廢失效後,都將離開運行軌道並最終再入大氣層。而類似於天宮一號、及我國神舟飛船這樣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飛行器,其軌道高度範圍一般在400~600公里左右。

天宮一號屬於載人飛行器,高度在400公里,如果燃料耗盡,便會落地返回。其實,處於此高度的飛行器絕非是處於百分百真空狀態,仍會有一些非常稀薄的物質,與天宮一號發生摩擦,減緩其飛行速度,另外,飛行器受到的地球引力不同,也會對其飛行速度造成一定影響,所以近地軌道飛行器的運行軌道並不是非常穩定。

如果不能每隔一段時間就點一次火,以提供推力,擡升軌道高度的話,它在幾年內也會進入地球大氣層燒燬。

記者:壽命終結後,如何再入大氣層?

鄭永春:首先要經歷大型設備的分離解體,隨後隨着與航天器本體分離後被大氣層摩擦,其溫度繼續升高,艙體受到的氣動摩擦和氣動熱會愈演愈烈,在高溫和大氣阻力的雙重作用下,航天器的主體結構、內外部設備陸續與航天器本體發生分離,航天器解體高度一般在80km左右。解體後的碎片在墜落過程中繼續加熱燒蝕。

天宮一號在軌道衰減中,其飛行軌道會越來越低,隨之航天器所處的大氣密度也會變大,在下降之初高度可能會降低得慢一些,但在最後下降速度會越來越快。一旦進入地球大氣層幾十公里高度時,航天器將會與大氣層產生劇烈的摩擦,產生高溫高壓,大部分將會被燒燬、解體,變成碎片。

天宮一號的“謝幕” 對中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記者:航天器壽命終結後墜落,是否有國際慣例?

鄭永春:比如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爲國際空間站送貨的“龍”飛船、“歐洲環境衛星”、“瞳孔”衛星、“銀河-15”衛星、等等這些航天器都是最終掉入地球大氣層後燒燬解體,這是常見的事情。

事實上,中國航天在航天器受控墜落方面的經驗豐富。比如2014年11月1日,我國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以第二宇宙速度從月球軌道返回,通過在大氣層表面“打水漂”的方式減速,最終落在內蒙古預定位置。

記者:天宮一號即將“謝幕”,爲何外界會如此關心?

鄭永春:這對中國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從這艘試驗飛行器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都將應用在未來中國的空間站中。

2011年9月29日該飛行器發射升空,標誌着我國邁入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也標誌着我國已經擁有建立初步空間站,即短期無人照料的空間站的能力。此後3年裏,天宮一號先後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交會對接,系統驗證了自動交會對接、人控/手動交會對接等關鍵支撐技術,讓我國成爲世界上第三個自主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同時,中國將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建設,航天員在軌駐留的時間也大大延長。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