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保安父親欲捐腎救女 腎衰竭的治療方法

保安父親欲捐腎救女 腎衰竭的治療方法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衆多的腎病中,腎衰竭是最讓人害怕的疾病。因爲它的危害極大,嚴重會導致死亡。那麼你知道腎衰竭如何治療嗎?

保安父親欲捐腎救女 腎衰竭的治療方法

保安父親欲捐腎救女

葉縣22歲女孩罹患腎衰竭,仍外出打工補貼家用。隨着病情加重,在貴州貴陽市當保安的父親四處奔走救女兒。目前,這對父女已做了腎移植配型測試,兩人成功配型。但30萬元的手術費,對這個農村外出打工家庭來說卻是巨大的負擔。3月9日,大河報記者聯繫到患病女孩父親禹國賢時,他正陪着女兒到貴陽一家醫院透析。對於父親捐腎的舉動,懂事的女孩禹德敏吐露心聲:爸爸年事已高,她不忍心爸爸爲她冒險。

據56歲的禹國賢介紹,他們家是在葉縣常村鄉暖泉村,1996年到貴州貴陽市打工,此後妻子和三個孩子都來到貴陽,他現在一家小區物業公司當保安。5年前,小女兒禹德敏學習美髮回家,突然說身體很疲憊,經醫院檢查,被確診爲腎病綜合徵,一直用藥物治療。

2015年,禹德敏覺得恢復得差不多了,就想前往江蘇崑山打工。然而半年後,禹德敏再次感到身體不適,回到家中後,病情持續惡化,並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2016年12月4日,禹德敏被送進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救治,其間出現了休克、昏迷等症狀,最終住進了重症監護室,同時,家人收到了病危通知書。

“我在公司很少請假,女兒病了要請假讓公司知道了,公司不扣工資還幫俺想辦法組織募捐,一月籌到了2萬多元,公司又在網上發起 輕鬆籌 幫助籌到2萬多元。”禹國賢在電話中提起在貴陽遇到的衆多好心人時,聲音有些哽咽。今年1月份,禹國賢帶着這筆救命錢和女兒一起來到湖南求醫,父女倆做了腎臟配型測試,醫生告知禹國賢,他的腎一大一小,可以和女兒配型。

雖然醫生建議禹國賢用小的腎手術,禹國賢卻說,希望將自己大一點的腎移植給女兒。“女兒才20歲出頭,化療不是長久之計,我一定要爲女兒換腎。”禹國賢說,醫生說親屬腎移植費用大約需要30萬元。目前,他打算想盡一切辦法籌到腎移植所需手術費。

知道配型結果的那天,父親很高興,可女兒禹德敏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禹德敏說,因爲爸爸已經56歲,身高不足1.6米,體重不到100斤,身板並不硬朗,還是家中的頂樑柱,做腎移植手術有風險,她不忍心爸爸爲她冒險。患病5年來,爲給她治病,家中早已花光了所有積蓄。聽見女兒在電話中給記者說的話,禹國賢接過話說,眼下,社會上有那麼多的好心人在關心他們,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

禹國賢捐腎救女的事,經貴陽晚報報道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9日下午,記者瞭解到因此前的輕鬆籌計劃已經超期,禹國賢正在重新申請輕鬆籌項目。

保安父親欲捐腎救女 腎衰竭的治療方法 第2張

腎衰竭的治療方法

1.腎臟功能方面

因腎臟已失去功能,所以醫師會暫時利用透析治療的方式(即俗稱的洗腎),協助排除體內毒素及廢物;急性腎衰竭患者若未獲得適當的治療或無法控制,讓疾病由急性演變成慢性腎衰竭時,就可能因尿毒症而必須終生透析。

2.飲食方面

飲食控制,對腎衰竭的患者而言,因腎功能受到破壞,食物在吃進體內後,所產生的毒素及廢物,無法正常的排出體外,因此在飲食上就必需特別注意,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3.腎移植治療

有些末期腎衰竭患者,需要長期做透析治療時,在患者本身條件適合時,腎臟移植(換腎)可以爲患者帶來較佳的生活品質。腎臟移植是目前治療腎臟衰竭最好的方法,因爲移植到病人體內的腎幾乎可以完全代替已衰竭了的腎臟功能,讓病人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腎衰竭引發哪些疾病

1.呼吸系統疾病

腎衰竭多伴有乾咳,鼻腔異味的症狀,這是影響到伴有肺水腫或心功能減退性衰竭時,呼吸更加困難,不能平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咳白色泡沫。

2.泌尿系統疾病

腎衰竭早、中期,出現大量泡沫樣尿液,晚期夜尿增多,尿比重低,經常固定在1.010左右。此時,不但腎臟體積縮小,而且多數病人尿量開始由多逐漸減少以至於無尿。當然,尿量從增多到減少到無尿,需要一個過程,1-2年不等。

3.造血系統疾病

腎衰竭患者多半都會貧血,這種主要是由於患者體內的腎臟造血功能的減弱,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從而出現了貧血。而這種貧血會造成患者體內尿毒症毒素的蓄積以及紅細胞壽命的羧酸以及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傷害。

4.心血管系統疾病

對於腎衰竭患者來講,隨着病情進展,血壓都會不同程度的升高,最後發展成高血壓。而長期高血壓,會使患者體內的尿毒素的蓄積、水、電解質等發生紊亂,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傷害。給患者造成了心血管系統的一些疾病,所以對於腎衰竭患者應該多加的注意。

推薦閱讀: 腎功能衰竭的原因 七大因素引起腎衰竭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