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發現3D翼龍胚胎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發現3D翼龍胚胎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疆的這堆石頭裏 竟然藏着震撼世界的祕密!

當你乘坐着飛機在天際翱翔的時候,你有沒有好奇過,曾經的天空屬於誰?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發現3D翼龍胚胎

資料圖。孫睿 攝

1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與新疆哈密市人民政府在哈密市召開的新聞發佈會剛好能回答這個問題。

帶你揭祕一個神奇的恐龍時代

經過十餘年野外科考工作,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白堊統地層中發現並搶救性採集了一件超過200枚翼龍蛋、胚胎和骨骼化石三位一體保存的重要標本,其中16枚翼龍蛋含有三維立體的胚胎化石,這是全世界首次發現3D翼龍胚胎。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發現3D翼龍胚胎 第2張

穿越一億多年,一塊鑲嵌着200多枚翼龍蛋、3.28平方米大的砂岩展現在世人面前。(汪筱林 提供)

而翼龍,就是曾經天空的主人。

在恐龍統制地球的中生代,有一類動物卻始終佔據着天空,自由地翱翔於藍天白雲之間。他們大如飛機,小如麻雀,成羣結隊地在空中翩翩起舞,俯瞰着大地上的萬物生靈。

翼龍是恐龍的近親,一類非常奇特的最不像爬行動物的爬行動物,比鳥類早七千萬年飛向天空的空中霸主。

翼龍起源於約2.2億年前的晚三疊世,絕滅於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當恐龍佔據着陸地時,翼龍卻控制着天空。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發現3D翼龍胚胎 第3張

翼龍復原圖。趙闖 繪

十餘年間,汪筱林帶領着科考隊在新疆哈密考察,考察面積達2000多平方公里,在戈壁中發現這一重要標本。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發現3D翼龍胚胎 第4張

汪筱林 提供

標本發現時,已經暴露的翼龍蛋化石就有215枚,包括下伏沒有完全暴露的翼龍蛋,推測可達300枚,同時還有十餘個頭骨和下頜,以及數量衆多的骨骼。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發現3D翼龍胚胎 第5張

汪筱林 提供

翼龍蛋約6釐米左右,與現生一些爬行動物的“軟殼蛋”相似。大量翼龍蛋、胚胎和頭骨等骨骼化石的發現,顯示哈密翼龍具有羣居的生活習性,而且這裏很可能是它繁殖產蛋地點之一。

這震撼人心的考古發現,其實起源於12年前。

2005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在野外發現幾小塊非常破碎的骨骼,初步認爲可能屬於翼龍化石,後經汪筱林鑑定爲翼龍,從此揭開了哈密翼龍重大發現和研究的序幕。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發現3D翼龍胚胎 第6張

耿丹丹 攝

2014年,汪筱林團隊曾在哈密發現了三維立體保存的大量雌、雄哈密翼龍個體及它們的5枚蛋化石。這一發現被認爲是“翼龍研究200年來最令人激動的發現之一”。汪筱林團隊還爲這一新的翼龍命名爲:天山哈密翼龍(Hamipterus tianshanensis)。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發現3D翼龍胚胎 第7張

翼龍復原圖。趙闖 繪

如此完整的化石,如何形成?

如此豐富的翼龍蛋與骨骼化石的特異埋藏,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科學家通過沉積學和埋藏學觀察,發現哈密翼龍蛋和骨骼化石主要產自於砂岩中。骨骼化石雖然分散保存,但每一塊骨骼幾乎都是完整的。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發現3D翼龍胚胎 第8張

耿丹丹 攝

因此,科學家們認爲這些數量巨大的翼龍和翼龍蛋化石很可能經歷了多次湖泊風暴事件。

這種高能的風暴經過翼龍的巢穴,將翼龍蛋及生活着的不同大小、不同性別的翼龍帶入湖中岸邊。

經過短時間漂浮聚集後,與被撕裂分散的翼龍遺體一起被快速埋藏。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發現3D翼龍胚胎 第9張

耿丹丹 攝

在哈密翼龍蛋發現之前,世界上僅有4枚二維壓扁的翼龍蛋,其中3枚來自中國遼西,一枚來自阿根廷。

哈密翼龍的5枚蛋化石都呈三維立體保存。通過肉眼和顯微鏡觀察,翼龍蛋與現生的一類爬行動物錦蛇的蛋殼結構十分相似。

通過對已經發現的哈密翼龍胚胎研究,科學家還認爲,哈密翼龍後肢發育速度較前肢快,孵化之後的嬰兒具有地面行動能力,但還不能飛行,因爲牙齒萌發較晚,很可能也不能主動捕食,需要父母進行餵食或者照料。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發現3D翼龍胚胎 第10張

耿丹丹 攝

對神奇翼龍的探索,永無止境…

其實,早在1847年,德國發現第一件翼龍化石時,甚至不能確定它屬於哪一類動物。而到今天,世界上已經發現命名了超過120種的翼龍化石。

近年來,古生物學家在中國中生代陸相地層中也陸續發現了大量翼龍化石,地質時代從中侏羅世至晚白堊世。

最早發現翼龍化石是著名的古生物學家楊鍾健研究的,產自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吐谷魯羣的魏氏準噶爾翼龍和復齒湖翼龍。

準噶爾翼龍爲大型翼龍,兩翼展開可達4米。其後陸續在甘肅、四川、浙江發現翼龍的蹤影。

2017年“5.18世界博物館日”起,由百餘件天山哈密翼龍骨骼及其十餘件頭骨爲主組成的化石聚集體——翼之巢將在哈密博物館廣場永久展出。

這一化石標本長約6米寬約4米,厚0.8-1米不等,總重量達到了驚人的16噸,不但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也是最重的翼龍化石標本。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科考隊在哈密戈壁下發現3D翼龍胚胎 第11張

翼之巢。哈密宣傳部提供

翼之巢發現於2016年10月,是由汪筱林帶領的哈密科考隊在野外考察時發現的。

當時,翼之巢斜靠在戈壁雅丹下,顯然是由於強烈的風化作用而從較高的層位坍塌下來的,幸運的是,它並沒有在坍塌過程中破碎而受到太大的傷害。

“下一步,團隊將對這個區域進行更深入的野外工作,並對恐龍化石進行重點考察和研究,對地質環境背景,包括古氣候等進行解讀。”汪筱林說道。

未來,對於神奇的翼龍世界的探究永不會止步。(耿丹丹)

原標題:新疆的這堆石頭裏 竟然藏着震撼世界的祕密!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