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2016年全國愛耳日 保護聽力健康從寶寶開始

2016年全國愛耳日 保護聽力健康從寶寶開始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6年全國愛耳日 保護聽力健康從寶寶開始

2016年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0~14歲兒童總數超過2.2億。做好兒童聽力保健及聽力障礙早發現、早干預和早康復具有重大的搶救性意義。

黨和政府歷來重視兒童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工作。通過組織實施5個全國聽力語言康復五年規劃,40餘萬名聽障兒童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但由於我國人口衆多,發展不平衡,聽力語言康復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亟待提高,我國兒童聽力障礙預防和康復工作還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

爲與國際社會同步,進一步加強我國兒童聽力障礙預防和康復工作,增強我國對全球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的影響力,研究決定將2016年全國“愛耳日”活動主題確定爲:“關注兒童聽力健康”。推薦閱讀:哪些原因會造成兒童聽力障礙

延伸閱讀:如何保護寶寶聽力健康

1、孕期避免盲目用藥、防止病毒感染

要想讓寶寶擁有正常的聽力,你需要在孕期就十分注意,避免服用一些對胎寶寶聽力有損傷的藥物,比如慶大黴素等。另外還要儘量避免感染感冒病毒、皰疹病毒、風疹病毒等,避免接觸X射線。如果家族裏曾經出現過先天陛耳聾,或者出生不久就患耳聾的情況,建議準媽媽作一下基因檢測,也可以諮詢醫學專家的意見。

2、餵奶時,最好讓寶寶採取半坐位

在討論餵奶姿勢之前,先讓我們瞭解一下小耳朵裏面的祕密:寶寶的耳朵分爲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其中中耳爲一相對密封的氣腔,在前壁有一個小管與鼻咽部相連,叫作咽鼓管。平時,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圍組織擠壓而呈密閉狀態,但是當寶寶吞嚥、咀嚼、打噴嚏或哭鬧時,爲了維持中耳內外氣壓的平衡,咽鼓管便作瞬間開放。由於小寶寶的耳部尚未發育完善,咽鼓管還比較短,而且位置低而平直,如果你橫抱着寶寶餵奶、讓他平躺着吃奶、奶瓶口開得過大、奶瓶豎得過直等等,都容易造成寶寶嗆奶,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誘發中耳炎。

正確的餵奶姿勢是:如果是坐着餵奶,應將寶寶斜抱在懷中,讓寶寶呈半坐位,寶寶上半身靠着的那一條腿可以用小凳子墊高些;如果是側躺着餵奶,媽媽要用手臂將寶寶的上身和頭部支起,以取得一個最適宜的角度。

3、給寶寶清理耳垢必須去醫院

前面我們說道,如果耳垢比較少的話,不需要清理。但是,如果耳垢已經比較多了,形成了團狀,像個塞子一樣塞在耳朵裏面,就需要帶寶寶到醫院,請醫生幫助清理。但是,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爲這點兒小事跑醫院很麻煩,於是就自己給寶寶弄起來了。實際上,這種做法很危險。一是因爲一般家庭中都沒有耳燈,父母往往只能是跟着感覺走,這樣很容易造成局部損傷;二是因爲很多寶寶還沒學會合作,可能會亂動;三是一旦在挖耳的過程中,不小心有外力撞擊,比如旁人經過不小心碰了媽媽的手等等,有可能會捅破鼓膜。而醫生可以通過耳燈或者反光耳鏡直接觀察耳道內部的情況,耳垢較多時,可直接用棉籤或醫用鑷子取出。當耳垢已經形成耳垢石很難取出時,醫生還可以選用滴耳液軟化耳垢。軟化的耳垢會從外耳道排出,也很容易清理。

4、呼吸道感染後,詢問寶寶是否有耳部不適

當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時,致病菌非常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不過,這種急性中耳炎一般是在感冒以後7~10天才會發作,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視。在寶寶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已經消失後,父母還需要關注寶寶是否表現出中耳炎的症狀。另外,積極預防感冒或者儘可能縮短感冒週期是避免兒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5、寶寶患了感冒、中耳炎時,不要坐飛機

在孩子身體狀態很好的情況下,乘坐飛機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通過吃奶或者吸吮安撫奶嘴等方法來減輕耳部的壓迫感。但是在寶寶患有感冒和中耳炎的時候,最好不要坐飛機。因爲這時候咽鼓管處於一種水腫的狀態,會加重對耳部的壓迫。

6、不要讓寶寶長時間戴耳機

有些父母感覺MP3很時尚,於是也想讓小寶寶“享受”一下。但是,因爲寶寶的年齡比較小,他們可能控制不好音量。如果音量很大的話,對於寶寶的聽力是有損害的。另外,耳機的耳塞直接被塞到耳朵裏面,聲音直接刺激鼓膜,然後通過鼓膜來傳導,時間長了,鼓膜很容易疲勞,也容易造成聽力下降。所以,在讓寶寶聽音樂、聽故事的時候,最好還是採用外放的方式,而且音量不要過大。

如何預防兒童期的聽力損失?

諸多原因可導致兒童聽力損失,建議做好如下預防措施:有耳聾家族史者,建議進行耳聾基因檢測及遺傳諮詢;新生兒期有窒息、黃疸及病毒感染等病史者,3歲以前每年至少複查聽力1~2次。加強鍛鍊,提高體質,減少感染性疾病(腦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所致的聽力損失。要預防頭部外傷及娛樂噪聲等造成聽力損失。如發現孩子拍打或抓耳部;有耳癢、耳脹等症狀;對聲音反應遲鈍或聽不清反問多等,需排除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