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教育部整治幼兒園 幼兒教育超綱對孩子沒好處

教育部整治幼兒園 幼兒教育超綱對孩子沒好處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佈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教育部整治幼兒園 幼兒教育超綱對孩子沒好處

據瞭解,此次專項治理工作的治理任務包括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以及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

在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中,強調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佈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教育部出手整治

幼兒教育“小學化”,簡單地說,就是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將幼兒置於和小學一樣的教育環境中,運用小學的教學方式,提前教授小學內容,進行小學化教學。這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更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教育部此次出手整治的正是如今日益嚴重化的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問題。

面對教育部的最新《通知》,部分網友紛紛叫好:幼兒園就應該有幼兒園的樣子。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擔心:輸在起跑線上了,可咋辦呢?

教育部整治幼兒園 幼兒教育超綱對孩子沒好處 第2張

幼兒教育“小學化”隱患多多

根據教育部2012年印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只是要求5—6歲幼兒會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

但是顯然,大部分培訓班的培訓內容早已經超過了這些。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教授黃進表示,“這些培訓,一是知識抽象水平超出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二是教學方式採用‘集體上課’,不注重孩子自身的興趣需要和年齡特徵,往往對孩子是一種負擔。”

根據教育進展國際組織此前對世界21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世界第一,創造力卻倒數第五。這樣的數據無疑不透露出中國教育的短板之處。

2016年,中國社會調查所曾對武漢、北京等地500位幼兒家長和100位幼兒教師進行調查,七成教師明確表示超前傳授知識不利於孩子成長,提前加壓還會抹殺孩子的想象力。

有專家表示,教育是有規律的,教育大綱規定幼兒早期教育達到的目標爲“幼兒在各種遊戲中歡度幸福童年”。如果過早、強行讓孩子學習,一旦到孩子上了小學真正開始接觸這些知識的時候,將可能讓孩子厭倦,挫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培訓班亂象!內容越難越“專業”?

在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上,亂象頻出的培訓班也位列其中。近年來,幼兒培訓班正呈現一種教學內容越難、越複雜則越“專業”“有用”的病態現象。

有研究顯示,孩子年齡越小專注力時間越短:3歲約爲9分鐘,4歲約爲12分鐘,5歲約爲14分鐘。幼兒教育“小學化”是重複型教育,如果強行讓孩子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過早灌輸超綱的學習內容,對其身心發展有害而無益。

教育部整治幼兒園 幼兒教育超綱對孩子沒好處 第3張

是誰在逼孩子“搶跑”?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青島、北京等地教委便已紛紛出拳打擊幼兒教育“小學化”,整治培訓班亂象。然而,如今卻仍屢禁不止。背後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逼孩子“搶跑”背後有着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的共同的責任。

作爲父母,很多家長都有緊迫感,生怕孩子跟不上,輸在起跑線上。有的家長相信笨鳥先飛,於是讓孩子提前學些;還有的家長則是跟風,看到別的孩子學習,自己也要跟上。

而如今某些學校的“幼升小”考試,設置門欄,其中的題目過難、過於超綱,也無形中促使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幼兒教育到底該學什麼

幼兒“小學化”教育屢禁不止背後,既有家長們的“望子成龍”情結,也有學校、社會各方面的複雜原因,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解決。

那麼幼兒到底應該學什麼?國外的幼兒教育或許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經驗。

比如,日本的幼兒園注重讓孩子多親近大自然,會進行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通過玩樂來培養他們健康的身心和與人相處的能力;美國幼兒園則以動手製作手工和戶外活動課程居多;澳大利亞則注重培養孩子們的獨立的人格,建立和夥伴的關係。

“教育即生長”“生長即目的”,勿讓孩子失去了他們本該有的天性!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